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矿床地质论文范文资料 与团结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矿床地质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3-23

《团结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这篇矿床地质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 首先介绍乌拉嘎团结沟金矿地区地质特征,重点叙述了本地区的控矿因素.其次,通过工作中的总结得出个人的观点,团结沟金矿体成因与控矿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控矿因素决定矿体的大小、产状、埋深等形态特征.通过对团结沟金矿矿床成因与控矿因素之间的剖析,得出一种找矿模式-多级构造复合控矿.希望能运用到探矿工作中,在以后探矿工作中能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团结沟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控矿因素

1. 区域地质

矿区位于佳木斯-鹤岗隆起地块,乌拉嘎凹陷与太平沟复背斜接壤处;地层与火山—岩浆岩受区域构造所控制,东部和西部显示了大地构造单元不同,东部为大面积中、下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系之结晶片岩;上覆有零星的中生界火山岩系;西部为零星分布的中、上元古界、中生界地层和大面积的晚古生代海西期花岗岩和少量早中生代印支期花岗岩;中部凹陷下部为元古界变质岩系,上覆中生界火山岩系和新生界沉积.

1.1 区域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下元古界黑龙江群变质岩系、兴东群变质岩系变质地层,古生界泥质、泥砂质、砂质板岩,中生界陆源碎屑、火山碎屑沉积及新生界泥质、砂质、砂砾质沉积

1.2 区域构造

1.2.1 褶皱构造

(1)太平沟复背斜,位于矿区东部,由中—下元古界黑龙江群太平沟组、金满屯组变质岩系地层组成,轴向北东—北东东;

(2)团结沟背斜,由黑龙江群金满屯组、老沟组变质地层组成,轴向近东西转北西西向.

1.2.2 断陷构

近南北—北北东向乌拉嘎—朝阳断陷带为大型深大断裂构造,是牡丹江大断裂的北延部分,由元古宙晚期形成,为长期的多期次构造活动形成.

1.2.3 断裂构造

(1)南沟—北沟断裂,位于乌拉嘎—朝阳断陷西缘,呈北北东向,沿断裂有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分布,伴有金矿化,如平顶山石英脉型金矿、南沟、北沟、小结列河金矿点;

(2)柳树河断裂,位于矿区北东部,呈北西向、近东西向,北部和东部发育有柳树河花岗闪长斑岩体,北西向柳树河断裂和北北东向乌拉嘎深断裂交叉、交汇处,控制了火山—次火山活动;

1.3 区域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吕梁期辉长、闪长岩、混合花岗岩、为斑状花岗岩、巨斑片麻状花岗岩;海西期辉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组、白岗质花岗岩;印支—燕山期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正长斑岩;

2. 区域地质发展史

本区元古宙处于海槽—裂谷期,深海槽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一套巨厚的中基性、基性安山玄武岩、玄武岩火山岩,相当于稳定陆缘浅海沉积建造.

前寒武时期,在区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大型韧性剪切和塑性走滑断裂活动,地壳上升活动,形成隆起带和沉降带、断裂带、断褶带,地壳断块错动,地块的挤压、碰撞、转换和滑动,发生碰撞造山与离散裂谷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古生代以来乌拉嘎深断裂发生沉降、断陷,断陷带东部隆起区缺失沉积;古生代晚期,西部区域有泥盆系浅海沉积及上二迭系海槽的火山沉积建造;于古生代海西晚期构造运动,使海槽褶皱回返隆起,结束了海槽—裂谷期,有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西部大面积的花岗岩区;乌拉嘎—朝阳断陷带接受了中生界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沉积;中生代燕山期地质事件,构造—火山—岩浆沿断陷带活动,乌拉嘎深断裂以东有火山碎屑沉积和次火山岩体分布,有钙碱性花岗斑岩和次英安岩等.

3. 矿床控矿因素

3.1 控矿因素

团结沟金矿为多级控矿,有构造控矿;有岩体控矿;有接触带控矿、外带控矿;有蚀变片岩、糜棱岩、千枚岩等动力变质岩,热液蚀变岩控矿等复合控矿.

