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内蒙论文范文资料 与内蒙行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内蒙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5

《内蒙行记》: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内蒙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2009年夏季,趁着各地高校放假的时候,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大学举办了第八届学术研讨,主题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为使与会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草原文明,举办方将论坛的会场一前一后分设在呼市和锡林郭勒盟.真得感谢主人的如此善意和诚挚,使我得以平生头一回深入到广阔的内蒙草地,驱车千里,思跨古今.

草原帝国的知识考古——去内蒙

(8月22日)

去内蒙是一个久远的愿望,也是整体了解古今中国和东亚世界的必须.去那之前,关于“中国”的知识都是残缺的.尽管去了之后很难说就能补充完满,但去和不去已成为一个“东亚人”认知上的转折点.

满清时代,蒙古的“内”、“外”连为一体,构成东亚大陆重要而广阔的地理和文化单元.上溯至蒙元王朝,其作为更大帝国的关联部分,堪称横跨欧亚的政治中心.

近代的蒙古,在国际势力的影响下一分为二.其中最重要的力量来自北面的苏维埃和共产国际.在中国方面,这种影响的结果也印证了那时“门户开放”后先后形成的三大划分,即:“美-国”(美国-国民党);“苏-共”(苏联-)和“日-汪”(日本-汪精卫).三条路线,三个阵营,三种后果.

对于蒙古,此后果的主要表现,一是“外蒙古”从旧帝国版图的分离,一是“内蒙古”先于新中国的诞生.1947年,在共产国际的支持帮助下,中国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首任主席乌兰夫即为当时加入并与苏共关系密切的蒙古人.对于新中国的多民族格局来说,后者的意义是重大的.其作为建国标志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即以民族自治为特征,体现的是共产国际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下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以及最终谋求废除统治、消灭国家的远大理想.这样的理想体现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即出现了红军时代在西南边地成立“波巴共和国”和“格林格萨共和国”等由藏人自主的红色政权,而后在内蒙古成立承诺让蒙古人民当家作主的自治政府.联系那时的世界潮流,的实践绝非独创,而是与作为世界革命中心的苏联紧密关联.后者以列宁主义为主导,自1918年后已率先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超越现代“民族-国家”类型和体系的政治联合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它的特征是:在共产主义理想的号召和凝聚下,众多由不同民族组成的共和国独立加盟到这个超国家的苏维埃共同体当中,成为平等自愿的加盟国.可见,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意味着“新中国”的建国构架在民族团结的理念上是以苏联为蓝本.其非但包含了新式的共产主义理想,更超越了中华民国知而不行的“五族共和”.

这还只是现实.朝历史和未来两头看,蒙古的意义更值得深究.前者关涉到对东亚地区多元历史的重新认知,后者联系着对游牧文明和草原生态的全面理解.

草原都会——呼和浩特

(8月22-23日)

呼和浩特是今日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在地名称谓上,其也经历了一番汉夷抗争的古今变异.早先的时候,这一带有一个称呼,叫做“哈刺兀”,1572年后称为“呼和浩特”,汉译也作“库库河屯”、“库库和屯”.后来朱元璋“逐出鞑虏”成功,便把其改为“归化”.不过改归改,用归用,从明至清,双语的汉夷地名依然并用.1687年张鹏翱在《奉使俄罗斯日记》中写道:“抵归化城,蒙古名库库河屯.”此后范昭逵的《从西纪略》也记曰:“二十二至二十九计八日,共起居于库库河屯即归化城也.”

在蒙古文的《俺答汗传》的记载中,关于该名的由来是这样写的:“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隆庆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清朝年间,用汉语称呼的本地地名还被叫做“归绥”、“青城”等.直到1947年其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自治的地方政权,才恢复原有的“呼和浩特”之称.依照如今大多数文献的解释,“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青色城市”之意.查询蒙古地名,如今叫做“浩特”的地方不少,如“巴彦浩特”、“锡林浩特”等,都指草原上有别于散居类型的人群聚居地,但译做“城市”,无论在结构或功能上似乎都不太妥帖.

然而就译名来说,相对于“归化”与“青城”这样的汉式称呼,“呼和浩特”不但体现了其文化自尊,而且保留了自己的母语特性,在新中国多元并存的称谓体系里,算得上为数不多的文化自治象征.唯一遗憾的是,当我来到如今的呼和浩特,任随怎么想象都难以还原史料中“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相反,除了市中心几排豪华铺张的街灯以外,面对的只是该城与内地其他都市几乎别无二样的景致.有一点震撼和意外的是,作为一个新中国建制下的省会城市,呼和浩特的规模和格局都不亚于内地诸多地区,在宽阔度上——如街道的宽阔和直长等方面,看上去还超过了西南山地间的贵阳,而这在到达之前几乎是想象不到的.依据以往的认知,北方草原似乎不应出现如此气派的大都市.

自治教育——内蒙古大学

本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内蒙古大学举办.该大学位于呼市中心的大学西路上.2008年统计的校园面积20万平方米,学生数约为2.3万人.

在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中国”教育格局中,这是一所值得特别关注的大学.从自治区地方政权的诞生早于整个“新中国”的历史来看,作为自治区最高学府的这所现代大学迟至1957年才建实在是晚了一点,比起内地后来的那些名校迟了很多.不过从“新中国”的建国历程看,这一点又是与当时的社会主义总体改造相符合的.1949年前后出现的新中国教育,一方面是直接接管了国民政府的“旧”体系——如北方的清华、燕京,南方的交大、华西;另方面才是在那些“一穷二白”的地方白手起家.“内蒙古大学”属于后者.但其意义可以说与上面的两者都不同,具有其与国际共运和民族自治紧密相关的历史特点.首任校长乌兰夫认为该大学的建立,“对蒙古民族的发展来讲,是历史上破天荒的重大事情.”为此他提出了以“双重任务”为核心的别具特色办校方针,强调内蒙古大学——“一方面它与各兄弟高等院校一样地贯彻执行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等学校,要担负起繁荣和发展蒙古民族的文化和培养本民族的知识分子,并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任务.”

也正是在这样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内蒙古大学的“中文系”专业设置就与当时内地的其他学校不同,除了“汉语言文学”外,还增加了“蒙古语文”专业.据后人的回忆,此举是在乌兰夫亲自干预下决定的.但与望文生义的想象有所区别,乌兰夫的决定不是要突出蒙汉之分,而是想增强彼此关联.那时高教部的原本方案,是在新创建的内蒙古大学并置中国语言文学系和蒙古语言文学系.乌兰夫提出蒙古语也属于“中国语文”,或者说中国语文里包含了蒙古语,所以应把“蒙古语文”列入“中文系”中,或者说应在“中文系”里补充和增加“蒙古语文”.这是“新中国”一个值得认真反省的族群和历史案例.几十年过去,内地几乎所有的综合大学都设有“中文系”,但或许相当多的行内人士已习惯于将其等同于“汉语系”,而忘记了其简称还原后是叫“中国语文”.所谓“中国语文”,它的含义并非仅只是汉语,还可能包括了蒙古语以及后来加入的藏语、维吾尔语和苗语、壮语等各“少数民族”的语文传统.

以这样的方式观察今日内蒙古大学大门上的校名和校徽,或许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其中并置的汉、蒙双语可以说承继了乌兰夫时期以来的族群关联,英文符号的增加则体现出其进一步走向“国际化”某种心愿和努力.

内蒙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内蒙行记为大学硕士与本科内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内蒙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