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蒋孔阳论文范文资料 与爱美的蒋孔阳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蒋孔阳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21

《爱美的蒋孔阳》:此文是一篇蒋孔阳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链接:蒋孔阳(1923~1999),重庆万县人.教授,著名美学家.曾荣获“上海市首届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学报(文科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关学学会会长、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等.

我时常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生活过的复旦第九宿舍.那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荟萃了复旦的精华,在宿舍的小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批著名老教授,如陈望道、苏步青、谷超豪、贾植芳等人的身影.而作为父亲师长的蒋孔阳、濮之珍先生夫妇的家,更是我常去的地方.

近些日子,我又梦见自己回到了那幢熟悉的红砖楼,和父亲一起拜访蒋先生、濮先生,仿佛又看见了慈祥的蒋先生拿起桌上的桂圆递给我,耳畔又响起濮先生叫我“小妹”的亲切的声音等倏忽醒来,不觉想起蒋先生已作古14年了,但蒋先生毕生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的美学思想,对真善美境界的执着追求,依然在我的心中回荡,不由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等

走出暴风骤雨

上世纪50年代,父亲就读于复旦中文系,曾师从蒋先生,此后一直与蒋先生保持着终生不渝的友谊.父亲也多次饱含深隋地向我回忆起他与蒋先生的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与濮先生同为乡亲的桑梓之谊.

那是多么充满朝气的上世纪50年代啊!共和国的太阳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人们满怀地工作、学习、生活,简单、快乐而又充实.当时年轻的蒋先生因编撰《论文学艺术的特征》和《文学的基本知识》两本书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拥有大量忠实的“粉丝”.上世纪60年代,他曾为复旦中文系高年级学生开设了西方古典美学讲座,着重讲授了康德、黑格尔的美学思想,吸引了本系和外系众多学子前来听讲.记得当时授课地点是第一教学楼底层1213梯形教室,因为讲课精彩,场场爆满,一座难求.由于从门口挤不过来,有人甚至从窗户爬进来听,没有座位,就席地坐在地板上,真可谓盛况空前.

蒋先生授课严谨,但也不乏幽默.一次,当他讲到康德因常年习惯理性思维,日常生活不免刻板,每日按时去散步,以至邻居将康德博士的出现认为是标准的“时钟”时,全场哄堂大笑.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正当蒋先生踌躇满志地在美学研究领域作出更多的开拓时,史无前例的“”风暴突然降临了.于是,蒋先生被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到隔离审查.远离家人、朋友、书籍,在这段难熬的日子,百无聊赖的他提笔在纸上一字一句地写下了宋代词人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

诗人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目睹山河破碎,百业凋零,繁华扬州城一片荒芜,不由内心愤懑,这正和蒋先生当时的心境十分契合也是熟读诗书的他抄录这首词的原因.不料,这张纸条被看管他的人员发现,于是蒋先生又罪加一等,遭到了更严厉的批判.

父亲至今清楚地记得,待蒋先生稍稍获得自由,一天,他陪着蒋先生在校园内的大草坪上坐了很久,当时蒋先生心情十分郁闷,向父亲倾诉了他对这场运动极度的不理解.当时,父亲安慰他“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的”,希望他能挺过这场灾难.蒋先生毕竟是个有定力、修养很深的人,他很快镇定下来,又与父亲谈起学问之道,勉励父亲要多读书.

而事实上,坚强的蒋先生的确凭着强大的内心定力、熬到了“”落幕,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重又扬眉吐气地生活、工作.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生活上遭受了一些挫折,一度情绪低落.在那个阴霾笼罩的冬日,恰逢蒋先生、濮先生从日本讲学载誉归来,夫妇二人亲自到我家来看望我们,还送给我们从日本捎来的礼品:一个印有山水画的精致茶杯的托盘,一方粉红色的纱巾.当濮先生听说我心情不好时,马上开导我说:“不要把不愉快的事带回家,要开开心心地生活等”身边的蒋先生也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在我的人生低谷期,听到这样的勉励,实在令我终生难忘.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20多年前,我刚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复旦校报做副刊“芳草地”的编辑.当时年轻人想干一番事业的劲头催促着我动足脑筋到处约人写稿.因为是新手,可想而知,这种“遍地开花”的约稿方式其结果大多是“只开花不结果”的.蒋先生也进入了我的视线.当时,知道蒋先生已答应给校刊写稿,我十分高兴,但后来想想,这么大的教授,那么忙,怎么会有空给校刊写文章呢?也就不敢抱太大的奢望了.

可时隔不久,一天,我正在编辑部值班,忽听电话铃响,拎起话筒,听筒那端传来的是蒋先生浓重的四川口音:“鄂之华同志在吗?”我赶忙答:“我就是.”一听蒋先生说“你要我写的稿子我已写好了”,我喜出望外,连忙说:“我现在就赶到您家去取.”当时放下听筒的刹那间心中的那份感动至今记忆犹新.这篇稿子就是蒋先生后来发表在校刊上的《我参加了第十一届国际美学会议》一文,它给我们带来了国际美学界最新前沿动态.后来,艺教中心的青年画家何思广先生即将出版一本画册,何先生告诉我,蒋先生准备给他写序,但要过一二个月才能写好.我当时想,这也许是忙人的托辞吧,也就没太在意.然而时隔一个多月,蒋先生的稿子却如期而至,先生奖掖后学的精神实在可嘉.以上两篇文章日后均收录在蒋先生的文集里.

1991年,首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奖揭晓,蒋先生荣获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在当代美学、文艺理论建设和文学教育事业上的卓越成就.蒋先生20世纪60年代的一名普通学生闻讯后有感而发,撰写了《师情难忘》一文.

一天,我正在蒋先生家闲聊,偶然提及校刊副刊最近刊登了此文,文章作者在太仓师范任教,30年来未与蒋先生有任何联系,只是钟情于美学,近年硬着头皮自己编写了面向中师生的美学教科书《美学常识》,又忐忑不安地将关于美学的教学大纲寄给蒋先生以期得到指正.不料信寄出不久即收到他的复信.蒋先生对大纲作了逐字修改,并充分肯定这位学生以通俗的方式,把美学知识普及到群众中去.蒋先生听了我的叙述后,并未过多地渲染自己,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知道这件事的”.从蒋先生平淡的话语中,我读出了蒋先生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故事,难怪濮先生曾笑嗔他只顾看“门诊”,而影响了系统的美学研究.

蒋孔阳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爱美的蒋孔阳为关于蒋孔阳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蒋孔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