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忘我论文范文资料 与沈文后半生忘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忘我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16

《沈文后半生忘我》: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忘我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1981年,沈从文为《沈从文小说选》写题记,提起近三十年风雨中死去很多人,总结自己如《庄子》中“樗栎之木,以不材而独全”,发出“转思生命感离奇,存在原因在忘我”的感慨.“忘我”一词,亦在沈从文1949—1988年的书信日记中频频出现.后半生中,沈从文提醒自己要“忘我”,陈述自己的“忘我”,勉励他人“忘我”,沈从文后半生如此频繁提“忘我”与前半生寻找“自我”意识形成反差.

1949年1月30日,沈从文在妻子张兆和的来信上批注:“我在什么地方?寻觅,也无处可以找到.”这样“我是谁”的自问,在多篇书信中呈现.对他而言,这不是新问题,以往他曾多次从生命历程的温习中获得当下的力量:三十年代,他通过自传寻到“我”;四十年代,在抽象地丧“我”时留下自我整理的文字;四十年代末,已在内外风雨交加中处于失“我”状态.1949年,累积的个人困境,在外界压力下陡然变为绝境,“我是谁”的问题迫切需要解答,生命似乎已断裂,探究艰难,答案游移.

2月的《一点记录——给几个熟人》中,思绪在现实和过去中交替,“我是十八岁,廿八岁,还是四十八岁?”2月底《一个人的自白》和3月的《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一章自传》也在做剖白和梳理的努力.2月2日,沈从文在清华园写信给张兆和时,说在重造自己.但这重造与后来所说的“忘我”并不同:“这是夙命.我终得牺牲.我不向南行,留下在这里,本来即是为孩子在新环境中受教育,自己决心作牺牲的!”沈从文希望妻子将爱给予下一代,而不是自己这只“沉舟”.这一方面是自弃,一方面也是自执.此后的弃世,更是“我”到了绝境的体现.

即使是这样,身体被从自杀中抢救过来后,精神上,沈从文还是坚持用寻“我”的老路自救.此后的迷茫状态中,不变的是顽强的思索探究.

表面上他已从“我”的丢失中恢复,实际还在反复.4月6日上午7时说,年前还清楚,目前又是混乱状态;8时则“我似乎已得回了我.等经过个人一个相当长时期清算和挣扎,终于明澈单一,得回一种新生”.5月30*记中,又出现了“我在毁灭自己.什么是我?我在何处?我要什么?我有什么不愉快?我碰着了什么事?想不清楚”.

到9月20日,“我站得住,我曾清算了我自己,孤立下去,直至于僵仆,也还站得住”.他吃力地把“大而且旧的船”掉过头来.

决心掉头新生后,沈从文11月日记中写到学“忘我”:“学‘忘我’的确是一件大事,忘我的学,亦可知相当困难.忘成就易,忘痛苦难.”这里他所说的易忘的“成就”是指前一阶段的文学写作事业,果真是否易忘,难说.难忘的“痛苦”是指前一阶段成就意义完全的毁去:“任何人都可以把这个生命勤劳堆积物当成个垃圾堆,当成一种嘲讽.”

这样的状况下“忘我”,是又一种痛苦、牺牲:“然一蚁一蝇,其物固小,从错误中牺牲时,其为痛苦固与虎豹相同也.”

1950年4月左右,在致布德信中,他回顾自己的写作“所谓生动背后,实在都有个个人孤寂和苦痛转化的记号”,觉得自己的特别之处在于“一生受社会或个人任何种糟蹋挫折,都经过一种挣扎苦痛过程,反报之以爱”.张新颖先生《沈从文九讲》的第三讲分析过这种特别之处:“‘微笑’背后不仅有一个人连续性的生活史,而且有一个人借助自然和人性、人情的力量来救助自己、纠正自己、发展自己的顽强的生命意志,靠了这样的力量和生命意志,他没有让因屈辱而生的狭隘的自私、仇恨和报复心生长,也是靠了这样的力量和生命意志,他支撑自己应对现实和绝望,同时也靠这样的力量和生命意志,来成就自己‘微笑’的文学.”

从1950年致布德信中,可看出这种生命意志从“微笑”到“忘我”的延续.沈从文说“要努力把身受的一切,转化为对时代的爱.从个‘成全一切’而沉默,转为‘积极忘我’”.他认为自己的“反报之爱”和读到过《旧约》的牺牲和成全精神相关,又想到《史记》中同样将不平转化成对人生的爱.

在艰难固执的寻“我”后,沈从文真的从自我生命历程中找到了面对当下的方法,即积极的“忘我”行动.“忘我”依据中,有自我检视生命历程后,对生命意志的发现和生命经验的借用——一种自我内部的延续.

