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牧区论文范文资料 与内蒙古牧区经济成效、问题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牧区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17

《内蒙古牧区经济成效、问题其》:本文关于牧区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内蒙古牧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量显著增加,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当前牧区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需要深入研究、妥善解决.

一、牧区经济发展的成效

内蒙古牧区主要由33个纯牧业旗县构成,其占全区80个纯属于县域经济范畴的旗县(市)将近41.3%,其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占80个旗县(市)总面积的69%以上.内蒙古牧区地域广阔、人口相对稀少、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人均可利用草原面积达9.11公顷,现探明矿产资源点、矿床等2000多处.

2013年内蒙古33个纯牧区旗县,生产总值达到395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GDP增长率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为107156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39658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49.74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为0.81万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0.12万元,财政自给率为47.1%,比全区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886元和134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611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区平均水平高4859元;全社会就业人员301.9万人,占80个旗县(市)就业人员总数的2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1.86亿元,占80个旗县(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2.8%.

二、牧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生产方式相对粗放,系统效能发挥不足

目前,草原牧区传统精华的理念、技能和现代先进的意识、科技结合的不够紧密,经济与生态欠协调,发展模式及增长方式、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劳动生产率偏低,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较高,存在资源过度耗损、浪费甚至破坏的现象,也使生态环境质量难以维持并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如2013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几个主要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的程度,单位GDP能耗仅为55.91%、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只有39.99%、单位GDP水耗为86.56%、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为42.59%.

草原生态系统多种功能开发不足,综合效能没能充分发挥.由于对草原的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开发不够,多种资源及综合效能没有充分利用及发挥出来,单纯利用牧草资源、单纯挖掘草原牧养牲畜的经济价值,使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压力主要集中在“草”上,势必对草原生态造成巨大压力,使得草原生态赤字产生并加大.

(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偏小

2013年内蒙古牧区GDP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依次为10.31%、5.18%、11.8%、7.21%,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较,牧区的GDP与第二产业比全区平均水平分别高1.31和1.1个百分点,第一和第三产业增速相当.2013年牧区产业结构为13.6:63.8:23.21,全区平均水平为9.5:53.97:36.53,牧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区平均水平分别高4.1和9.2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却低13.32个百分点.

牧区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过大,产业化进程迟缓,现代化程度低下.牧区第二产业中能源化工产业比重过大,资源依赖特征明显,“一煤独大”问题突出,这也是造成我区牧区工业结构实际高度化不足的原因之所在.

牧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仅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也阻碍着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2013年内蒙古牧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56.5亿元,占GDP的23.2%,比全区同期平均水平低13.3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0.7%低7.5个百分点,更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0%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限制了社会就业容量的扩大,2013年内蒙古牧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是30.34%,低于全区平均水平9.62个百分点,也明显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1.2%的水平.内蒙古牧区第三产业问题相对复杂,其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传统服务业如商贸流通、餐饮业等供大于求,而新兴服务业如信息咨询、金融衍生工具等则供不应求;二是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不足,科学研究、金融保险、法律咨询服务等仍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生活服务业中,除了教育、医疗存在显著供求矛盾,其他部门基本上能满足市场需要;三是非垄断性行业供给过剩,如餐饮业等,而垄断性行业诸如铁路、航空等存在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牧民收入结构欠合理,增收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内蒙古牧民收入结构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65%左右,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25%左右,工资性收入占10%左右,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占80%左右、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占17%左右、来自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仅占3%左右,牧民收入来源结构欠合理,也使其增收的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

今后,牧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虽然会有所增加,但幅度不会大,因为近年来国家及自治区对草原及畜牧业的补助奖励等已经比较全面,不可能短时间内再大规模地增加.牧民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偏小,大大低于全区及全国农民的水平,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农牧民转移就业及输出劳务总体困难的情态下,牧民工资性收入要有实质性的增长难度很大.家庭经营性收入特别是畜牧业生产经营收入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畜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活羊、羊肉、羊毛、山羊绒、牛奶、牛肉等主要畜产品的收购价格低迷,牧*要依赖畜牧业等第一产业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难度也较大.可见,牧民增收面临的挑战比较严峻.

(四)消费拉动力不强,消费结构升级缓慢

牧区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2010—2014年内蒙古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分别为6578.82元、5459.5元、11924.9元、11177.5元和14028.63元.随着收入的递增,其消费水平也逐渐提升,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牧区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强,消费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层次与城市等级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牧区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内蒙古牧区经济成效、问题其为关于牧区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牧区作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