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职业技术学院论文范文资料 与十二·五期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性科研成果报告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职业技术学院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09

《十二·五期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性科研成果报告》:这篇职业技术学院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 “红茶及控量富硒红茶研制推广”是“十二·五”期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性科研成果,本报告系统总结5年来本项目取得的成效.该项目成果使陕南茶区红茶生产从无到有,形成了红茶产业,并在控量富硒红茶技术上有突破.2012年荣获第十九届农高会后稷奖一等奖,2013年度荣获汉中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研制技术推广应用几年来,仅陕南汉中市就累计带来3亿元以上的新增产值,并带动陕南安康、商洛红茶生产的发展,促进陕西茶园面积达14.7万hm2,居全国各省第7位,年产茶达8.5万t,综合产值达300亿元.

关键词 红茶;控量富硒红茶;研制;推广;成果报告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42-02

按《陕教科〔2016〕20号文件:关于报送”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发展情况调查材料的通知》精神,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汉中职院)对学院在“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承担或主要承担完成的教育科研成果项目进行梳理比较,从中筛选出“红茶及控量富硒红茶研制推广”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项目,按“成果概要、形成过程和方法、成果内容、实践和应用效果”等要求,形成报告已报送.为彰显这一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开发表交流,以践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实现建设陕西示范性高职院校目标.

1 成果概要

“红茶及控量富硒红茶生产技术研究及推广”这一科研成果是汉中职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院茶业技术教授徐凯明作为项目主持人,带领学院茶学教师及相关教师,联合校外实训企业及其技术人员,在多年钻研国内红茶市场需求和陕南红茶生产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学习吸收肖永缓、许春霞和李向民等人研究富硒茶的成果,在主持开发(南郑)“控量富硒绿茶”成果后,经3年攻关研究并随后推广应用而形成的一项成效显著的教育科研成果项目[1-3].

该成果总结出陕南高档优质条红茶生产技术并创新控量富硒红茶生产技术,克服了陕南高档条红茶生产工艺难题和天然富硒茶含硒量不能人为控制导致变幅大,其他人工富硒茶忽略了其含硒量控制这一现行技术难题,研发出高档优质控量富硒条红茶(功夫红茶)产品及生产技术.生产的控量富硒红茶含硒量可在设定量变幅范围内(±0.5 mg/kg).可适应不同缺硒地区的人群保健需要而较为准确地饮用该产品补硒保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该科技成果经委托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查新,结论为在国内相关文献中,未见有该技术报道.经汉中市科技局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学博士生导师肖斌教授等省内外知名茶业专家进行评审(鉴定),结论指出:该项目选题正确,针对性强,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该项目创新点是在红茶研制成功的基础上,优选亚硒酸钠,经控量富硒鲜叶生产技术试验所获线性回歸方程为基础,人为设定生产茶的硒含量在一定范围.并研究了红茶加工中硒含量的变化及本地高中档红茶最佳生产季节、原料及工艺技术,研制的红茶达到条红茶中高档品质水平,富硒品质优良.对丰富陕西茶产品、推动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技术填补了国内控量富硒红茶生产技术的空白,该成果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科技成果推广应用5年来,效益良好,累计推广效益达3亿元以上,推动了汉中及陕西茶业新一轮发展,是汉中职院服务当地特色茶产业并取得显著成效的科研项目.

2 成果形成过程和方法

汉中职院秉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学院农林科学和技术系的领导及专业教师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围绕当地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以徐凯明教授为首的茶业科研教学团队在茶学研究中发现,红茶作为世界第一大基本茶类,年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60%以上,且已有上百年生产历史[4].我国是红茶生产的始祖国,安徽的祁门红茶和云南的滇红茶等早已享誉国内外,近年来金骏眉红茶也后来居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茶的保健作用被大众逐渐认识和接受,使国内红茶消费量快速增长,拉动红茶在2010年生产量同比增长达40.4%之多.国内以金骏眉等品牌为代表的高档条红茶走俏,其中陕西省红茶消费需求也很时兴.在有市场的情况下,陕西及汉中能否生产国内市场上走俏的高档条红茶,成为摆在陕西省汉中市茶行业的重大难题.徐凯明及其团队在研究20世纪50—60年代陕西省生产条红茶未能投产的技术原因和20世纪90年代汉中市镇巴试产碎红茶没有质量和经济优势的教训的基础上,首先进行私下小样试制,取得一定成绩后,引进福建茶技人员在南郑汉山茶业公司茶厂收制,对高档条红茶工艺进行反复试验摸索,找出了制约汉中市及至陕西省高档条红茶质量优良的萎凋偏轻、揉捻不足、干燥火力不快等生产工艺问题,并进行了改进,使高档条红茶生产技术赶上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用汉中茶树鲜叶原料所制的高档条红茶质量达到国内俏销的金骏眉品牌红茶水平.随后,高档条红茶生产技术开始在一些茶叶生产条件好、只想生产红茶产品的陕西省茶叶厂家及公司推广应用,所生产的红茶由于质量好、价格低,一部分被福建等省人员收购,一部分在本省本市茶叶市场上也很快销售一空.几年间,陕西省红茶生产厂家快速增加.

在汉中高档优质条红茶生产技术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为彰显陕西茶富硒的特色,进一步发展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同时又可依量补硒的领先技术.2011年申报了创新型科研项目——控量富硒红茶的研发,得到了汉中市级科研计划立项和经费补助.经2年多进一步的攻关研究,2012年9月通过了汉中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评审,同年被陕西省科技厅登记成为陕西省科技成果.

3 成果内容

3.1 陕西省汉中市高档优质条红茶生产技术

认真总结过去陕西省试制红茶技术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入茶业生产实际,在小试的基础上进行中试,中试后开始生产试验,取得了成熟的陕西省高档优质条红茶生产加工技术.其技术要点:首先茶树栽培上要无公害、有机化,使鲜叶内成分丰富、质地优良.其次要采摘细嫩,以春茶中后期单芽或小1芽一二叶初展等适宜鲜叶为原料.制茶工艺上要重萎凋,失水达55%~60%,时间以20~25 h为好.揉捻要充分,轻中揉2次,以1.5~2.0 h为宜.发酵(渥红)要适当偏轻,预估上烘干过程的变化.干燥时要火力强、速度快,以110~130 ℃热风温度,薄摊1~2 cm 15 min达到毛茶干度为要.以热风盘式烘干机为优,现常用的箱式烘干机不佳.

职业技术学院论文参考资料: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

职业技术教育期刊

职业技术杂志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农村新技术杂志

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

结论:十二·五期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性科研成果报告为关于职业技术学院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兰州技术职业学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