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唐宋词论文范文资料 与唐宋词中不尽眉之新解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唐宋词范文 科目:论文格式 2024-02-27

《唐宋词中不尽眉之新解》:关于免费唐宋词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唐宋词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通过对唐宋词人作品的搜集整理,发现“眉”这一意向深为词人所偏爱,在作品中屡见不鲜.对于诗词中“眉”的形状、刻画手法、普遍内涵等问题,前人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不再赘述.本文旨在从三个全新的视角阐述对唐宋词中的“眉”之新解:一静一动总相宜的“眉”之意向及其意蕴,二是男女词人笔下“眉”意向之比较,三是浅析“眉”意向常被用于唐宋词中的原因.

关键词:新解;眉;意向;原因

作者简介:张宁(1992.5-),女,汉,内蒙古通辽市人,硕士,毕业于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03

据笔者统计,唐圭璋先生选释的《唐宋词简释》232首词中,“眉”的意向出现在了大概23首作品中,约占总比例的10%;在清代上彊村民选编的《宋词三百首》219首作品中,出现了24次左右,占11%,可见“眉”这一意象在唐宋词作品中所占比例不低.历来人们喜欢按照眉名、眉形、眉色等将“眉”归类品析,却鲜有人在“一静一动”间体悟词人使用这一意向的深刻意蕴.通过对不同类型和派别的唐宋词人作品的整理,发现对“眉”这一意向的偏爱不止存在于 词派或婉约词派中,一些气壮山河,铁骨铮铮的男词人笔下,“眉”意向亦别有情趣.另外,“眉”这一意向之所以被常用在唐宋词创作中,一定有其时代、历史和文学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值得我们去探索发掘.

一、一静一动总相宜

西泠遗民徐士俊曾有小序非常值得注意,序中云:

盖三先生胸中各抱怀思,互相感叹,不拖诸诗,而一一寓之于词,岂非以诗之谨严,反多豪放,词之妍秀,足耐幽寻者. [1]

序中透露出这样的消息:诗易为人所见,词则妍婉,可以曲寄,更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词是以抒情见长的文体.在西方文论中,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还曾提出“客观对应物”的概念:

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刻唤起那种情感.[2]

按照此理论,“眉”这种意向常被用于词这种抒情文体中,可以被理解为词人表达情感的“客观对应物”.“眉”本是静止的意向,但当心中有了情绪的跌宕,便是“眉欲静而心不止”.反过来,词作品中的“眉”意向在一静一动之间会表达什么特定的情感,而最终又能唤醒读者的什么情感呢?

首先,相貌描写,以眉眼为主,这成为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惯例.因此,“含情眉目”成了以抒情为主的词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唐宋词中,关于“眉”这一静态意向的运用很常见,“蛾眉”、“淡眉峰”等词语尽显女子安静祥和之态.而在“眉”意向“一敛、一蹙、一锁”的动态间,则又增添了含蓄忧伤的色彩.对于前人已经总结出的眉状、眉色、眉名等,不做重复研究,在此只做和唐宋词作品相关的简述,笔者主要想从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眉”的意向加以分类分析.

(一)蛾眉(娥眉)、眉黛(黛眉)、翠黛(黛翠)、黛蛾

辛弃疾的《破阵子·菩萨丛中惠眼》云:“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

最早出现在诗歌作品中是《诗经·硕人》中的“螓首蛾眉”,从此开启了“蛾眉”和美人千丝万缕的联系.“蛾眉(娥眉)”可指一种纤细如蛾须的眉毛,这种眉是中国古典妆容审美的代表,例如叶梦得在一个落花愁雨的黄昏写下的“美人不用敛蛾眉”,有時也直接指代佳人,如姜夔勾勒南郭美景时写到的“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艳.”而“眉”之“黛”、“翠”侧重于描绘“眉”之色彩浓厚,色调的运用有助于词人创设出一种形象的画面感,例如张先在《菩萨蛮》中刻画弹筝女子的哀愁时写到“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史达祖的《双双燕》描写思妇的凄苦等待的“愁损眉黛双蛾, 画阑独凭.”;姜夔在《疏影》中追忆南朝寿阳公主典故时用一句“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巧妙地将读者仿佛带进了词人所追忆的场景之中.

(二)眉之部位——眉间、眉头、眉峰、眉梢

词人们在创作中刻画了多彩多姿的“眉”,为其词作营造了各具特色的氛围,从而帮助整首词达到更好的抒情效果.后人们往往喜欢去关注那些有着华丽色彩、形状各异的“眉”,但那些看似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常被忽视的“眉”之不同部位的意向却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在中国传统面相理论中,“眉间”是判断一个人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的关键部位.喜怒哀愁,双眉间蕴含的情绪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当前人的心境,此种特质同样被运用在了词作之中,如周邦彦在《诉衷情》中写道:“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范仲淹在《御街行》中写道:“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而谈到喜,往往将“眉间”和“ ”相联系,这是因为古时以黄为“祥瑞之气”,“眉间泛黄”定是喜事盈门.这样的词句并不少见,如苏轼的《浣溪沙》中有:“惟见眉间一点黄.”胡松年在《石州词》中写到“喜气拂征衣,作眉间 ”等.

“眉头”这一意向则不外乎都蕴藏着愁,如石延年在《燕归梁》中写道:“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蒋捷的《梅花引》中:“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眉峰”本是娴静而秀丽的,如朱敦儒在《满庭芳》中写道:“脸嫩琼肌著粉,眉峰秀、波眼宜长.”词人们认为其悠长高耸而不过分凸显的弧度像极了远处的青山,如这也构成了“眉峰”和“山峰”、“远山”、“翠山”等意向可以相互借代的关系.而这一相互借代,“眉峰”就同时被赋予了“远山碧聚”和“眉峰紧蹙(敛)”的双重特点,“眉峰”在词人们的笔下便由静态转为动态了,如王观在卜算子中写道:“水是烟波横,山是眉峰聚.”刘永的《雪梅香》有“想佳丽,别後愁颜,镇敛眉峰”一句.

唐宋词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唐宋词中不尽眉之新解为关于唐宋词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宋词精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