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庄子秋水论文范文资料 与解读庄子秋水中反其真美乐之境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庄子秋水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4-15

《解读庄子秋水中反其真美乐之境》:本论文为您写庄子秋水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内容摘 要: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个主要创始人,也是那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可以说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一名重要道家学派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并和之并称“老庄”.庄子的《秋水》一文博学深厚,蕴藏了我国春秋战国使其道家学说的一些重要思想,其文学价值颇高.这篇文章中的“反其真”和“美乐之境”所体现的思想及文学含义一直是当代文学家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此文的内容以及相关资料等对《秋水》中“反其真”和“美乐之境”进行解读,以期更为深入地了解、认识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关键词:解读 庄子 反其真 美乐之境 重要思想

《秋水》是我国九年级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一篇选读文章,这篇文章所揭示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庄子劝诫人类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不可做出一切毁灭自然的行为,也不可因为人情世故而毁灭性命、不要因为贪图名利做出不人道的事情等.从《秋水》中,可以看出道家的一部分重要思想,体现了庄子提倡的遵守天道、遵守自然规律,顺其自然、返归于真的道理,使得人们从真正意义上明白及享受美乐之境.

1.庄子《秋水》的主要内容

庄子《秋水》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写的是北海海神和河伯之间的对话,而另外一个部分则主要写六个独立的故事.第一部分北海海神和河伯之间的对话又可分作七个片段,每一片段都表达了不同的思想内容.其中,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一片段写了海神和河伯,海神谦虚而河伯自大,二者之间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具有鲜明的对比性;第二个片段主要写确定及判断事物大小的极为不易;第三个片段则承接了第二个片段的内容,依旧主要写认知事物的不不容易;文章第一部分的第四片段主要体现事物大小之间的贵贱差距并非绝对的;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五片段主要写人们无法认识外物,只能认识事物“自化”.文章第一部分的第六片段则主要揭露“道”在人类认知事物以及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七片段主要揭示了返归本真的主张.

2.《秋水》所提倡的“反其真”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主要创始人物,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其提倡的道家代表思想主要以和世无争、清静无为为主,道家学派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之本源就是道,简单来说就是宇宙万物之所以生存下来,其依据就是道的存在.道家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宇宙自然会自行演变;“反其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庄子基于“真”在实际生活中已不存在的现象,而提出来的主张.所谓的“反其真”就是《秋水》中所倡导的返璞归真、回归天真之本性,提倡世间万物回归真实自我.

《秋水》的写作主要以北海海神和河伯之间的对话,而对话尼尔则以问答的形式为主,将水比喻为道,将大海比喻为道的形成,从而揭示出道之博大以及精深.文章将沾沾自喜的河伯比喻成人类,然后通过和北海之间的对话之后河伯明白自身弱小以及宇宙之伟大,从而比喻人们得道和返璞归真.文章第一部分的内容在河伯和北海之间的问答全部结束后,紧接着点名了反其真的主旨,通过河伯和北海之间七问七答来阐述人类对贫贱、得失以及生 死等的认识,使得人们认识到食物存在的相对性.《秋水》的开篇就写到秋水按时而至,而百川则全部汇集于黄河,骄傲自大的河伯以为自己收尽天下所有美好的一切事物,后来经过和北海的谈话之后才明白自身的狂妄自大及渺小.河伯之所以认为天下所有美好皆归于自己的原因是:河伯自身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存在了主观性、不确定性以及随意性、相对性等,河伯的这种贻笑大方的行为就正好体现了其言不真的现象,也恰巧就是受到相对性的影响.庄子的学派思想揭露了人类要想得道,要想达到“反其真”的效果就要做到不收“人”、“故”、“名”影响.其中“人”指的是认为、“故”指困难和变故等,“名”则就的是真实表征.例如:马蹄可帮助其抵御风寒、践霜雪,这体现了天然性,但是们如果将马头套住、在牛鼻子上穿孔等,这些行为就是人为破坏马和牛的天性,因此庄子在《秋水》中揭露了要达到“反其真”的效果首先就不可以受到人为、事故以及违反食物天性的干扰及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应当利用辩证及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可以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要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世间万物.

