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学徒论文范文资料 与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学徒范文 科目:论文提纲 2024-04-05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和》:本论文可用于学徒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学徒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现代学徒制将传统的企业学徒培养与现代的学校学生教育有机结合,是职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形式.文章基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与“职业性”、“功能性”与“人文性”的四元属性,提出新时期职业教育应以人为本,重视青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了现代学徒制实践中育人主体构建、学生身份界定、工学交替组织、教师与师傅对接等关键问题,并以中德SGE项目为例,分析市场化项目运作模式在高职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实施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现代学徒制 SGE项目 利益相关者

[作者简介]蔺宏良(1978- ),男,陕西渭南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工作;郭建明(1969- ),男,陕西澄城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德汽车机电合作(SGE)项目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崔选盟(1963- ),男,陕西长安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陕西 西安 7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中德SGE项目背景下汽车机电维修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践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Z24,项目主持人:蔺宏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1-0029-04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反思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企业学徒培养与现代的学校学生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职业人才培养形式,以校企联合双元育人和学生的双重身份为鲜明特征.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到一定层次后的一种新形态,同时也是某些行业人力资源供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实施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是基础和前提,工学结合是核心和难点,双师队伍是关键和抓手.《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德国的“双元制”是现代学徒制培养优秀职业人才的成功典范.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德国巴斯夫(BA)的职业教育专家认为:职业教育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更是要做好行业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且培养下一代.为此,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首先必须具备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功能性”特征,以及培养下一代,促进年青一代全面发展的“人文性”特征.其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还要兼顾“高等性”和“职业性”这两个属性,即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将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与素养要求有机融合、提升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兴起,办学规模屡创新高,为高等教育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始终难以摆脱质量不高的形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的“功能性”,过分地强调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而忽视了人才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内在要求,人文关怀不足;高职院校较多地关注了教育的工具属性,而忽视了教育的内在价值,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因此,在大力凸显高等职业教育“功能性”和“职业性”,实现教育外在价值的同时,有必要再次审视其“高等性”和“人文性”,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回归.反思现代学徒制,其外在表征兼顾了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正好吻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为此,现代学徒制是回归教育本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功能性”与“人文性”、“高等性”与“职业性”有机统一的创新形式.特别是新时期,在人力资源市场呈现行业供需不均衡、青年人群出现结构性就业不足的大背景下,立足打造“工匠精神”,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促进年青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

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处于起步试点阶段,国家层面还没有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职责划分与根本利益没有得到约束和保证.宏观层面,缺乏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和指导;微观层面,缺乏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为此,在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长效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校企合作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会发现,虽然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展顶岗实习等,但是在实践中,所有的工作几乎都由学校发起和组织,发起者和主导者都是学校,企业由于缺乏政策约束和激励措施,往往只是被动地配合、参与.校企合作缺乏稳定长效的体制机制,经常出现校企双方由于需求无法完全对接导致“一头热一头凉”、校企合作经常依靠人情维系等现象,校企双方很难达到双赢,人才培养仍然没有完全走出学校单一主体育人的模式.而这种学校本位、单一主体模式培养的人才必然难以符合企业需要.

校企双元育人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学校如何与企业实现双元育人?由于在国家层面缺乏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约束政策和激励措施,教育部仅仅能够要求学校的行为,地方政府在落实政策时也缺乏基于全局考虑、操作性强的一揽子配套措施,导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在中观层面,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有限,校企合作工作内容繁杂,涉及工商、教育、税务、行业管理等多个部门,需要统筹调配财力、物力、人力等多种资源,因此必须依托地方政府成立专业的机构,划拨专项资金来进行全局统筹、协调和保障;在微观层面,虽然多数院校已经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但是抓手在哪里,又如何实施,却不得而知.

(二)学生—学徒双重身份无法实现

学徒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和为关于学徒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学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