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资料 与高校俄语教材如何适应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才培养问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培养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8

《高校俄语教材如何适应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才培养问题》:此文是一篇人才培养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从教材编写的历史研究和世界研究入手,介绍一带一路框架下俄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思路及注意问题.

关键词:俄语;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12 — 0169 — 03

一、我国俄语教材编写的历史研究及不足之处

1.我国俄语教材编写的历史研究

在研究教材编写模式这一问题时,有必要对我国俄语教材编写的历史情况作一个简要回顾.对我国高等教育俄语教材的历史研究可以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66年

(1)从多本教材到统一教材

建国初期,教育部规定俄语教材由各地自行决定采用.当时有的学校借用原苏联编著的课本,有的地区组织中学或大学教师自编教材.由于没有专职的编写队伍,教材又年年修改,因此具有多样化的特点.1956年,教育部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全国通用的俄语、英语两科教材.

(2)教学方法:引进——模仿

这个时期的俄语教材大多是根据国外的某种教学方法进行编写.例如,在此期间教育部先后颁布的两部教学大纲,以及根据大纲编写的两套教材,都是以原苏联教学法专家的自觉对比法为理论依据编写成的.

(3)指导思想:侧重阅读

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必须全能地学到读、听、写、讲、译的知识技能.”1958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培养学生运用俄语的读、写、听、说等方面的能力.”“读”列在了首位.因此,这个时期编写的各套教材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教材内容:突出政治

这个时期的教材在整体内容上都是不恰当地强调突出政治,课文题材结合当时形势的政治内容偏多,反映中国国情的课文占了多数.

第二阶段:1966年至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俄语教学几乎陷于停顿状态.虽然一些省、市、自治区自编教材,但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教材严重违背教学规律,走到了片面强调突出政治的极端.此阶段的教学思想混乱,教学质量低下,造成俄语专业人员的接续至少有15年的空白.

第三阶段:1976年至今

“ ”结束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拨乱反正.俄语界就政治思想教育和语言教学的关系,外语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人民教育出版社俄语组于1977年开始编写旨在加强基础训练、培养语言能力的教材.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很快:从培养语言能力到培养交际能力;从知识的传授到智力的发展;从外语语言教学到跨国文化的渗透;从遵循国外的某一种教学法,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吸收各家外语教学法之长等.

2.我国俄语教材的不足之处

随着形势和条件的不断变化,俄语教材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材类型单一,有不少弊病

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训练材料等综合在一本书里,因而显得顾此失彼.例如,教材的体系是课文、会话、语法三条线相结合,编者力求通过其中的“会话”这条线,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但是,由于还有“语法”这条线的制约,“会话”就带有较多的教学色彩.我们知道,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遵循“口语的经济原则”.俄罗斯人讲话时,常常借助语境、上下文等条件来填补言语中没有说出的话,在不影响信息传递的前提下尽可能省去不必要的语法形式.带有教学色彩的“会话”兼有完成语法教学的任务,它不可能遵循“口语的经济原则”,因此就要使用比现实讲话中多得多的词汇.可是,真要用这样的语言和俄罗斯人交流,会使他们感到莫名其妙.

教材的难易程度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要求,例如,黑龙江省黑河市的学生总感到教材吃不饱,而其它地区的学生则抱怨教材偏难.

(2)重客体文化轻主体文化

俄语教材的一大突破是把语言教学同了解俄罗斯文化背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以往教材那种“用外国语言教中国文化”的现象.但是矫枉有些过正.在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和俄罗斯文化有联系的中国文化介绍甚少.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培养学生既了解所学语言国的国情和文化,又熟悉本国的国情和文化,才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语言材料单一

教材中语言文学类、叙事性材料占的比重较大,而歌曲、小诗、谜语及有关科普知识、应用文等方面的材料缺乏.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研究60年来我国俄语教材编写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经历了不寻常的曲折的发展道路,积累了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它们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俄语教材编写的世界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东欧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把俄语作为必修的第一外语,学习掌握俄语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外语,同时在俄语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

苏联解体后,上述国家的俄语教学受到了很大冲击,许多学校停开俄语课,研究工作也都停止.近三四年来,开设俄语课程的国家有所恢复,对俄语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也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研究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俄语课程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在上述学习俄语的国家内,出现了俄语和其他外语竞争、供学生选修的局面.面临这一新形势,许多国家都在认真总结长期积累的俄语作为第一外语的教学经验,进而着手研究作为第二甚至第三外语的教学法以及教材的编写.

2.俄語语种的市场价值

今天,许多国家的俄语课程研究都建立在对俄语人才市场价值的研究之上,并且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影响俄语市场价值诸因素的变化,来调整俄语课程的目标.例如通过调查发现,当今国际上,俄语的交际功能有所削弱,而俄语作为科技语言的意义却越来越重要.于是一些国家调整了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到一定高度.和此同时,教学法也有了变化,从使用交际法到遵循原则实效主义方法,也就是对各种不同的方法重新进行合理的调整.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结论:高校俄语教材如何适应一带一路框架下人才培养问题为关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人才培养计划怎么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