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宗法论文范文资料 与周代宗法制度下母弟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宗法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4

《周代宗法制度下母弟》:这篇宗法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提要:“母弟”在先秦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母弟和宗子并为嫡子,其地位高于众庶子,此特殊身份使得其既能在邦国政事中发挥积极作用,又可能和宗子对抗,破坏宗族邦国的稳定,和大宗宗子之间形成利益的制衡关系;在周代继承制中,母弟可以凭借其嫡子的身份,在无承宗人的情况下优先成为宗子,体现了宗法继承制的灵活性;周王母弟是周初封建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对维护王室利益起到很大作用,并影响了周代以后政局的发展;宗子和母弟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周代宗法观念的变迁.

关键词:周代;宗法制;母弟;亲属称谓;宗子

一、问题的提出

“母弟”不见于《尔雅•释亲》,但这一特殊的亲属称谓在《左传》等先秦文献中屡现,指的是宗子或国君的同母弟.《左传•宣公十七年》载:“冬,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凡称弟,皆母弟也.”1《公羊传•隐公七年》:“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何休注:“母弟,同母弟;母兄,同母兄.”2按照《左传》的凡例以及《公羊传》的说法,有些文献记载虽无“母弟”用语而直接称“弟”,但其所述之人实有母弟之身份.3《左传》对母弟以凡例进行解释,表明母弟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母弟是周代重要的亲属称谓,在周代社会结构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前人时贤对“母弟”的研究并不多见,杜预《春秋释例》中对《左传》中“母弟”例作了归纳:“母弟之宠,异于众弟,盖缘自然之情,以养母氏之志.公在虽俱称公子,其兄为君,则特称弟.殊而异之,亲而睦之,既异隆友之恩,亦以将为人弟之敬,成相亲之益也.通庶子为君,故不言夫人之子,而曰母弟.”4指出国君母弟在亲属关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因其兄为国君,故特称弟,和庶弟有别.杜预的论述是对《左传》凡例的补充说明.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4有“母弟称弟”条,重在批判以是否同母判断兄弟亲疏的陋见.5清代学者谈到《左传》这条凡例,关注点多在《左传》的书法问题上,仅黄式三在《春秋释•释兄弟》中明确指出母弟和宗法密切相关,他说“《春秋》书同母之兄弟,重宗法也.”6因为根据礼书记载,嫡子同母兄弟谓别子,其后可以立大宗;若国君以庶子的身份而立,则君之母兄、母弟亦称别子,其后亦可以立大宗,所以说《春秋》所记载的同母之兄弟,是对宗法原则的重视.他看到了母弟亲称所包含的宗法意义,为我们在宗法关系中探讨母弟问题提供了线索,但他只意在强调母弟作为“别子”立宗的作用.

当代学者的研究中,谢维扬将母弟的亲属关系作为天然的父系宗亲关系来看待.1钱杭在谈到鲁国的继承制时,认为“弟”在宗亲关系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兄弟关系牵涉到承宗人的问题,故经常有兄弟相及的情况发生.2两位学者皆将弟或母弟放在宗法关系范围内考虑问题,继清儒以后再次把母弟的研究提到了宗法制研究的高度.

前人对母弟相关材料的搜集和梳理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其中将母弟和宗法制联系起来考虑问题的角度,给人以很大的启发.但是关于母弟的问题较为复杂,它在周代宗法社会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考察周代分封制、继承制等相关问题的关键,现试述如下,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二、“母弟”称谓的固定化及

周代母弟的特殊地位

商代甲骨文中所见亲属称谓较为单一,往往单用“弟”来泛指各种身份的弟,而并未分化出具体的称谓.《尚书•牧誓》中开始提到“母弟”,周武王于牧野誓师揭露纣王罪行,其中一条是“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孔氏传:“王父,祖之昆弟.母弟,同母弟.言弃其骨肉,不接之以道.”3此处母弟指的就是同母弟,是除父母外的至亲,故单独提之;西周康王时铜器《臣谏簋》(《集成》4237)铭文载有母弟之子继宗子之事,这表明西周早期母弟称谓已分化出并为时人所重视.

