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域外论文范文资料 与闪烁的精神镜像:中国30年代域外游记中的欧洲形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域外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25

《闪烁的精神镜像:中国30年代域外游记中的欧洲形象》:这篇域外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中国20世纪30年代,游记散文风靡一时,占据各大小报刊、杂志重要版面,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阅读对象.这些描写外邦城域的游记无异为囿于一地、识见受限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探索异域文明的大门,也揭示了欧洲在当时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印象.本文以朱自清的《欧游杂记》、王统照的《欧游散记》、邹韬奋的《萍踪寄语》、郑振铎的《欧行日记》为例,来探讨欧洲这个文化“他者”所构筑的形象.

关键词:欧洲形象;游记;他者;想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37-03

一、游记背景

在谈及游记这种文体的特殊性时尹德翔说过:“游记是旅行者离开本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体验另一种文化空间的记录,是旅行者主体文化与所达地客体文化互相比较和交流的物,它不只讲述了旅行者私人的事实,同时也讲述了他的社会性的文化反应.”[1]把游记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的对象,通过研究旅行者作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媒介,可以更好地认识游记作品本身.

中国20世纪30年代涌现了许多游记,1927年到1937年间,正值国民党定都南京不久,和地方政府保留了输送公费留学生的政策,每年向美、英法和西欧各国派遣留学生约有100人.留学人数与日俱增.随着留学人数增多,域外游记也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关于欧洲见闻的游记,在当时层出不穷,蔚为壮观—单独成册出版的就有刘海粟的《欧游随笔》(1933年),朱自清的《欧游杂记》(1934年)、《伦敦杂记》,郑振铎的《欧行日记》(1934年),王统照的《欧游散记》(1937年),刘思慕的《欧游漫忆》(1935年),邹韬奋的《萍踪寄语》(1934-1935)等多部作品.算起来,国内有226种域外游记或游记集在此期间得以出版[2].而这些游记中描述的欧洲形象,又给予作者们如何的启发及镜像投射?下面将具体阐述.

二、第一面镜像——自然的宝藏,艺术的都城

欧洲丰富的自然资源、浓郁艺术气息无不吸引着来自东方的旅客.作者们捕捉大自然优美的风景,将人生与大自然亲密无间地融合在一起.朱自清的《欧游杂记》就描写了包括威尼斯、佛罗伦萨在内的十座城市的风光,赞叹了瑞士的卢参湖、仿佛梦境一样的威尼斯群岛.王统照笔下的荷兰渔村河面上“风轻轻地吹,阳光赖赖地挪动,岸上行人与牧场中的女孩子也一例是缓缓地走,缓缓地抚摸着牛羊.等我与杨君对坐在甲板的木橙子上,除掉‘真美!’‘好看!’的简单口语外,都不想说什么话”[3].这一切的一切,有着“九月晴光耀着微海面”的美丽,以至于他认为眼前浮现出一个“童话样的世界”.

这些游欧作者在亲近自然风光中抒发了自己浪漫的情怀.除了对自然风光的感慨外,他们也对历史文化实物,如宫殿城垣、雕像教堂、博物馆以及当地建筑风格等精神文化进行描写,从而引发对历史的追忆.作者们笔下的欧洲,是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集合,处处散发着艺术气息.在《巴黎》中,朱自清对巴黎一些闻名的古宫、博物馆等作了印象式的介绍,比如著名的曾经充满路易十六与王后低头受戮的的刚果方场,埋葬着伏尔泰、雨果、卢梭左拉的国葬院,*废弃武器和战利品的伤兵养老院、罗丹博物馆等.在历史中穿梭,朱自清含英咀华,着力将每处名胜背后的历史文化精神传达给读者.例如在介绍歌剧院时介绍了罗特的作品《舞群》的特色以及它出名是因为舞姿太生动,开幕前的那个夜晚被一个宗教狂人倒了一瓶墨水.在描写艺术之都巴黎,他更是形容巴黎人身上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因为“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泉,有的是雕像,博物院处处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4].

郑振铎在《欧行日记》中回复妻子让他尽快去伦敦的信件中曾说:“我在法国并不是无事留恋着,实在是要看些法国的,或者可以说是巴黎的艺术和名胜.”[5]

从他们对巴黎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对欧洲文化的倾慕之情,但他与朱自清每观一处名迹都能引出一段历史掌故或名人故事不同,郑振铎并不写历史掌故,而是随机表达对中国同类事物的看法.比如他在逛完卢森堡博物馆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宫殿给我的印象很好,不必说建筑之华丽,即内部之装饰,器具之陈设,也都异常华贵,且多是个时代有名艺术家的设计或动手去做的.这使他不禁成了一座绚烂辉煌的帝王之居,而且是与法国之艺术文化有关的博物馆.我看过清宫,我游过中海、南海,那一个房子有布置得如此的华美名贵,如此的和谐绚丽.中国的帝王,那一个是知道享用物质的荣华的?秦始皇,隋炀帝,陈后主,唐明皇,只有这几个人是知道,然而他们是终于‘烟销灰灭’了,他们的苦心经营的成绩,是随之而边变而为颓垣废瓦了.”[5]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曾有过灿烂的古老的中国文化在欧、美近现代文明面前露出了尴尬的姿态:“一方面,行游者总是面对着自己不熟悉的文化,要求自己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另一方面,他者的文化又总是牵引他们回到自己的文化,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做出比较、做出判断.”[6]所以,当中国知识分子踏足于欧美的土地,便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矛盾心理:他们对这里的艺术和人文成果产生倾慕,同时也背负沉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体现在他们对科学、、自由的向往与沉思中.

三、第二面镜像——文明的典范与自由的向度

都市一直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地,与自然风光独厚、历史悠久以及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西方相比,游记作者们描绘最多的是发达的科学、便捷的交通、开明的教育.

邹韬奋在《萍踪寄语》中《瑕瑜互见的法国》一文中曾书:“在法国凡事在五千户以上的城市,都可由电车达到;在数小时内可使全国军队集中;巴黎的报纸在本日的午后即可布满全国;本国的信件,无论何处,当天可以达到;巴黎本市的快信,一小时内可以达到.巴黎的交通工具,除汽车、电车及公共汽车外,地道车的办法,据说被公认为全世界地道车中的第一.”[7]表现了对文明世界交通便捷的赞美,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像欧洲国家一样渐渐发展起来.

域外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闪烁的精神镜像:中国30年代域外游记中的欧洲形象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域外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域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