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经济学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制度经济学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10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经济学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出现,可视为一种新的制度产生,也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化外部利润的结果.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生成的外部利润主要包括:抵押权实现后的收益及其分享、节约的交易费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制度安排满足了农民、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符合同意一致性原则,是一种新的帕累托改进.同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法律风险、城乡土地制度以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等约束条件的存在,导致效率的损失.要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发展,必须增加其外部利润,减少效率损失.

关键词: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外部利润;约束条件;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4-0008-05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的农村和农业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瓶颈,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抵押物不够.为缓解农户“融资难”,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200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银发[2008]295号),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2010年5月,“一行三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198号),提出“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在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目前可交易的农村产权主要有: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经济组织股权等,本文考察的农村产权是指农民拥有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探索农村金融机制和产品的创新,如重庆开县的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福建明溪县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宁夏平罗县的“存地证”质押贷款、湖南浏阳市农民房屋抵押贷款以及四川成都市和浙江宁波市的“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等.

从农村土地金融的角度,理论界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的性质、诱因等进行了讨论.张德粹认为,土地金融通常是利用土地为长期信用的担保品,而作长久性金融流通的措施,通称为土地抵押信用.罗剑朝等认为,农地金融是以农地作为信用保证(抵押)而获得的资金融通,其实质是发挥土地的财产功能,将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重新动起来,使其进入流通领域,以扩大社会资金的来源.关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兴起的原因,王兴稳、纪月清认为,只有在农地的价值足够高并且其生存保障功能很弱的时候,金融机构才愿意接受农地作为抵押物,农地金融才能得到发展.褚保金、陈畅认为,城市化带来农村资产增值、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对土地保障功能的替代、抵押缺失致使“外部利润”凸现、政府建立资产“所有权”表达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是农村资产抵押化的制度背景和前提条件.吴文杰认为,建立以土地抵押为特征的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有利于为农业发展注入资金,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整个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制度变迁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农地金融制度创建属于外生性制度变迁,必须考虑到构建中制度成本以及运行中交易费用以及风险等方面的约束.在制度约束下,各地探索选择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使得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各参和主体间出现利益失衡,影响政策实施效果.邓纲认为成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改革试点,依然存在一些如社会保障统筹的基础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担保的 作用尚需观察、司法系统对抵押的法律效力尚未给予正式确认以及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不完善等问题.

尽管现有研究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变迁的性质、意义和问题等进行了探讨,但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的生成和发展进行系统解析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变迁的动因及约束条件进行制度经济学分析,从中得出完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的政策启示.

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变迁的动因

(一)外部利润: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是制度主体根据成本一收益分析进行权衡的结果.如出现预期的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就会被创新.由于存在潜在利润或称外部利润,一项新的制度安排能够实现潜在利润或把外部利润内在化.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出现,可视为一种新的制度产生,也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化外部利润的结果.近年来,城乡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快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的生成和发展.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带来的农村土地价值的提升并形成了交易市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使得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步弱化.在新的制度背景下,一方面,农村产权抵押权的实现,增加了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产生,节约了农户、金融机构、政府之间打交道的成本,节约了交易费用.因此,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生成的外部利润主要包括:抵押权实现后的收益及其分享、节约的交易费用.

(二)同意一致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变迁的重要基础

上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生成的外部利润对不同的制度变迁主体又有不同的形式内容.一般来说,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变迁涉及的主体主要有农民、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制度安排满足了农民、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获得了制度变迁主体的一致同意,是一种新的帕累托改进.

1对农民而言,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制度安排盘活了农民手中有限的资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融资需求.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在现有制度约束下,生产性、生活性的融资需求主要依托民间借贷、私人之间的借款和小额信用贷款,民间借贷、私人之间的借款的利率较高,增加了农民的融资成本,也就是增加了农民创业的风险,而小额信用贷款程序比较繁琐,贷款额度较低,贷款期限较短,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产生,使农户转向抵押融资,其利率远低于民间借贷、私人之间借款的利率,其额度远高于小额信用贷款的额度,从而缓解了农民融资难问题,降低了农户的借贷费用,也降低了农户的创业风险.

制度经济学论文参考资料:

西方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杂志排名

经济学五大期刊

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产业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结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经济学分析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制度经济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经济学主要内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