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余光中灵感论文范文资料 与余光中:灵感的开关藏在哪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余光中灵感范文 科目:论文提纲 2024-03-22

《余光中:灵感的开关藏在哪儿》:本论文可用于余光中灵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余光中灵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用靈感填补经验的空白

我觉做到艺术创作,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知识.你一定要懂做到很多的东西.你写东西所牵涉到的知识,应该尽量地把握.第二,你要去体验生活,要有经验.但仅仅有知识和经验还不行,这就需要活泼的想象.所谓想象,就是广泛的同情,设身处地把自己看作一条虫、一棵树、一个异性、一个老年人,等等.

当然,我说的想象不是胡思乱想,想象也要有积累,要言之有物.我心中有一种感情、一种感想要说出来,但闷在心里说不出来,此时我并没有把它忘记了,而是把它摆在潜意识里面酝酿去了,直到有一天,我豁然想通了.所谓想通了,不是一首诗自动出现在你面前,不是一幅画整个自动画好了,而是你想到了第一句是什么.这一句出来了以后,后面一句跟一句,就像一个线头找到了,一抽,一抽,整个线团都抽出来了.我写诗,往往是想到这个题目很好,或者是想到其中有一句很好,我就有了“把手”,可以把它延伸,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所谓想象力,就是要你把木头穿一个洞,当到了一定的时间,一定能豁然贯通.你说那是灵感,其实是你后天培养的结果.你不断思考,或者潜意识里面在进行,结果有一天豁然贯通,那你就写出来了.所以这个想象力是培养出来的,并不是没有知识,完全抛掉经验,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是没有成果的,一定要朝着某一个方向好好地去想.

以登山为例,你去登泰山、登杭州附近的山,你可以先问问这个山的地理如何,生态如何,山上流传有什么民间故事,这些虽不见做到有用,但都要知道.你可以选择对你有用的知识和对你有用的经验,用想象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作品.有想象,有文采,才能完成一篇登山的游记.

比喻通常需要一点想象力.你说燕子飞做到好快,简直像老鹰一样,这个不算.比喻往往以不类为类,本来搭不上关系的,通过你的想象力,一搭就上.林语堂曾经说过,演讲像女人的迷你裙一样,越短越好.演讲跟裙子有什么关系?林语堂想到以短为胜,就这么灵机一通,天南地北,不伦不类的东西就可以如此恰当地摆在一起.

我写过一首诗,叫《山中传奇》,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时写的:

落日说/黑蟠蟠的松树林背后/那一截断霞是他的签名/从艳红到炫紫/有效期间是黄昏.

我的宿舍阳台朝着西边一座山,阳台下面能看到很多松树.太阳落下去,落到溪边,就落到了松树的背后.当然,落日不会讲话,我就派它讲:你们看这晚霞多么美,那是我签的名.要看晚霞之美做到趁早,因为我的签名有效期间是黄昏,到了晚上就作废了.把人间事跟大自然结合起来,这样就成为一个诗章.

美感经验

可以互通转化

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大家都知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人就跟他抬杠,为什么你苏东坡说是“鸭先知”,为什么不是“鹅先知”呢?你对鹅有偏见吗?

其实,苏东坡讲做到很清楚,这是他的间接经验,不是直接经验.因为这个诗是根据惠崇的画来写的.所以,艺术经验可以互通.画家感受到的美,可以移到诗人的纸上;作家书中所写的人情世故,可以移到导演的镜头前.舞蹈、雕塑、绘画、音乐,甚至建筑、文学、戏剧,都可以互通.

假如一个作家可以做到这样互通,他的灵感来源就会增加很多.我曾经为一些艺术品写过诗.

梵高有一幅很有名的画叫《向日葵》.梵高为什么画向日葵?因为向日葵是黄红黄红的,梵高的头发也是黄红相间的,跟向日葵的颜色差不多.梵高一开始的画调比较暗,后来他一路改变,一路往南方走,去寻找更多的光,更丰富的色彩.这不就像一朵向日葵吗?因此,我写下这首《向日葵》:

你是挣不脱的夸父/飞不起来的伊卡瑞斯/每天一次的轮回/从曙到暮/扭不屈之颈,昂不垂之头/去追一个高悬的号召.

这其中我用到了两个典故,一个是中国的传说“夸父追日”;另外一个是西洋典故,讲一对父子被国王困在岛上,他们做了两副翅膀,用蜡黏在肩膀上,飞出岛去,可是,儿子伊卡瑞斯(Icarus)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看到太阳这么明亮,心花怒放,一路向太阳飞过去,蜡化了,他就一头栽落在了海里.我在诗中把这几个意象和想象结合在了一起.

再来说说雕塑.秦俑大家都看过,或者是图片,或者是真物.秦始皇带六千兵马随他走入历史,本来是一去不回头的.可是2000年后这些兵马俑重见天日,来到了美术馆、博物馆,获得新生.我讲的是一种感慨,一种怀古,而且包含一种诠释.于是便有了这首比较复杂的长诗《秦俑》:

铠甲未解,双手犹紧紧地握住/我看不见的弓箭或长矛/如果钲鼓突然间敲起/你会立刻转身吗/立刻/向两千年前的沙场奔去等如果你突然开口,浓厚的秦腔/又兼古调/谁能够听做到清楚/隔了悠悠这时光的河岸/不知有汉/更无论后来等

读读我的诗,再回头看看那幅画、那件雕塑,从中可以体悟出我所谓的美感经验的互通、转化.有的时候,就是因为看别人的艺术作品,启发你怎样用自己的作品来表现那样的情感.

(此文为余光中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上讲座的部分内容)

作家印象

文坛“璀璨五彩笔”

扯不断的永远是乡愁

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辞世.他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1950年随家人迁居台湾.1971年,思乡情切的他在台北写下《乡愁》.40多年来,这首诗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直到今天,还有无数两岸儿女为那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而动容.

他创作近七十年,写了上千首诗.人们以为缪斯只眷顾年轻人,他却创作到90岁,“江郎才尽”之咒未曾近身.如何保持源源不绝的灵感?他说:“只要对生命保持敏感,题材就不会匮乏;只要对语言保持敏锐,文字就不会粗糙.”

文坛认为他早该摘下诺贝尔桂冠,他却豁达表示:“一个作家能被自己的民族接受,便是最大光荣.”

余光中灵感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余光中:灵感的开关藏在哪儿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余光中灵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余光中灵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