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图景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图景:历史概述和现状反思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图景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5

《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图景:历史概述和现状反思》:这是一篇与图景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在厘清族群、民族、种族和边疆几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回顾了中国自民国时期的边疆社會工作到如今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以类型化的方式探讨了当前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导向和实务状况,从而展现了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历史图景.最后,本文也对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合适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民族社会工作;理论导向;实务现状;现状反思

【作 者】郭未,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系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涵,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南京,210023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7)01 - 0030 - 006

自2005年国家民委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并将“大力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正式纳入工作议程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开始兴起,在中国大陆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活跃起来一些专业机构,他们在组织活动开展中引入和采用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实务实践经验.而中国国内学界也逐渐达成共识,对于上述针对少数民族人民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展专业的社会工作的这样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呈现暂且采用民族社会工作的说法.[1 ]

一、核心概念的区分及争议

毋庸置疑,民族、族群作为普遍存在的“人类共同体”,仍然是社会分类和利益动员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工作是面向人群的,族群属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以族群视角研究人、服务人则成为社会工作知识系统发展的一种必然.[2 ]然而从西方的族群社会工作,到中国20世纪40年代的边疆社会工作再到如今正在发展的民族社会工作,其相关概念的区分及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阶段.与这一类型社会工作相关的有族群、民族和种族,以及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前身边疆社会工作中的“边疆”等几个重要概念.

(一)族群、民族、种族和边疆的概念区分

现在学界所熟悉的族群(ethnic group)和族群性(ethnicity)事实上是两个相对较新的术语,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们才出现在普通英文词典里.[3 ]族群是一种次级社会群体,它具有一系列共同文化特征,以共享传统的群体归属感、群体成员中的族群优越感、所属群体的成员资格,甚至拥有特定的领地为基础.[4 ]相较于“族群”,在中国接触更多的是“民族”这一带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含义的复合性概念语汇.[5 ]而要真正理解中国现行的民族概念,就离不开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民族大调查”和30年始雏形、40年代以后成熟起来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其实施.[6 ]种族在生物学上的基本意义是不同于其他的人类群体类型,它是以特定遗传特征为基础来对人类划分类别的.而种族的社会意义是人们赋予的,并视之为真实和重要的人类分类方式.只要人们相信某些身体特征差别是有意义的,那么人们就会据此信念采取行动,从而影响他们和其他人的关系,由此就有西方社会学家关于“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等的探讨.[7 ]边疆的概念多是引用自李安宅教授的说法.他认为,边疆之所以不与内地相同的缘故,就自然条件而论,不在方位,而在地形,即是高原、沙碛、茂草、森林类的地形,以及以此地形为基础进行粗放游牧业的地方,才能称之为边疆;就人为条件而论,不在部族,而在文化.[8 ]

(二)族群和民族的概念争议

由于中国基本上没有种族差异,而边疆通常不用以指人,因此对于上述核心概念的争议多发生在“族群”和“民族”两者之间.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 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这是中国化了的民族概念.族群与民族的区别从性质上看,前者强调的是文化性,而后者强调的是政治性;从社会效果上看,前者显现的是学术性,而后者显现的是法律性;从使用范围上看,族群概念的使用十分宽泛,而民族概念的使用则比较狭小,[9 ]但由于“族群”概念的引入和在中国的“泛化”应用或“错位”应用,学术界对“族群”和“民族”的概念纷争,至今未有定论.[10 ] [11 ] [12 ]

二、从边疆社会工作到民族社会工作

中国的民族社会工作兴起并短暂繁荣自抗日战争时期的边疆社会工作.[13 ]1944年华西大学社会学教授李安宅编写的《边疆社会工作》一书则是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研究专著,直至今日其对于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借鉴意义.[14 ]实际上,从边疆社会工作到民族社会工作,是一个并不一帆风顺的过程.

(一)边疆社会工作

《边疆社会工作》是李安宅参与边疆研究和服务的理论提升与经验总结,也是目前我们进行边疆服务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历史参考.学者认为《边疆社会工作》的最大特色,在于不是为边疆而论边疆,乃是从整个国家去看边疆,将边疆工作与整个国家的要求联系起来.[15 ]李安宅为了清晰地阐释边疆社会工作,在《边疆社会工作》一书中分别解释了何谓边疆、何谓社会工作,由此再阐发出边疆社会工作的概念.他认为,社会工作是一套理性工作方法,是与服务对象交谈、了解问题、共同商讨并找出解决方案、执行以及评估的有逻辑的工作方法.它既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的困难,也帮助其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李安宅认为,要在边疆开展工作,就必须要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即边疆社会工作,更提出通过行政和实施两个方面来开展边疆社会工作的想法.[8 ]但是,近代中国的边疆研究向来就有边疆一旦告急或为当局所重,则边疆研究就会成为热门学科,而抗战时期也遵从了这一趋势.以李安宅为代表的学者对边疆的研究在这个时期发展鼎盛,学术成果也颇多.但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中国学术领域遭受重创.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又片面地学习和借鉴苏联高等教育体制和经验,社会学、社会工作的学术活动被迫停止,边疆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也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16 ]

图景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图景:历史概述和现状反思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图景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图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