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堑壕论文范文资料 与堑壕中诞生的经典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堑壕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16

《堑壕中诞生的经典》:本文是一篇关于堑壕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米尔斯堪称20世纪最为成功的一种,与同一时代的相比,其更加安全可靠、性能更优异,可谓现代的先驱之作.后来其他国家研制的都或多或少地参考了米尔斯的设计,如美国著名的MKII、苏联F1都有米尔斯的影子——

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宋辽战争时期的“火球”,直到15世纪随着的西传,在欧洲才有了类似的武器.到了17世纪中叶,身材高大威猛、擅长投掷的“掷弹兵”出现在欧洲军队,并且成为精锐部队的代名词.不过好景不长,随着炮等武器不断发展,射程和威力突飞猛进,投射距离和杀伤力明显处于劣势的黑很快就被人冷落.

意料之外的堑壕战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基于上个世纪欧洲战场普法战争和普奥战争的经验,交战双方都认为在西线战场上可以凭借决定性的会战迅速击败对手.但没过多久,残酷的事实很快就给了这些人当头一棒.战争开始时德军一路高歌猛进,胜利似乎指日可待,然而马恩河会战的失败彻底粉碎了德国人速战速决击败法国的梦想.而打算乘胜反攻的英法联军也在德军仓促构筑的埃纳河堑壕防线受阻.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无力打破僵局的双方只能掘壕对峙.旷日持久的堑壕战很快就成为困扰交战双方的噩梦,在一些反复争夺的地区,双方挖掘的堑壕犬牙交错,距离近得甚至扔个马桶也能砸到对方脑袋上.

这种糟糕的局面使得重新有了出头之日.无须面对面交锋,堑壕里的防御者就能用打击进攻的敌人,完全不必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敌方的火力之下.由此,对付藏身在堑壕里的敌人,成为进攻者理想的选择.

早有准备的德国人

此前的日俄战争中,在堑壕和铁丝网之间苦苦撕咬的日俄双方为了弥补近距离火力不足,临时赶制了不少形态各异的土制.德国人根据对日俄战争的观察,很快意识到这些拙劣的“土制爆炸物”在阵地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投入了研发工作.

早在一战爆发前,德国军队就大量装备了库格尔M1913球形拉发火,其技术水平虽然称不上新颖,但是性能中规中矩,拉发火的延期引信结构简单,非常适合战时大规模生产.此后的4年战争期间,德国人对于的研制热情依旧,不断推陈出新,外号“马铃薯捣碎器”的德式长柄就是在此期间出现的.

仓促应战的英国人和1号

英国人对于的研制不算后知后觉.日俄战争期间,英国派遣了10余名武官近距离观察参战双方的表现,希望从中发现值得掌握的情报.埃尔默·霍尔丹中校作为其中一员跟随日军行动,他对于旅顺攻防战中的表现颇为关注,还特意带回了日军的样品和他本人的研究报告,向上级反映在战争中的必要性.

位于伦敦东南地区的伍尔维奇镇军工生产历史悠久,这里的皇家兵工厂实验室没有让霍尔丹中校的努力白费,在1908年7月研制出了1号(NO.1)碰炸.這种质量约0.9kg,使用时先拔掉头部的保险销,投出之后木柄上的一根914mm长的帆布带子展开,确保落地时头部的碰炸引信先着地.表面上看起来英国人的碰炸技术更先进,落地即炸,不像采用延期引信的德式那样有机会被敌方避开或者反投回来.但是该和它的两种改进型在一战爆发时却并没有在英军大量装备.在1914年11月以前,刚刚陷入堑壕战窘境的英国甚至每星期只能向前线提供70枚.而德国早就准备好了至少7万枚库格尔M1913球形和超过10万枚榴弹.

古板的英国人对于1号碰炸确实有点儿提不起兴趣,许多人都认为这种历史悠久而又曾经受到冷落的武器在大规模的运动战中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1号碰炸本身也确实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生产上遇到许多麻烦.与拉发火引信相比,碰炸引信的结构非常复杂,对生产工艺的要求更高,加工自然也比较困难,1号碰炸大量采用黄铜材料也是出于方便加工的考虑.由于引信结构设计的原因,1号碰炸及其改进型不能采用标准制式,只能使用专用,为此还得单独开一条生产线,这也是影响其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在战时需要大规模扩充产能的武器来说,这一点是极大的劣势.至于碰炸引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产量严重不足,1号碰炸被严格限制供应.但对于有幸能领到1号碰炸的士兵们来说,这同样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大家伙.因为这种实在是太长了,仅仅是木柄长度就有406mm,全长达到559mm,超过了一般成年人的肩宽.虽然后来出现的两种改进型MKII和MKIII长度有所缩短,但木柄长度依然都超过了203mm.设计这么长的木柄只是认为这样能把扔得更远一些.不过1号碰炸的质量达到0.9kg,哪怕身强力壮者也没办法把它扔得太远.

由于采用碰炸引信,落地时必须尽可能使头部着地,才能确保安装在头部的引信正常起爆.为了使投出后在空中保持头部向前的稳定状态,木柄上用细麻线固定着一根比木柄还长的帆布带子,只有在投弹前才允许解开.在细长的木柄前端是152mm长的圆筒形黄铜弹体,依靠3颗螺钉与木柄固定在一起.为了增加破片数量,弹体中部还套着一个铸有16块方形杀伤破片的铸铁杀伤环.杀伤环下方的弹体上有一个黄铜皮带夹,士兵们可以利用它把挂在腰带上.

为了避免发生意外,1号碰炸平时不装,10发专用装在一个马口铁盒中,并与6枚一起装在木制包装箱里.使用前,须先拧开弹体头部的黄铜盖子安装好,再把盖子上面标示的“携行”字样拧到弹体上的红色标线位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在准备投掷时,才能把盖子上的“发火”位置拧到红色标线上方,平时必须严格保证黄铜盖子保持在“携行”位置上,以免发生意外.

1号碰炸投掷时的操作也很麻烦.首先要把头部的黄铜盖子拧到“发火”位置,接着解开固定保险销的细绳,然后再把木柄上的帆布带子解开,用右手握紧木柄,最后用左手拉出保险销朝目标投出去.投出去的角度也很关键,能保证垂直落地是最完美的,如果落地角度太小,头部的碰炸引信就难以正常起爆,因此投掷时的出手角度不能小于35°.

堑壕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堑壕中诞生的经典为关于堑壕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堑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