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一般均衡视角论文范文资料 与一般均衡视角的旅游产业福利效应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一般均衡视角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3-26

《一般均衡视角的旅游产业福利效应》:这是一篇与一般均衡视角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本文利用一般均衡理论,以图解分析法分析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所产生的福利效应.研究显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旅游目的地GDP增长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但对旅游目的地CPI、居民实际收入、工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社会福利,其最终影响取决于积极影响与消积影响的“双向均衡”.同时,以中国四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旅游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了这种“双向均衡”社会福利效应的存在性.研究为我国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产业定位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一般均衡; 旅游产业; 福利效应;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收稿日期: 2011-01-11; 修订日期: 2011-03-1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休闲型旅游发展研究》(07XMZ03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低碳旅游业”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模式研究》(10YJC790179);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刘长生(1973-),男,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学.

1 引言

评价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当地居民的社会总体福利水平,而不能单纯地看其总产值或总收入的多少.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业也取做到了快速发展,并跻身于世界旅游大国行列: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至2009年的397.12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5位;200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1.02万亿元,旅游总人次达19.02亿人次.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各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2009年实现旅游收入168.15亿元,占GDP的比重高达62.9%,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非常显著.但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同样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负外部效应,如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污染,生活成本(CPI)上升,收入分配悬殊,旅游犯罪活动增加,外部依赖性增加及政治不稳定性加强等.

旅游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首先为旅游产业发展经济影响的测算,如Wall(1997)利用旅游乘数来测算旅游业的经济效应;Durbarry(2004)利用旅游总收入、就业、外汇、投资等单项指标来测度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Dwyer(2004)利用 I-O分析,Tang(2009)利用CGE方法,Frechtling(2010)利用TSAs方法对旅游产业的经济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随着旅游规模日益扩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效应日益明显,严重影响到旅游者旅游效用的产生,可持续旅游发展做到到广泛的认同.如Brohman(1996)认为旅游产业发展会增加发展中国家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Goymen(2000)对土尔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外部性研究显示,旅游业发展对、吸毒、卖淫等犯罪活动产生了正向影响;Hawkins(2007)认为大众旅游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环境污染与生活费用上升的成本;Li(2009)分析了澳门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物价、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影响;林璧属等从利益相关者协调的角度来分析如何促进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保护. 

综观相关研究可知,在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时,要充分分析既包含直接经济影响,也包含其他外部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社会福利影响.本研究拟利用一般均衡理论,使用面板计量模型,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旅游目的地为例,从社会福利视角全面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2 基于一般均衡视角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福利效应的理论分析

本研究利用经典的开放经济条件的福利经济学模型,将某一旅游目的地置于一般均衡框架下,对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福利效应进行理论分析.这种一般均衡系统充分考虑了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各种内在的积极与负面影响,及外在的积极与负面影响.

2.1 基本理论框架

2.1.1 基本假设

假设某一地区旅游产业为其主导产业,其拥有的土地资源与人口资源相对较小,旅游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30%以上,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体系.该旅游目的地处于高度开放状态,即产品可以自由流入与流出并仅生产与消费两种商品:旅游服务X1,复合商品(其它所有商品与服务)X2.

2.1.2 生产可能性前沿

生产可能性前沿是指旅游目的地运用其所有生产资源来生产X1与X2时所能生产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边界.假设该旅游目的地存在如下生产系统:

其中式(1)表示X1与X2的生产函数,L、K表示劳动与资本;式(2)表示劳动与资本在生产X1 、X2时的分配方式;式(3)表示社会总产出生产函数.将式(1)、(2)代入式(3),并通过相应的函数转换,求出生产可能性前沿函数(4):

2.1.3 社会效用无差异曲线

旅游目的地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社会效用函数来进行较为直观的展示.假设整个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居民消费由两大类型产品构成:一是旅游目的地自己所生产的部分旅游服务产品X1.大部分X1是由该旅游目的地以外的旅游者来消费,相当于旅游目的地X1的“出口”;二是复合商品X2.由于该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则仅有少部分X2由该旅游目的地自身生产,其大部分来自旅游目的地以外其它地区,相当于该旅游目的地X2的“进口”.因此,我们假设该旅游目的地存在如下社会效用无差异函数:

2.1.4 旅游目的地的隐性贸易条件与交换的公平性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该旅游目的地不仅为旅游者提供大量X1,而且不断地从该旅游目的地以外的地区“进口”大量X2.那么,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就会形成隐性的贸易条件.见式(9),(10):

其中式(9)表示在没有储蓄的假设前提之下,该旅游目的地所有用于消费X1、X2的收入,式(10)中POP为旅游目的地隐性贸易条件,指旅游目的地X1与X2之比,即旅游目的地单位X1能够换取多少个单位的X2.比率越大,则旅游目的地越处于有利的贸易地位,越有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福利水平.

2.1.5 一般均衡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决定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旅游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提高其总产出水平,但最终要看其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提高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结合生产可能性前沿与社会效用无差异函数,描绘出旅游目的地的生产可能性前沿与社会效用无差异曲线图(如图1所示),来研究一般均衡情况下社会福利水平的决定.

如图1,旅游目的地生产可能性前沿曲线PPF表示该旅游目的地X1与X2的最大可能生产组合,曲线以外的任何一点表示不可能达到的生产组合点,而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生产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利用的点.社会效用无差异曲线U1表示该旅游目的地在X1与X2可能达到的效用水平.按照效用理论,离原点越远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其所代表的社会效用水平越高.图1显示旅游目的地隐性贸易条件曲线POP同时与PPF1、U1相切,该旅游目的地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达到一般均衡,即在使该旅游目的产出达到最大可能的前提下,也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达到最大化,其中最大可能的生产均衡为A,最大社会效用水平的消费点为B,即该旅游目的地生产更多的X1,但消费较少,更多为满足外来人口的消费,即“出口”X1;反之为,该旅游目的地生产更少的X2,但消费较多,即要更多地从外地“进口”X2以满地市场需求.

一般均衡视角论文参考资料:

教育均衡论文

结论:一般均衡视角的旅游产业福利效应为关于本文可作为一般均衡视角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均衡视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