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分析框架解释论文范文资料 与农村老年贫困一个分析框架解释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分析框架解释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26

《农村老年贫困一个分析框架解释》:关于免费分析框架解释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分析框架解释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家庭养老能力的弱化、养老保障体系的发育不足以及自身资源汲取能力较弱使得农村老人更容易陷入贫困状态.通过构建一个涵盖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福利分层、家庭结构变迁以及个体异质性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农村老年贫困分析框架,从多角度解析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及其成因.鉴于贫困发生的勾连性和互嵌性,对农村老年贫困的界定要设立涵盖经济、健康以及精神等多维度的标准.农村老年贫困的致因主要包括自身机能与健康状况的衰退、家庭养老的式微以及老年保障体系的缺失,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别与年龄差异等特征.据此认为,强化家庭养老保障的基础作用、提升农村养老保障供给水平、完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以及创新老年贫困救助方式,成为化解农村老年贫困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农村老年贫困;家庭养老;养老保障体系;异质性;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C913.6;F32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8)06-0041-05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21世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但与世界上其他老龄化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了独有的“城乡老龄人口倒置”与“未富先老”特征.“城乡老龄人口倒置”突出表现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规模与老龄化程度远超过城镇地区,“五普”和“六普”数据显示:农村老龄人口的数量比城市老龄人口分别多1 557万和4 421万,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分别比城市地区高出1.23和3.31个百分点,城乡老龄化差距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而“未富先老”则是指我国虽然已在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直至今日,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与老年社会服务体系仍比较薄弱.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已经达到5 000~10 000美元之间,而中国在世纪之交跨入老龄化社会的门槛时,人均GDP尚不足1 000美元.

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津贴、老年照料、医疗护理等老年养老保障政策发育程度低,这一状况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农村老人的经济、医疗、护理等保障与服务政策发育严重不足.老年人渐弱的生理特征、衰落的家庭角色与较低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其本质上是一个脆弱性较强的弱势群体,而农村老人则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宏观层面上的城乡发展差距、社会福利分层与微观层面上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对农村老人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农村老龄人口的生存样态已不断濒临边缘化与贫困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背景下,将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纳入“精准扶贫”社会政策体系非常有必要.

二、农村老年贫困的概念与特征

尽管过去30多年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与贫困缓解政策使得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近7亿人,但是中国的老年贫困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尤其是在老龄化趋势快速发展、老年人口占比不断增加的情况下[1].事实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老年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是一个贫困发生率较高的群体,以往学界在贫困或者农村贫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却没有给予较多的关注,仅有的关于农村老年贫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老年贫困人口的规模测算,以及人口转变、经济发展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方面.比如,于学军基于“2000年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大约有4 600万左右的老年人口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而农村老年人口占到3/4,也即农村地区有3 450万老年人口处于相对贫困状态[2].而乔晓春等基于相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线以及消费贫困的标准,综合测得全国老年贫困人口的规模为2 275万.其中,农村地区贫困老人的规模高达1 600万[3].也有学者指出,在经济发展与人口转变的过程中,所有人的贫困发生率都在降低,但相对而言,老年人群贫困的降低幅度可能較小,甚至有所上升[4].

事实上,老年贫困人口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老年贫困标准的设定,基于不同的测量方法(恩格尔系数法、支出贫困法、绝对贫困线等)所得出的测算结果有所不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使得中国老年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对社会及家庭资源的需求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流动常态化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化使得本就孱弱的农村家庭养老与土地养老功能几近于丧失.同时,农村老人收入水平与收入结构本就具有较强的单一性与不稳定性特征.在此过程中,即使抛开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谈,养老保障政策对农村老人的覆盖程度与保障水平仍处于低水平或者缺失的状态,使得农村老人的生活陷入了无以保障的境地.

(一)农村老年贫困的概念辨析

如果从单一的经济视角来看,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与经济状况相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基于社会动态发展的视角,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与经济增长同步的提升,甚至是有所下降.贫困概念界定时的多元性决定了分析老年贫困的多重视角,以及对老年贫困界定的多维性.诚如学界以往对贫困概念的界定主要基于经济收入,后来逐渐]变为消费支出、可行能力以及生计的脆弱性等,在对农村老年贫困的理解上,单纯强调农村老人的收入状况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极其片面的.老年贫困是多种危险性、不确定性的集合体,是与一系列劣势与不利地位的生活境况相联系的,对农村老人贫困的界定必须考虑到个体因素、家庭状况与养老保障发展向度等.

一般而言,步入老年状态后,对农村老人生活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收入与支出状况、健康水平以及精神状态等.诚如阿玛蒂亚·森所言,在贫困概念中存在一个不可缩减的绝对贫困的“内核”,即无论社会中收入分配的相对模式是什么,饥荒总是“赤贫”的表现[5].而在农村老人贫困中,这个“内核”便是其收入与支出状况,即农村老人的生活是否处于(或经常性的处于)没有收入、入不敷出或者低于所在地区平均生活水平的状态.其次,由于老人生理机能处于不断衰退的阶段,罹患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因而其就医支出也会远高于其他群体.从这一点来讲,农村老人的健康水平也会影响其经济状况,“健康贫困”与“经济贫困”具有较强的勾连性.再次,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还取决于其精神生活状态,精神生活是农村老人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这一点实则是农村老人日常生活中是否缺乏精神慰藉,来自子女、社区、社会等方面的精神慰藉可以安抚农村老人的失落感、空虚感,降低其心理或生理患病的概率.因此,对农村老年贫困的界定必须涵盖其经济状况、健康水平与精神状态等多维指标.

分析框架解释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的框架

论文框架

论文基本框架

论文理论框架

毕业论文框架

论文框架怎么写

结论:农村老年贫困一个分析框架解释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分析框架解释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解释框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