3.1.1 构造控矿因素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造山带,由于板块的强烈碰撞产生了乌拉嘎深断裂,形成火山岛弧和岩浆链,团结沟北西西—北西向断裂与北北东向乌拉嘎深断裂交叉交汇形成构造空间火山通道,发生了团结沟火山喷发与次火山岩侵入、侵位,产生了团结沟次火山岩型金矿床.矿田内的矿脉体的产出分布、产状、形态、规模等严格受断陷、断裂、碎裂等构造控制.

(1)断陷构造:乌拉嘎—朝阳北北东向断陷构造为大型深断裂,为控岩、控矿构造,控制着区域火山弧、岩浆链和成矿带、矿田的分布;也控制中新生界地层的沉积;

(2)褶皱构造:团结沟背斜呈近东西向转北西西向展布,向西倾伏,背斜轴部发育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北西西—北西向断裂构造;背斜轴和轴部断裂为重要的控矿构造,由于背斜轴向西倾伏,控制西部矿体呈隐伏,背斜轴东部扬起,东部矿体抬升、剥蚀;

(3)线性断裂构造:近南北—北北东向乌拉嘎深大断裂控制着燕山中晚期火山—次火山—岩浆岩的分布,次级的近东西—北西西向和北西西—北西向断裂为重要的控矿断裂,近东西—北西西向、北西西—北西向次级断裂与主干近南北—北北东向深断裂构造交叉、交汇处,可形成火山通道与导矿构造;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与环西缘与斑岩体边缘交切部位,是矿脉、矿体的产出与赋存部位.

3.1.2 岩体控矿因素

隐爆角砾岩带:次火山斑岩从深部的构造封闭系统运移至浅部构造开放系统的侵位过程中,由于应力译放、压力聚减、温度速降,从高温、高压至减压、速冷,温、压聚变,以及物、化环境、地質环境的变化等因素而引爆,形成次火山斑岩顶部的引爆角砾岩带,次火山晚期含矿熔浆与次火山期后成矿热液沿隐爆角砾岩带充填、胶结、蚀变、矿化,形成隐爆角砾岩矿带;

3.1.3 接触带控矿因素

次火山斑岩体与变质岩地层接触带,亦是接触构造带,次火山岩浆演化晚期含矿熔浆与期后成矿热液沿接触构造带活动、迁移、充填,形成接触带矿体,接触带矿体又分为内带与外带,内接触带矿体富集;

3.1.4 围岩控矿因素

黑龙江群变质岩系地层,受地质应力作用,形成断裂—裂隙带、剪切带、片理—片理化带、动力变形变质带、千枚—糜棱岩带,构造发育,形成层间构造、片理、劈理、层间破碎等,成矿热液沿接触带和接触带*片岩构造空间充填、交代、矿化,形成外接触带片岩矿体.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团结沟金矿的实地工作,团结沟金矿的形成与控矿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团结沟金矿矿区控矿构造非常发育,有板块运动的痕迹、断裂构造、断陷构造、环形构造、褶皱构造、线性构造、岩体、次火山、围岩等因素.正是这一系列地质构造的组合才使得含矿热液得以运移、富集成矿.建议该区在探矿工作中多留意、注意收集诸如此类的控矿因素的资料,在其综合发育部位,可选择为找矿靶区从而选出成矿有利部位,为找矿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景强, 周坤, 金同和.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J]. 黄金, 2008, 29(6):19-24.

[2] 朱成伟, 陈锦荣, 李体刚,等.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矿床地质, 2003, 22(1):56-64.

[3] 赵凯培, 喻衍. 矽卡岩型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综述[J]. 西部资源, 2016(4):52-54.

[4] 李国文.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矿流体特征[J]. 西部资源, 2012(2):108-109.

矿床地质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地质期刊

地质论文

地质类期刊

地质期刊

结论:团结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为关于矿床地质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什么是矿床地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