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半生论文范文资料 与沈文后半生几个瞬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半生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4-08

《沈文后半生几个瞬间》:这是一篇与半生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龙扬志:很高兴邀请著名学者黄子平先生来暨大文学院作讲座,对黄子平先生不需要太多的介绍,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同行和同学都知道他,可能黄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被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三人对谈”的名声所掩盖,其实他已经走得很远了.今天他讲述的主题是《沈从文后半生的几个瞬间》.关于沈从文的研究,前不久有张新颖先生《沈从文的后半生》问世,黄子平先生所展示的学术格局和视野想必是不一样的,下面欢迎黄子平先生开讲.

黄子平:谢谢扬志的介绍,我现在感觉像一只骄傲的孔雀一样出现,我的着装很不严肃,没有准备正式的服装,只好穿着牛仔裤就上来了,但题目是很严肃的.我发现沈从文的后半生写了无数书信,大概有400万字,大家说沈从文在他的后半生“转行”,应该说不太准确.如果我们把书信写作看成一种创作,400万字是非同小可的.书信对于沈从文来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文体.当年他追求张兆和的时候,就写了100多封情书,很可惜这100多封情书在火中烧毁了,我们看他的散文都是以信的形式写的,先在船上写信,写完以后按照信的形式编成了散文集,很多信的题目叫做《废邮存底》,写了没有寄,现在变成了文章发表出来.书信的重要特点是有特定的对话接受对象,另外书信经常谈到的是最近发生的事情,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依靠写信日期去推断在此之前或比较接近写信日期的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我们想借助沈从文后半生的几个瞬间——“瞬间”是修辞性的表述,不是这么一眨眼的时间.三个时间段里面发生了一些我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围绕这些细节来作些阐述.

首先涉及一些方法论上的问题,我们必须知道怎样去讲述一个作家的生平,当然这有很多种方法.我读沈从文的年谱,这是最闷的一件事情,虽然它几乎把所有的事情在时间点上呈现出来,但是读完以后没有什么印象.有的人读年谱长篇,有的人去读日记,沈从文没有提供日记,如果像其他人那样有非常详尽的记录,读日记是研究者能够承受的任务.我发现最重要的一种也就是大家可以接受的方法,可以选取精彩的瞬间串起来.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很特别或者很深刻的一种方法,比如我们经常参加婚礼,婚礼上会有一个“他的故事”,然后是“她的故事”,然后是“他和她的故事”,把新郎和新娘从婴孩时代的照片采取比较新的技术串起来,做成一个DVD,来宾非常喜欢看这种照片的选辑,这就是选取瞬间把它串联起来的方式.再比如,我们仰望星空,星空灿烂,我们怎么在这个星空里面看出一点东西来,最重要的方法是把它连成一个星座.比如牵牛星和织女星,这就可以讲故事了,从天文学上讲,这些星座之间相距遥远,而且每一颗星在宇宙间的位置跟我们印象中是不一样的.我们从呈现在眼前的直观结构讲故事,这也是常用的一种历史方法.历史也是如此编织的,以历史的方式陈述过去,不表示如实陈述过去,而是抓住历史中的某一个时刻展开.

我对那种所谓完整的、详细无疑的历史叙述是不以为然的,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断,这样构成一个如同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产生出来的结构,再产生意义和理解,所以本雅明说不要把它叫做历史,把它叫记忆更好,记忆跟整理的历史相反,记忆所回应的比实际记录的要多,当它呈现的时候,总是以出人意外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我讲沈从文后半生的几个瞬间时提供的一个方法论前提.

说到沈从文的后半生,可讲的内容很多,关于他那次精神崩溃和恢复,相关论述已经很多,我们只简单提一下,因为它跟土改、家书有直接的时间和逻辑关系.那是惊心动魄的两次自杀,又非常幸运地被救回来.在此之前我们如果去读沈从文上世纪40年代晦涩难懂的那种像小说又不像小说、像散文又不像散文的篇目——《七色魇》《看虹录》和《摘星录》,我们发现沈从文是在探讨很深的哲理,深到我把它叫做一个“虚无”的层面,如果在虚无的镜头里没有站立一个人之神或者一个绝对者的话,也是很恐怖的事情.

沈从文在1940年代已经埋下了精神崩溃的种子,有的学者认为在沈从文的家族里面也有精神病的因子,这是能够提供根据的一种说法,我们知道沈从文的母系家族曾经有人发过疯,但在苗族文化里面被解释成一种通灵的现象,后来因为外祖母改嫁了,没有继续讲下文怎么样.因此在沈从文的母系家族里面有这方面的基因,更近一点推断,沈从文喜欢的一个妹妹——九妹,1940年代在云南因为轰炸失火,在图书馆抢救书籍的时候受了刺激,得了精神病,嫁给了老家的一个农民,在饥荒中饿死.从这方面来看他们家族有这方面的基因,当然我们也不能太看重生理学上的依据.

总之在1948-1950年这段时间,沈从文有很多非常深入的思考,但在情绪上受到很多困扰,1948年他提到时代的转换,以前是一个思的时代,转到了信的时代,怀疑了一辈子突然间转去相信,这是一个扭转,中间经历了很多崩溃,最后他写了一封信,用了一个我觉得极好的词,叫做“慈柔”.在信中说他恢复以后的这种心境,做梦都想什么时候能够达到慈柔这样的心境,他说他希望能够将心中的“慈柔”保持到最后.他比喻为革命烈士殉难的时候,或无辜的善良人被人毁害的时候,面临死亡的囚犯最后的时刻都有这种心境的“慈柔”,又可以叫做“大悲”,这是沈从文恢复以后描写的这个心境.

其实这是一个瞬间的状态,他的精神状态时有反复,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直接关联到他直接去参加土改.他前面大量的书信讲,他被孤立了,他的亲人不能理解他,他的学生也不能理解他,他完全是孤独的个体,他这时候希望回到“群”里面去.参加土改是一个回到“群”的机会,而且是一个新时代的“群”.他去土改之前做了很充分的精神准备.比如他去请教他的老朋友、当时是领导的丁玲.她也参加了土改,还写了一本得到斯大林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当年听知青朋友谈这本书的时候经常说错书名,说成“太阳照在三个和尚”.这本书其实蛮有意思,跟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一样都是讲土改,本来当年送去苏联评奖的时候,送的是赵树理的作品,周立波的书是没有送去莫斯科的,后来苏联人读不懂赵树理,李家庄有一个什么人,完全听不懂.但是周立波是通英语的,立波这个名字是“自由”的音译,他还翻译了一些外国书,《暴风骤雨》的结构受肖洛霍夫长篇小说的影响,苏联人一看一拍即合,老赵就没戏了.

半生论文参考资料:

生开题报告ppt范文

生论文要求

医学生论文

音乐生论文

生论文盲审

生毕业论文字数

结论:沈文后半生几个瞬间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半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半生浮沉半生梦的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