事实上从河伯身上使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庄子.世界如此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如果仅仅只是像河伯一般以自我为中心必定成为人们的笑柄;但是芸芸众生由于无知、目光短浅而自满,这也属于情理之中,只要敢于从真面剖析自己,敢于反省自己,知错能改也算善莫大焉.河伯所遭遇的事情本身就是庄子虚构的故事,将河伯一系列的作为当做一个例子,告诫人们扫描才是最宝贵的东西,之后当人们真正做到“无为”,那么才能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达到顺其自然的效果.简单来说,庄子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中的“无为”恰好就是为了拥有“有为”和“大为”,在《秋水》中看似不经意、无拘束的文字,其实处处充满了人文关怀.也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在庄子精神世界中对命运、对人性的凝视仅仅只是“无意注意”,这就正好体现了真正智者不忧于形色,而真正的思想未必就是最响亮的那个声音.

3.《秋水》所体现的美乐之境

真和美本身就是一体,“真”的内在规定了美的存下.庄子《秋水》主题向人们揭示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本真和天性,这就是文章“反其真”和篇首“天下之美”,此二者之间艺术审美情趣互相贯通的关键.庄子思想主要强调了人们审美观念中的“真”,进一步向人们展示出以“真”为核心的得道以及审美的境界.庄子认为真正称得上“美乐之境”并不是自以为是的那种美,而是天然、自然及朴素.文章的开篇就写了河伯因天下之美尽收于而沾沾自喜,却受到人们的嘲笑,河伯之所以被见笑就是因为其见识短浅所造成,其对“美”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自己的审美存在一定的相抵性质.由此看出,自以为美实际上属于个人主观思想方面认为的美,这种主观思想所认为的美缺乏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也许对于别人来说并不知河伯之美.庄子所认为的“真”指的是天真、朴素而没有参杂任何杂念,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美”的定义则为“素朴”而美妙,于是 “美”和“真”之间的关系就进一步全阐述了“美”应在本真中而自然的流露和呈现.庄子的《 秋水 》指出天下之美和“真”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其认为“美”的价值取向及前提就是“真”,“真”不但规定“美”的存在,而且也规定了 “乐”的存在,文章的中井蛙之乐、东海之乐、鱼之乐的审美愉悦和“反其真”的主题互相融会贯通,从而向人们展示了“真”为核心的美乐之境.井蛙之乐就暗指了世俗间的自娱自乐,属于一种自视其乐,更是一种有限的、相对的及短暂性的“乐”.只有以“本真”为基础的“乐”才是无限的、永恒及绝对的“乐”.因此,庄子认为井蛙之乐并不是真正的“乐”,并以此揭示了“反其真”和“美乐之境”通过相互联系而存在,人们只有回归本真的而得道“反其真”,才能真正的体验美乐之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庄子《秋水》的这篇文章主旨意说明,世间一切事物皆具有相对性、暂时性以及变化莫测性,实际上庄子是借此文宣扬自身的不可知理论和相对主义,揭示人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世间万物.在本篇文章中,庄子应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自己想要阐述的思想和道理,将道家哲学思想始终贯穿于故事情节当中,通过事物的形象来表达自身对宇宙万物的看法及思想观念.在全文开头,作者通过描写河伯的骄傲自满以及见到北海之后自叹不如的情节来说明,世间事物大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质,将这个道理贯通到故事情节、事物形象中,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参考文献

[1]李生龙.宋以后对《庄子·秋水篇》之推崇和思想艺术探骊[J].中国文学研究,201,13(02):23-28.

[2]胡亚非.《庄子·秋水》中庄子和惠施鱼之乐辩论形式化研究[J].牡丹,2015,15(22):118-183.

[3]琚晨.论庄子《秋水》说理形象化的艺术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12(24):89.

[4]经纶.论《老子》《庄子》的心理疏导功能[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0):90-96.

[5]姜典来.《庄子·秋水》“美”“丑”别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03):66-67.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庄子秋水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解读庄子秋水中反其真美乐之境为关于庄子秋水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庄子秋水原文及翻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