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珠三角论文范文资料 与制造业逃离珠三角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珠三角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9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这篇珠三角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对不断上涨的成本,珠三角制造业正在经历明显分化:高端制造业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有机结合追求智能化生产,以降低人工投入,提升生产效率;中低端制造业则通过外迁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留下的工厂规模趋于小型化,作为接单窗口,满足客户研发打样需求.

高端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 提升生产效率

一条产线由机器手臂自动识别、检测、组装产品,一条产线靠人工识别、检测、组装产品,最终出来的成品都是对讲机,但质量、成本投入和生产效率却存在很大差异.

在位于深圳龙岗区的海能达全球制造基地,可以看到传统产线、自动化产线和正在朝工业4.0迈进的智能化产线并存的场景,使其成为观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好样板.

从视觉上看,智能化产线要比传统产线长很多.厂长车固勇解释说:“因为人有复杂的思考能力,一个人可以做好多动作.而机器恰恰相反,只能反复做同一个动作.”

这条智能化产线一期投资1200万元,集成了29组射频识别(RFID)设备、11台六轴机器人、34套测试仪器等硬件设备.车固勇说:“这只是可以看得见的硬件部分,而实际上对于一条智能产线而言,最关键的是看不见的软件部分,即信息化投入.形象地说,自动化让机器有手,而信息化让机器有大脑,有思维和判断能力.”这条智能化产线,集成了海能达自主开发的18套系统和程序,涉及6项专利.

车固勇说:“有了信息化后,机器可以自主判断和交流.比如在自动供料机内它怎么知道这一盘物料已经被取完需要换下一盘?那是因为当这一盘里的最后一台被拿走后,会产生一个信息给到供料机‘你应该把下一盘拿出来了’.”

在车固勇看来,信息化也是实现混线生产的关键.随着订单多样化,一条产线若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将导致产能浪费.传统产线需要靠人来识别产品类别,做出生产调整.而智能化产线,放置产品的夹具上带有射频识别条码,一扫描就可以知道夹具上是什么产品,应该在哪个环节停下来,机器和产品之间实现了交流.

同样生产对讲机,与传统产线相比,智能化产线每班员工可从25人降至12人,减少52%,每小时产量从65台提高到90台,增长38%.

海能达高级副总裁曾华说:“在成本上涨的过程中,我们也考虑过搬走,但技术和人才积累可能就会浪费掉.我们观察到,德国企业很少靠搬厂解决成本上升问题,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去应对挑战,向工业4.0升级.我们觉得德国模式更适合我们,所以选择朝工业4.0方向发力.”

提供工业4.0咨询服务的西门子以顾问的身份,对海能达制造环节进行了诊断.“根据诊断,我们改进的大部分都是信息化的工作.自动化的工作是好做的,上设备就能解决,但自动化只是工业3.0,自动化结合信息化才是工业4.0.而信息化需要结合自身生产特性,进行个性化开发,不是单靠买软件就能解决的.”曾华说.

目前,在海能达全球制造基地里,自动化产线仍是主流,已投入使用的智能化产线仅完成了工业4.0所需的1/4的改造进程,但是效果已经颇为明显.曾华说:“我们每年投入1.5亿元改造制造环节,每年产出增长40%至50%,费用率(投资/产出)最多增长30%,说明收益大于投入,投资是值得的.”

目前,在智能化产线上,仍然有部分环节的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对此,车固勇说:“在智能化过程中,我们不是一次性完成投资,而是分批次投资.因为,现阶段,在有些环节上投资1块钱,可能省4块钱,但在有些环节上投资1块钱,只能省5毛钱.搞智能制造不能一头热,要事先想好,系统地规划,分步去实施,才能确保财务上有收益.”

中低端制造業:小型化+外迁 降低生产成本

与高端制造业加大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降低生产成本,保住利润率,珠三角中低端制造业规模收缩、产能外迁的态势愈发明显.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PCB”)是一家以生产小批量印制电路板(PCB)为主业的工厂,主要是为企业研发阶段生产测试件.“最小的订单,比如做测试件,5片10片都做.”该公司负责人章新华说.

当前,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华强PCB的承诺就一个字:快.章新华说:“快很重要.因为一个研发工程师的日薪要1000元以上.如果一个测试件订单来了,要好几天才能交货,不仅增加客户的研发费用,也拉长了客户的研发周期.我们能做到24小时内交货,不让研发工程师等.”

章新华告诉记者,他们位于深圳宝安区的工厂刚刚升级换代,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新上了很多自动化设备,并优化了生产流程布局,减少了三到四成人力投入.“我们这个行业经过这几年的淘汰,都在转向精细化管理.要是现在还用以前那种粗犷式的管理方式,说不定哪个环节没搞好就没钱赚了.”

“我们这类电子厂,尤其是接大批量订单的,很多都在往内地其他地方转移,迁到重庆、黄石、赣州、广德、铜陵等地方.”章新华说,“像我们这种接小批量订单的现在还在这边,但未来也会转向内地.毕竟我们是制造业,在珠三角成本还是高.”

根据章新华的测算,不算租金,只算水电和人工成本,转移到内地可以降低20%至30%的费用.现在工厂还留在深圳,是因为珠三角制造业配套比较完善.“在这边容易招到熟练的工人.物料和机器设备的供应商都在这里,机器坏了,立刻能找到人来处理.客户也在这里,外迁的话,运输时效也都是问题.”

对于服装代工厂而言,形势就更为严峻了.炎热的7月,创鑫辉昊时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100多名工人正在全力缝制羽绒服,以赶上即将到来的秋冬新品订货会.

作为在代工行业工作了近20年的资深人士,该公司负责人王兵见证了珠三角服装代工业的兴衰,目睹了深圳的服装厂从千人大厂向十几人的家庭作坊式小厂的转变过程.

他说:“这个行业一年不如一年.我经历过那个辉煌的时代,毛利率50%是分分钟的事,净利率在30%以上.十几年前,人工成本非常非常低,只要有单有工人就稳赚不赔.现在外单都转移到东南亚等地方了,我们已经接不到一个款式几万件的那种外单了,接的都是内单,款式多单量小.”

珠三角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制造业逃离珠三角为关于珠三角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珠三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