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翁文灏论文范文资料 与丁文江和翁文灏——中国地质科学界的伯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翁文灏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3

《丁文江和翁文灏——中国地质科学界的伯乐》: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翁文灏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事业两位重要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丁文江与翁文灏在选拔和培养接班人方面的独到之处,就是不搞论资排辈,任人唯贤,大胆擢拔青年精锐.他们不愧是当代的“伯乐”.年轻有为的黄汲清、李春昱等以先天的秉赋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做到到丁、翁的垂青看顾,成长为中国地质科学界卓越的第二代领导人,给后继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关键词 丁文江 翁文灏 黄汲清 李春昱 地质科学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在中国地质科学史上,第一、二代领导之间的交替充分表现出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在一般人印象中,数、理、化、天、地、生这六大基础学科中,前四者是逻辑科学、精密科学,容易早熟成名,后两者是经验科学、实证科学,是需要熬年头的,一般总认为应该在四十岁以后才能有所成就.中国的地质科学发展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形.

中国的近现代科学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由欧美引进的(所谓“西学东渐”),而且起步较早的是属于经验科学的地学、生物学.中国地质学的主要创始人、奠基人丁文江、翁文灏都是少年做到志、英俊有为的“神童型人物”.丁文江是江苏泰兴人,生于1887年.自幼聪颖好学,他15岁时被老家的知县召去面试,叹为神童,收为弟子,并托他去日本留学的友人将丁带到日本去.丁留日两年之后,在17岁时又改为留学英国,先在小城市上了两年中学,最后在24岁时毕业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回国在清政府的留学生文官考试中被授予“格致科进士”.1913年,他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同年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地质研究所所长,实际上成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初创时的最高领导人,年仅26岁.

翁文灏是浙江鄞县人,他生于1889年,比丁文江小两岁.他13岁考中秀才,19岁毕业于上海法国天主教办的震旦学院,并留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地质系,1912年他本科毕业的论文因为填补了比利时地质科学的空白,取做到最优秀的成绩,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年仅23岁,是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也是所有中国地质学博士中最年轻者.他于1913年(24岁)回国,参加了北洋政府留学生文官考试,名列第一,任农商部佥事,就与章鸿钊、丁文江一起参与中国地质科学的开创与奠基事业,他初任农商部地质研究所讲师,因有博士学位,很快升为教授.

由上述可见,丁、翁二人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们在培养接班人时,就完全不搞论资排辈,而是任人唯贤,大胆擢拔青年精锐.从他们先后培养的几位精英和接班人就可以看出来.

1913年章、丁、翁创办与领导了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实为一地质专科学校,初招33人,至1916年结业时仅剩22人,其中拿到书的仅18人,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学家,俗称“十八罗汉”.这当中最受章、丁、翁青睐与器重的正是其中年龄最小的谢家荣(上海人,生于1898年,入所时15岁,毕业时18岁).1917年,他毕业后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刚满一年,就被派往美国留学,192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旋即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1921年初,翁文灏领导北洋政府考察甘肃海原县(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8.5级大地震的六人团队,就把谢家荣带上.事后又派谢家荣去考察玉门油矿,并发表了《甘肃玉门石油报告》,为中国地质学家考察石油地质之开始.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谢家荣为创立会员,并在成立大会上当选为首届书记.1929年谢又被派往德国攻研煤岩学与金属矿床学,回国后先后担任了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名誉主任,该所北平分所所长,又担任过清华大学地学系及北京大学地质系的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谢家荣离开北平,去湖南江华锡矿矿务局任总经理.经济部长兼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也任命他为该委员会专门委员.1940年,谢被调到大后方云南任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总工程师,当年该处改称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1942年更去掉了“西南”二字,谢家荣均任处长,担任了这个全国性矿产测勘机构领导人,他被誉为“地质学大师”、“矿床学巨匠”、“中国找矿最多的人”,在把地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伟大事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1948年当选为研究院首批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十八罗汉”中后来当选为院士的只有二人——即谢与王竹泉(1957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

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于1916年停办后,北京大学于1917年复办地质系.先后担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的丁文江、翁文灏又把这里作为该所选拔人才的后备基地,诸多事实表明,他们从中物色的接班人也是最年轻的赵亚曾.赵是河北蠡县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19年转入地质系本科,他上二年级时,就与同班同学筹组了“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科学的学术团体.1923年,他毕业后留本系任地层古生物学助教,又兼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双肩挑起教学科研重任.五六年间他成就辉煌,发表了四部《中国古生物志》巨著,其中关于“中国长身贝科化石”I和II这两部在当时乃至到现在都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深受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此外还有发表在全国性重要刊物——《中国地质学会志》(英文版)和《地质汇报》(中、英文版)上的10多篇很有份量的重要文章,深受丁、翁赏识.有一次,丁文江与赵亚曾在一起时,遇见了胡适,丁高声招呼道:“适之,您来,我给您介绍一下,这就是我们地质学界最年轻有为的赵亚曾君等”然后,历数了赵的非凡业绩,给胡也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9年初,丁文江策划领导了“西南地质大调查”,这是他一生中领导的最大的、也是最后一次地质大调查.他首先给赵亚曾压担子,委以重任,让他领导先遣组,给他配备的助手是他的低班校友、学生、小兄弟、亲密战友——黄汲清.他们二人提前半年于3月间从北平到了陕西西安,后在陕、甘两省的秦岭做了大量工作,搜集了很多珍贵资料,虽遇土匪抢劫,他们也英勇无畏,机智脱险.他们翻越秦岭进入四川,又在四川盆地和周围山区调查地质矿产,做出了很大成绩.当年9月,丁文江率调查队主体成员谭锡畴、李春昱、王日伦、曾世英自北平出发,经武汉到了重庆.他听说赵亚曾、黄汲清把四川工作基本做完后,要从宜宾出发,分道进入云南,就打长途电话到宜宾找到赵亚曾,说为了安全起见,约他们到重庆同行.赵在电话中回答说:“西南太平的地方很少,我们工作没有开始就改变路程,将来一定一步不能出门了,所以,我决定冒险前行.等”谁知到11月15日,赵亚曾刚进入云南昭通,就在闸心场被土匪杀害,无限前程,惨遭葬送.黄汲清后来只身去到贵州大定(今毕节专区大方县)与丁文江等会合.丁首先向黄询问赵亚曾遇难详情,因为痛失爱将而涕泪横流,泣不成声,黄也陪哭.后经众人劝说才开始静下来谈工作.他不但白天哭,晚上睡觉想起来还哭,泪湿枕衾.

翁文灏论文参考资料:

word文档论文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毕业设计文档

政论文范文

辩论文格式

毛概论文格式

结论:丁文江和翁文灏——中国地质科学界的伯乐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翁文灏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翁文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