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资料 与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盲区和路径选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职业教育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4-20

《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盲区和路径选择》:该文是关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们以高技能为依托,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德、研、新、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职业精神.社会对工匠精神一词的使用有时出现以偏概全或肆意滥用的现象.工匠精神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灵魂,却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盲点.围绕职业教育内外部环境,正读工匠精神,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缺失缘由,从思想观念、政策制度、教育导向、工作实践、文化传承等角度重塑工匠精神价值意义.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培育盲区; 重塑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4-0005-05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化于文”,这是当今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凝缩、提炼和现实写照.随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逐渐被纳入国家政治议程和行动纲领,继李克强总理对工匠精神的提倡和尊崇之后,工匠精神又重新赋予时代的内涵和气质.由于工匠属于技术技能型人才,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而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的重视.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也成为职业院校亟待研究和的重大课题.

一、本体反思: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

(一)对工匠精神的误解和误用

人们在对工匠精神追本溯源的同时,尤为重视其与当下的结合.随着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热议词汇之后,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容易犯以下两种认知错误:一是将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两个概念混淆或等同,肆意僭越了工匠精神的概念边界.二是将工匠精神一词牵强附会、东拉西扯,不分场合地盲目使用.我们须将工匠精神在日常运用中表现出来的表浅化和盲目性进行适时批判和恰当解读.

第一个错误就是内涵泛化.从哲学角度来看,工匠精神是一种个性化精神的存在,而“职业精神”是所有从业人员具备的精神品质的总和;从逻辑角度来看,后者包含前者.工匠精神基于职业精神,并在职业精神中得到凝练和升华.泛泛地将工匠精神等同于职业精神,夸大其独有的价值高度,势必会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误.

人们基于感性的认识理解容易产生工匠精神内涵泛化错误.在平时生活情境中,工匠精神从属于“职业精神”是毫无异议的,但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观愿景下为何单独点名工匠精神呢?诚然,两种精神有着共同点,比如两者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尚德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但工匠精神却有着职业精神未含有的深意:第一,职业精神虽有职业道德、理想、信念、責任、奉献等含义,但未含有工匠精神中的钻研、求精、创新、尚道等深意.第二,从工作的艺术性来说,工匠精神倡导的“享受工作、愉悦工作”的心态是职业精神所不具有的.第三,职业精神更强调一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而工匠精神不同于普通的职业精神,是专向性、优质性的职业精神.第四,评价主体不同.职业精神的评价主体多来源于社会,而工匠精神主要来自于工匠群体内部同行之间的认可.

第二个错误是不分场合盲目使用.例如,某日报在《工匠精神应成为职业精神》文章列举一女因丢失而被结婚,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最后归结为这都是因为政府部门缺乏做事认真的工匠精神,并强调指出“在政府部门倡导工匠精神,是为人民服务本质的体现”.还有人将工匠精神与长征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南丁格尔精神相比较,丝毫不分领域和场合使用,难道这不是更加的可笑吗?我们不禁从这些不负责任的话语中感叹,充满正气的词语就这样被“玩坏”了.盲目地追赶词汇潮流,不假思索地滥用热议词汇,实际上对社会主流价值标准的亵渎.企图博得众人眼球的报道将原本某些人、某些事的负面影响归结为缺少工匠精神,进而掩盖事物的成败或方向,实际上是对这种正能量的戕害.

(二)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正视工匠精神概念问题成了激浊扬清的第一要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匠,木工也; 工,巧饰也”.《韩非子·定法》说:“夫匠者,手巧也”,这就是说“匠”始于木工,后泛化为手巧之人.清代思想家魏源也曾说过:“技进乎艺,艺进乎道”.意思是个人技艺达到一定境界,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艺再继续熟稔精进,就进入到“道”的境界.庄子把道家美学和人生境界体现在他的“庖丁解牛”“运斤成风”“津人操舟”上.中国古代工匠精神凸显了心传身授、体知躬行、强力而行的韵味.

根据前人的论述,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内涵:一是工匠精神体现“德”的品行,即“向善” 的价值追求.既有“入世”的敬业,又有“出世”的脱俗.立德树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匠人”易得,“匠心”难求.二是工匠精神体现“研”的精义,即“求精” 的技艺崇拜.匠人秉持埋头苦干、悉心钻研的精神,通过反复打磨以追求技术精度和准度的完美,精雕细琢、心无旁骛、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三是工匠精神体现“新”的风范,即“尚巧”的创新精神.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投机取巧的意识,敢于别出心裁、突破陈规,在技术革新上下功夫.四是工匠精神体现“艺”的美感,即“技道合一”的忘我境界.高超精湛的技艺最后演绎成了充满美感的艺术,这是一种有高度的精神,以“道”为归依,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能称之为工匠精神的,除了职业精神蕴含的要素之外,已经上升成为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甚至高于它,不只是“追求”外界的赞美或表扬,更是一种陶醉于其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中.庖丁解牛境界般的劳动,是一种自由劳动的状态,技艺成为了一种终身的追求、灵魂的皈依、精神的栖居,成为一种追求、信仰和生活方式.[1]匠人以人格独立的精神,视工作为艺术,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外来的约束甚至激励都不足以成为工匠精神的原动力,是一切职业的极致理想状态.

二、职教盲区: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在手工业时期,人们可能更注意工匠劳动的物质属性和世俗功用,而在机器工业时代,当其世俗功用不再那么明显的时候,工匠劳动的精神属性就显得更加突出.当工匠变得越来越稀少的时候, 工匠精神反而更加可贵.[2]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学生树立理想的精神支柱,但不知何时职业教育功能偏向了实用技术教育,职业院校成了培养技术技能型学生的“加工厂”.工匠精神在职业技能的训练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对工艺的崇尚和遵守,“术业有专攻”的职业精神、工作时的忘我境界在受教育者身上日渐消失,在职业教育中形成了教学盲区.追踪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缺失的缘由,既有文化观念的历史影响,也有现实教育的欠缺.

职业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职业教育期刊

职业教育杂志

职业教育论文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结论: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盲区和路径选择为适合职业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职业教育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