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民族文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多民族文学中国文学史观缺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族文学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1-28

《多民族文学中国文学史观缺失》:这篇民族文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内容提要:中国文学史研究和中国文学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国家属性.但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缺席影响了史家的视野,也模糊了中国文学史的本来面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传统“中国”观念影响,二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的缺失以及文学史研究中整体文学史观的残缺.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立,对写出真正意义的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传统中国民族国家文学史观

文学史研究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的确,在真正具有学科意义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走过一个世纪的艰难而辉煌的路程后,对之进行理性和科学的反思,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内部梳理和学科归纳、文学史研究方法、文学史研究中的文学观等所谓的史学“内部”研究似乎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文学史研究中的历史观,特别是中国多民族国家观却为人所忽视.这种情形直接导致了文学史研究对中国文学整体把握和认识的偏失,进而影响到对中国文学历史真实面貌的描述.

一、传统“中国”观念对中国多民族文学事实的遮蔽

中国文学史,显然是记录中国文学演进的历史.但怎样理解“中国”,就决定了同一个“中国”文学史的不同历史面貌.可以说,传统“中国”观念,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进入研究者的文学史观,从而使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受到遮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关于“中国”二字有多种解释:其一指京师(首都),《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其二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其三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其四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而“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因此,华夏在历史或指称汉族,或指代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正因如此,自汉*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此外,“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尚书》中的“中国”,仅仅是西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称为“中国”,“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

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民族、国家、文化、地域等多重内涵的概念.在历史上的诸多时期,“中国”标志着和“东夷”、“西夷”、“南蛮”、“北狄”的对立.《礼记·王制》:“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日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日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日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日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日本出版的《广辞苑》(第五版)这样来解释中国:中国是中国汉族面对周围在文化上落后于自己的各少数民族(东夷,西夷,南蛮,北狄)而带有自己是位于世界 的意识的自称.这种自称的背后是一种种族的优越感和文化的优势感,这种优越和优势感反映在种族、族群和文化上便是种族、族群和文化的双重对立.虽然孔子在《春秋》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但是“以华变夷”而绝不能“以夷变华”则是根本原则.其中汉族的霸权和强者心态一览无余.从先秦就开始了的“华夷之辩”一直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但其核心无论是“血统优劣说”,还是“文化优劣说”,其核心是汉族的正统意识.所以,历史地说,“中国”在历史上代表着汉族和强大的汉族文化,汉族中心和汉族文化至高无上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数次民族大融合,并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但汉族中心和文化强势地位并未因此而改变.尤其是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对汉族政权的颠覆,更是极大地触动了汉族文化的神经,加重了汉族和其他民族及文化间的对立情绪.

有意味的是,和汉族文化同其他民族文化的对立态度相反,少数民族则表现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契丹人萧观音的《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就很好地体现出所谓“异族”的开放、多元的文化观念.诗中写道:“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应知无古今.”在此,萧观音并没因为把自己被汉族视为“夷狄”作为价值判断的参照系,或者说,她根本就没理会“夷”本身带有的文化霸权居高临下的威压,而是在“文章通谷蠡”、“应知元古今”的开阔的文化视野下,把君臣(宋和辽)看成是“同志”,找到华夷合一的根本:“同风”.正因如此,耶律阿保机在建国不久就兴建了孔庙,表现出对汉族主流文化的认同.再如,蒙古族和满族两个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立的非汉族王朝,他们不但摧毁了汉族的政治统治,而且统治时间长达近500年.但是,在这样长的历史时段中,这两个少数民族并没有主动瓦解汉族文化的强势地位.相反,两个民族特别是满族在文化上的主动融合,在一定意义上强化了汉族文化的中心地位.

历史地看,虽然经过历史诸多民族融合后的汉族文化很难说还保留多少原生形态,或者,当“中国”在事实上已经不再指华夏诸族或者中原汉族之时,但“中国”对汉族文化的指代关系和地位并没有改变.于是,“中国”成为汉族族群和族群文化的集体记忆和想象,汉族作为“正统”的“中国”的符号成为一种民族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深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价值取向.从汉族本位出发的民族和文化认同导致的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对立成为一种历史现实.这种史实,我们在清初众多“反清复明”之士如王思任、祁彪佳、刘宗周甚至大名鼎鼎的顾炎武和黄宗羲们所谓“义举”、“义士”对汉族和文化的强烈认同和对满族的强烈排斥中可以看到.甚至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的口号还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里的“中华”显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56个民族的共同体.即便是鲁迅这样具有新思想的文化先驱,其民族国家意识依然是汉族正统思想.鲁迅曾说:“对我最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等至

民族文学论文参考资料:

民族文学杂志社

民族文学杂志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多民族文学中国文学史观缺失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民族文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民族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