沈从文在此时和此后提及“忘我”时,多将个人与群体联系在一起.书信日记中说“忘我”时,常提到一同努力的群体.他认为四面八方还有数量庞大的群体,同为国家建设努力奉献.

1952年在内江土改时,他感慨乡下小孩七八岁时就为国家发展出力,“情感愿望都和国家发展紧紧结合在一处”,是城市人比不上的.他劝家人多为国家做事,“这时节你们大致已早睡了,中国有万万人口区域,每个小小村子中,却在同样灯火下,有极严酷的斗争,在为彻底打垮地主阶级,进行不可想象的热烈而伟大斗争!”夜深人静,他严肃而心潮澎湃地给妻儿写信:“我们这个工作区域,不过三千人左右,但是同时却有五千万人区域,在用统一方式进行这种工作,共同将旧时代宣告结束,而促成新时*始.”

回到北京,1953年给高植的信中写:“为万千守在机器边,和种种为我们意想不到的困难麻烦工作岗位上的人不断努力而发展.个人只是集体中一个小点,小得很!”1958年,“在任何时候,想到国家,想到六亿人的共同努力的理想,个人就觉得十分渺小”.

类似的说法在沈从文的书信日记中不胜枚举,给读者以沈从文身处火热之中的错觉.后半生,沈从文总惦念为国家的建立牺牲生命的群体.这成为沈从文说服自己“忘我”的又一理由.沈从文以他们与自己对比,觉得自己个体十分渺小.

然后来,沈从文不愿也不能融入这样的群体.1968年2月16日,沈从文给儿媳张之佩的信中有些委屈:“我还事实上把几个研究员揽不下的全揽下了.主观愿望如此好,而又济之十年努力,作了不止几个研究员工作,等我拼命在‘尽义务’,人却以为我‘有野心’.”1973年复两昆仲信中,担心“我这个‘垫脚石’在不久的将来,终会有一天在什么新情况下,当真成为‘绊脚石’而踢开,是可以预料得到的”.1976年给虎雏夫妇写信,提到解放后在博物馆工作午休时被人落在库房中,他笑眯眯不生气,却被别人当作“文疯”.1982年复苏仲湘,说八十岁的自己“还必须深自警惕,把自我缩小到无可再小方式中,免得成为他人感觉上的‘绊脚石’.等如此一来,是否即可避免‘灾星当头’,殊难言也”.

沈从文在土改的“动”中感受到“静”的力量:“时代历史统统在计划中而动,自然景物还是十分沉静,对照下使人十分感动.”

因此,沈从文的“忘我”于群体中,即自觉承担起延续的责任.沈从文的延续方式,是在群体中寻求“忘我”的同类,从牺牲者群体里领悟责任态度,向下一代传递态度和知识.落实在事业上,是转行到文物研究中“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发现传统与传递知识.既是延续,又是起“打前站的卒子作用”.

沈从文对自然、人事情感、群体延续的捕捉中,有找寻自己位置的意识.1951年11月,感受到个体生命成熟的沈从文,就曾希望延续历史上屈原、司马迁、杜甫、曹雪芹的作为,还能在自己的文学本业上努力,并明确写出“要尽可能把工作和国家明天结合起来”.沈从文未能继续文学本业,但其愿望和行动延续下来.“忘我”于群体中,有沈从文对自己的定位:“时代大,个人小得很,惟小小个人有时搁的位置如恰当,也会做出许多有益事情,而又正是党和国家所需要的!”

因为作为国家建设者的“自我”定位,才会有被派往四川土改后两年中的不氣馁,老人要“战胜热湿和滑倒的意料所及困难和体力上的意外困难”.沈从文在启程前说:“能和近半世纪以来一样,用一种极端朴素态度活下去,学下去,工作下去.”这透露出这样的“自我”中与前半生的延续关系.除了素朴的态度和士兵的勇气,还可以在沈从文后半生的“忘我”中见到前半生“自我”的许多影子.

1936年《习作选代序》中说:“我希望我的工作,在历史上能付一点儿责任,尽世间来陶冶,给他证明什么应消失,什么宜存在.”1943年在《长河》题记的末尾,他也说:“横在我们面前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骤然而来的风雨,说不定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影无踪.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诚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并重申《边城》题记中对读者的期望:“在各种事业里低头努力,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种种与沈从文后半生“忘我”将自己定位在国家建设中也一致.

沈从文丰富的自我,在后半生“忘我”中继续延续.

(张新颖:《沈从文九讲》,中华书局2015年版)

忘我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沈文后半生忘我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忘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忘我精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