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风雅论文范文资料 与以风雅之才求兼济之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风雅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01

《以风雅之才求兼济之学》:该文是关于风雅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北京出现过一个很有名气的诗社,叫宣南诗社.当时一些著名人物如陶澍、林则徐、梁章钜等都是成员,龚自珍、黄爵滋、魏源、张维屏等名家也与该诗社有密切往来.从近代史料看,嘉庆九年(1804)京城创立了一个诗社名宣南诗社,最初的名字叫消寒诗社,时间很短,即停止活动.10年以后,于嘉庆十九年(1914)又恢复活动,一直延续到道光中期,活动时间长达20余年.由于该诗社成员多居住宣武门以南一带,并且经常在成员潘曾沂的宣武坊南的住处开会,该社大约于道光元年(1921年)就改名为宣南诗社了.

参加宣南诗社的成员,大多是东南各省居京的中小官吏和文人.他们定期聚会,雅歌投壶,相互唱和,以诗会友.早期经常与会的有9人,由于有些成员被派出京任职,经常流动,参加诗社活动的人也不断变化,最多时达到34人.参加活动的不仅有诗社成员,还有他们的朋友.据潘曾沂的一首诗中说,在陶然亭的一次集会就有42人.诗社活动情况据胡承珙《宣南吟社序》: “间旬日一集,集必有诗.等尊酒流连,谈剧间作,时复商榷古今上下.其议论足以启神智而扩见闻,并不独诗也.等夫吾人系官于朝,又多文学待从之职,非有薄书相会,率无少暇,而得以其余从事于文酒唱酬之会,斯足乐矣.”他们经常集会的地方,有陶然亭、龙树院、花之寺、万柳堂等处.活动内容,有的是成员间的送行饯别;有的是赏花饮酒;有的是纪念古代名儒诞辰活动;还有的是互相酬唱.当过吏部尚书和漕运总督的张详河,在回忆他参加诗社活动时说: “宣南诗社,京朝士夫朋从之乐,无以逾此.或消寒,或春秋佳日,或为欧、苏二公寿.等陶制府官江南时,岁寄宴费.余监司山左,亦仿此例.至是辄忆野寺看花,凉堂读画,为不可多得之胜事矣.”可见,诗社成员不仅参加集会,还缴纳会费,即或到外省做官也照缴不误.诗社的凝聚力是很强的.潘曾沂记述诗社在他家的活动时说:“同会宣南诸公,风流蕴藉,出言有章,以示其标格.”他于道光四年还请画家王学浩绘《宣南诗社图》以记其活动盛况.后来潘回江苏老家把此图带回,又请当地文人朱绶为此图写了一篇《宣南诗会图记》,较详细地记载了诗社的活动情况.由于他们酷爱诗词,后来不少人颇有成就.如徐宝善,字廉峰,是宣南诗社的成员,嘉庆进士,官至御史,著有《壶园诗抄》、《三十六峰草堂诗》等.时人罗雅林评他的诗说:“诸作造思曲秀,行笔骏健,敛才就范,中有自如之致.”又如吴嵩梁,字兰雪,官内阁中书,诗与黄景仁齐名,著有《香苏山馆集》,《清史稿》有传.再如周之琦、潘曾沂、程恩泽等皆有诗名.至若陶澍、林则徐、梁章钜等不仅政声赫赫,且诗文亦享誉当时.

