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旧人形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当代文学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09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旧人形象》:本论文可用于中国当代文学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中国当代文学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前言

在古典文学中,人物形象的谱系当然是十分丰富的,但仔细体味这些人物,似乎很难看出“新”与“旧”之分,西门庆自然是“旧人”,但贾宝玉也并非是“新人”;妖魔鬼怪自然是旧人,但孙悟空也绝不是新人;以义当先啸聚山林的晁盖当然是旧人,但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的宋江在本质上似乎更旧等这当然是源于我们的文化中并没有一个现代性的时间观念在起着支配作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一切并没有新与旧的区分,而只有生与死、有与无的无尽循环,所以人物的生长中也就没有“进步”和“成长”,没有什么新质.

新文学出现以后,人物形象的谱系中才日益分化出“新人”与“旧人”的群体.这自然是现代性时间观与价值观渗入的产物.从词源学上考证,马克思是较早对“新人”与“旧人”这对概念进行系统论述的人,而他的这些看法自然是来源于黑格尔,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等著作中,曾频繁地提到“新世界”与“新时代”的说法.而受此启发,马克思对于“旧人”的批判和对理想人格的设计,散见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一系列著述中.在写于1843年的《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中,他用“庸人”替代“旧人”:“旧世界是属于庸人的”,而“新人”是“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接着他又详尽地论述了“旧人”的特征:是专制制度下只知做忠臣良民的政治动物;沉溺于宗教信仰;是被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异化的、自私自利、崇拜金钱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而“新人”恰好相反,他们是弃绝宗教、追求现实幸福,能够自由自觉地活动的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恩格斯1848年在《宣言》中,也表述了相同的看法,即“新人”的本质特征乃是全面发展,但对于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塑造“新人”形象,并没有明确的阐释.1885年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中,从典型性和个性化的角度,评价了敏·考茨基的小说《新人与旧人》中的新人阿尔诺德和爱莎,指出作家对新人形象的塑造过于理想化、概念化,这种弊端在后来的新人形象塑造方面仍然存在.富有启示意义的是,1863年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新人的故事》中也塑造了比较经典的新人形象,这里的新人尽管不是社会主义新人,但已经呈现出人性的多个面向.

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旧人”与“新人”理论进行深入阐发并成功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是高尔基,高尔基在政论文章《论旧人与新人》《论新人》中,把“新人”的诞生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理解为同一个过程.他认为“新人”应具有四重品质:首先,具有理智的组织能力;其次,他是新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导者;第三,在心理层面永远是乐观向上的;第四,在历史的发展中永远年轻.高尔基以一个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眼光,从心理、文化、历史等多个层面,细致阐释了“新人”的新质和“新人”出现的历史必然性.相反,“旧人”则总是利用各种手段来恢复老朽而残酷的旧秩序,因而,“旧人”在高尔基这里指的是遵循旧秩序、旧习惯、旧思维模式的一类人物.本文中的“旧人”就是在此意义上展开的.高尔基对“旧人”和“新人”的区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人”理论,在梳理俄罗斯乡土文学发展脉络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中他发现了托尔斯泰等把农民过于理想化的虚伪性和片面性,进而发掘了契诃夫、普宁农民书写的价值,他们写出了农民古怪、麻木、愚昧、荒谬的另一面,即农民性格的弱点.因而依靠“新人”改变“旧人”的生活现状,破除迷信、宗教,洗去历史遗毒,建立一个兄弟般的社会便成了“新人”的终极目标.对于这一问题高尔基在《两种灵魂》《不合时宜的思想》《论俄国农民》等一系列政论性文章中都有所论及,并且不仅在理论上论证“新人”出现的合法性,而且通过生动的文学形象表明“新人”已经出现.《母亲》《海燕》《敌人》已形成了完整的“新人”谱系.比如在《夏天》中高尔基写出了“新人”的气质和“旧人”的落后性,对农民已经有了新、旧的区分.同时“新人”改造“旧人”,由“旧人”到“新人”的叙事模式在他的作品中已经形成.《母亲》中的母亲就由安分守己、胆小懦弱的“旧人”最终蜕变为具有阶级觉悟的“新人”,这种由旧到新的转变为左翼文学叙事提供了典范.

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高尔基热”, “争译高尔基,成为风尚”.高尔基的“新人”理论和文学作品中的“新人”,在当时被称作“革命的教科书”,尤其是“海燕”这一胜利的“新人”意象被左翼文学界所激赏,一时间“新人”一词屡屡出现在报端和评论文章中.同时在人民内部,“新人”与“旧人”的分层、“新人”改造“旧人”以及由“旧人”到“新人”的转换也奠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叙事模式.

无独有偶,与高尔基对契诃夫的认同相似,五四时期契诃夫作品的译介也对鲁迅的创作具有某种启悟性,契诃夫对弱势生命群体的关注,对愚昧、麻木国民性的鞭挞以及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忧郁情怀都令鲁迅赞叹,并吸纳到自己的创作中去.除此之外,美国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也奠定了鲁迅的国民观,书中对中国人弱点的揭露开启了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思考和对愚弱农民的塑造,但真正使鲁迅偏执于描写农民负面性格的,还取决于作家本人的生命体验,使他最终选择了尖锐而极端的视角,颇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意思.鲁迅通过描写以阿Q为代表的“老中国儿女”的种种形状“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灵魂”,剖开了他们所依托的文化脉系,呼应了那时知识界“老中国、弱中国”的自我想象,因此,他笔下的农民或者其他角色,像阿Q、祥林嫂、华老栓、孔乙己、四铭等,几乎都成了中国新文学历史上最典范的“旧人”形象.

但鲁迅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几乎是最早敏锐地写到了“新人”形象,在《伤逝》中他刻画了子君和涓生的新青年形象,在《孤独者》和《在酒楼上》中,他又分别刻画了魏连殳和吕纬甫失意的知识者形象,这些人物从文化属性上说,当然是“新人”,但他们却几乎无一例外落到了失败的下场.这种悲剧性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几乎成为了后来者书写的典范——在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觉新、觉民和觉慧三兄弟,可以说成为了“新人”的典型,只是在觉新身上,因为其“新”与“旧”的交汇纠结,而变得更为丰富.在曹禺笔下,周朴园、繁漪等人物也同样因为自身的矛盾而显得异常丰富.

中国当代文学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杂志排名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旧人形象为大学硕士与本科中国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中国当代文学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