但母弟称谓在周代并未固定下来,稍晚一些的文献记载母弟有多种别称.《春秋经》一律称为弟,而庶弟则有他称,母弟专称弟在《左传》作者看来成了书法问题,无论是《左传》解释《春秋经》,还是学者对《左传》的注解,都明确解释了弟即是母弟.国君的母弟在《左传》等文献中亦被称为公子,这从《左传•宣公十七年》凡例“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4凡例中刻意称母弟为公子和史家的书法有关,可见在周代文献中由于书法及等级尊卑等原因使得母弟称谓多样化了.

汉代的史学著述中记述先秦史事,一般都固定使用母弟称谓,例如“同母弟夷仲年生公孙毋知也”5“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6上举两处将同母弟、异母弟区别得很清楚.汉代及其以后的传统社会中,母弟地位极受重视,史书记载亦较为详细,经常强调母弟之“贵”、“宠”等,认为以母弟之亲,“宜登显位”7将先秦文献中未表达清楚的母弟的地位明朗化了,8而母弟地位的显赫正是由周*始.

由上可知,自周初始,就已经有了“母弟”的专有亲称,这表明周代宗族的迅速发展使得亲属关系日益复杂化,母弟的地位日渐突出亦使春秋以后史官记载中对母弟也有专门的书法,其地位之高在以后的传统社会也依旧有增无减.那么在周代,母弟的地位具体特殊在哪里呢?

母弟和庶子的称谓和权力范围有着严格的区别.母弟和宗子同母,并为嫡子,就亲情来说,其较之其他庶母所生的庶弟自然不一般;就地位而言,母弟低于作为宗子的兄长,但高居于众庶弟之上.“殊释《春秋》所谓弟者,皆非庶弟也.”9《仪礼•士昏礼》载:“宗子无父,母命之.亲皆没,己躬命之.支子,则称其宗.弟,称其兄.”郑玄注:“支子,庶昆弟也.称其宗子命使者.弟,宗子之母弟.”贾公彦疏:“知此弟是宗子同母弟者,以上支子谓庶昆弟,称其宗子命使者,故知此弟宗子同母弟也.”10又《国语•郑语》载“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韦昭注:“王支子母弟,姬姓是也.”11将支子和母弟分开来讲.《左传•宣公二年》“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適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余子,亦为余子;其庶子为公行.”杜预注:“余子,嫡子之母弟也,亦治余子之政.庶子,妾子也,掌率公戎行.”1母弟可以称为余子,其他只能称庶子,自上而下,二者所掌亦按尊卑而有所区别.

母弟的地位往往是由其母的身份决定的,《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何休注:“適,谓嫡夫人之子,尊无和敌,故以齿.”2母亲若为嫡夫人,则子为適,就是通常所说的“嫡子”.嫡和適可以相通假,《说文•女部》“嫡”字段玉裁注:“按俗以此为嫡庶字,而许书不尒.盖嫡庶字古祗作適.適者,之也.所之必有一定也.《诗》‘天位殷適’,《传》曰‘纣居天位,而殷之正適也’.凡今经传作嫡者,盖皆不古.”3从段玉裁的说法来看,嫡是適的后起字,4嫡夫人、適子即正妻及正妻所生之子.所以母亲在宗族中的地位决定了子是否具有继承父位的资格,在宗子的选立原则中起到重要作用.5《韩非子•爱臣》言“主妾无等,必危嫡子”,母亲的地位是保证其子享有嫡子地位的关键.6吕思勉认为:“古重婚姻,强大的外家及妻家,对于个人,是强有力的外援;对于部族,亦是一个强有力的和国,所以立子又以嫡为宜.”7道出了嫡妻对于继承制的特殊意义,宗子母弟作为嫡子,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母弟和其兄均为周代宗法系统中的嫡子,即《仪礼•丧服》贾公彦疏“欲见嫡妻所生皆名適子”8也.

三、母弟在周代宗法社会中的作用

根据周代宗法继承制原则,立子当从正妻之子也就是嫡子中选出,9正常情况下都立嫡长子.母弟作为嫡子,其特殊身份决定了和宗子的关系即亲密无间,又容易紧张脆弱.正因如此,母弟对于宗族乃至邦家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举动往往会牵动社会发展走势,考察文献记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宗法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周代宗法制度下母弟为关于对写作宗法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法为宗什么意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