宣南诗社活动时期,正是清朝走下坡路时期.内则朝廷腐败,国祚日衰,灾害频仍,民生凋敝;外则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领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内忧外患,对诗社成员不无影响.他们一些人逐渐关心民生疾苦,议论时弊, “商榷古今上下”,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他们的诗词创作也多有忧愤激越之作.据道光四年朱绶写的《宣南诗会图记》中说: “而诸君又皆能以风雅之才,求兼济之学.今之官于外者莫不沈毅阔达,卓卓然有所表见,则是见斯会之不凡等”应该说,这种看法是符合实际的.宣南诗社的有些成员后来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享有政声的官吏.比如潘曾沂在《秋夜作示董国华》写道: “江南米价随潮长,天上诗愁落叶多.旦晚若为根本计,小儒议论即谣歌.”诗社成员董国华的《和作》也说: “连雨流浪唤奈何,漏痕无迹可牵萝.等眼前突兀成虚想,破屋徒为老杜歌.”表明诗社成员间对民间疾苦的关心.潘曾沂后来回到江苏吴县老家,总结农业增产经验,写出《区田法》.林则徐于道光七年路过苏州与潘相晤对《区田法》大加赞赏,亲自写了《区田歌》替他宣传.又三年,林则徐从家乡北上赴京,与潘又在苏州相晤.潘写道:“净极梅花性,孤山一树前,涓涓波浅处,矫矫岁寒年.霖雨在车下,微云指汉边.天衢正开豁,独鹤在青田.”诗中鼓励林赴京出任.后来林则徐当了江苏巡抚,潘推行《区田法》屡有成效,写了若干首诗寄给林则徐.显然,他们这些诗,不一定是在诗社集会上吟咏的,然而却实实在在代表了他们关心国计民生的思想.又如陶澍,是最早参加诗社的成员之一,与诗社关系密切.他于嘉庆二十四年出任川东兵备道时,诗社成员在万柳堂为他饯行并赋诗.陶曾有诗追忆其事:“我行叱驭西,诸公亦频徙;尚记万柳堂,离筵共杯酏.”(见《陶文毅公全集》卷五十四)后来潘曾沂把《宣南诗社图》送给陶澍时,他激动地写了《抚今追昔有作》诗,表示他对该诗社的浓厚感情.陶鹏长期在外做官,官至两江总督,为政清廉,在改革漕政、兴办水利等方面卓有成效.他任总督期间,林则徐为江苏巡抚,二人共事多年,志同道合,去世前推荐林则徐继承己任,成为近代史上的佳话.

据魏应麒《林文忠公年谱》称,参加宣南诗社的还有当时著名爱国思想家和诗人龚自珍、黄爵滋、魏源、张维屏等.但据近人考证这些人虽未参加诗社,但和诗社成员来往密切,多次参加集会吟咏唱和.比如在道光十年于右安门外花之寺看海棠,由徐宝善(诗社成员)、黄爵滋发起组织,赴约者有诗社成员和他们的诗友共14人.这种集会名为赏花,实为志同道合者议时论政.龚自珍和他父亲龚丽正都和林则徐的关系较深并有诗文来往.龚丽正于道光二年(1822)人京与林则徐一同被道光皇帝召见.林则徐写诗说:“最羡承恩频顾向,一门花萼总联芳(君召对时,蒙承询贤昆季甚悉).”后来在道光十八年(1938)林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南下禁烟.龚自珍本想随林南下,因故未成.龚在林临行时赠与一方紫石端砚,砚背刻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以祝成功.此砚一直珍藏在林氏身边,后来他还写了一首七绝刻于砚后,诗云: “定庵贻我时晴研,相随曾出玉门关.龙沙万里交游少,风雪天山共往还.”表示了他与龚自珍浓厚友谊.龚与宣南诗社其他成员梁章钜、程恩泽等都有诗文交往.至于魏源,他在嘉庆十九年来京时就住在诗社成员胡承珙家里,经常参加诗社活动.他于道光八年任内阁中书舍人.十一年回南方协助陶澍、林则徐等筹办漕运、盐务、水利等,收到了实际效果.总之,宣南诗社不论从该社的集会活动、成员间及诗友间来往,都不能简单地看成仅是文人们“歌雅投壶”的消闲组织.该诗社对当时兴起的经世致用之学及爱国禁烟进步思潮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风雅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以风雅之才求兼济之学为关于风雅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风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