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意蕴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工匠精神内涵意蕴和体系构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意蕴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6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工匠精神内涵意蕴和体系构建》:此文是一篇意蕴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 工匠精神在中国不是舶来品,其贯穿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中.改革开放之后的产业模式和需求定位,使得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近些年,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层次性提升,“物美”和“价廉”出现悖论,需求和供给出现层次性脱节.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命题之下,重拾工匠精神意义重大.基于工匠精神相关文献及内涵,分析了浙江产业模式特征和转型升级,并详细论述了产业转型升级对工匠精神的诉求.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政府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完善市场管理体系;创新薪酬体系,保障工匠群体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发挥职业教育职能,完善工匠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体系.

[关键词] 工匠精神;产业转型升级;制度构建;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2-0117-04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写作、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筑工匠“祖师爷”鲁班、棉纺织家黄道婆、赵州桥建造者李春等都是优秀工匠的典型代表,这些人因高超的技术技艺赢得了百姓的敬仰和尊重.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工匠文化传承延续,“匠心匠气”的工匠精神融入在中国古代文明、科技、工程、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工匠精神”以政府战略的形式重回大众视野,被社会各界关注,在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命题之下,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发展阶段研判的准确性和历史传承的方向感.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发展现状和体系构建,将成为一个既体现历史传承,又具有创新发展的新命题.

一、“工匠精神”的文献綜述和内涵意蕴

(一)文献综述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工匠精神”不是舶来品.“庖丁解牛”的工匠技艺,《天工开物》的工匠宝典,长城、都江堰的工匠工程,丝绸、瓷器的工匠产品,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创造了创造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中华文明.

然而,公元10世纪之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工匠精神方面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开.一方面,固守农业和封建体制、抵触工业和市场,科举制度为代表的“官本位”社会人才选拔机制,思想文化的保守和职业教育理念落后等一系列因素阻碍了工匠精神的发展.另一方面,中世纪后的欧洲,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复兴,极大的提高了工匠的劳动价值和社会地位[2].思想层面的大解放和社会制度革命的大背景下,城市手工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革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逐渐成形,推动了工匠精神和西方工业产业、市场经济的融合,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生产力.

目前,欧洲的德国、亚洲的日本在工匠精神和工业产业的融合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称道.李工真(2005)的《德意志道路》分析了“德国制造”的发展之路,工业发展初期,德国产品以仿造英国而出名,亦是山寨的代名词,“工匠精神”的倡导和兴起推动了德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在欧盟整体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德国制造业支撑的国家经济保持着强劲的势头[3].姚先国(2016)的研究认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是在市场竞争和转型升级机制重构为直接动因,通过宏观层面的管理和治理体系创新,而构建的“勤于思考学习、崇尚科学实践”的社会氛围和民族特性[4].李曾婷(2016)通过对德国、日本的工匠精神的调研,从企业微观视角着手,提出了“独特产品”可以弥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资金、人力和品牌方面的不足,而工匠精神是造就“独特产品”的重要基础[5].薛栋(2013)研究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认为其核心在于道德精神层面,在“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前提下,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实践过程,最终磨砺出道德精神、职业精神和民族精神,技艺和作品是其精神的物化和体现[6].

通过对“工匠精神”相关文献的参阅和分析,总结如下.首先,绝大多数研究文献都肯定了我国古代工匠精神及其所形成的文化品质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深远,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升级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很多研究文献在对比了德国、日本的工匠体系后,认为普遍缺乏工匠精神是我国现阶段面对的现实问题,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模式、法律制度影响、体制机制障碍、人事认定限制等诸多方面;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构建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进行制度创新和实践努力,是一个社会、政府、企业、教育、个体均要参和的系统工程.工匠精神具有典型的层次性,体现在技能、管理、文化、社会的不同层面中.

(二)内涵意蕴

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层面和对象之间,内涵意蕴各异.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职业操守”和“品德精神”的体现和提升.工匠是专业岗位上掌握高超技能、技艺、技术的人,其“匠”不同于一般性的技术掌握、熟练操作和经验积累,是非机械的、非固化的操作,而是创新的、主动的、精湛的柔性化体现.工匠精神在基层操作上体现为专业技能,在岗位管理上体现为职业操守,在精神上体现为品质品德.从组织的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技艺工艺”、“企业文化”和“民族精神”.当人们对德国的工匠精神表示赞赏时,会将其表达为日耳曼民族的一种普遍精神,这正是工匠精神在宏观层面的概况和外显.

工匠精神的含义层次图

工匠精神是一种源于职业技能,又高于职业技能,体现在职业操守和品德品质中的,对专业技艺精益求精,坚定探索,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是专业追求和品德培养的精神体现.工匠精神既可以体现在个体的行为、品格中,又可以是组织文化,乃至民族特征的外显.

二、浙江产业模式特征和转型升级

(一)浙江产业模式特征和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浙江的工业化道路、市场化进程,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浙江人”的企业家才能精神的引领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农村工业化、城镇经济为支撑,“块状”产业集群为组织形式,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适合的产业发展道路,赋予了浙江经济极强的生命力[7].然而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品供给端,浙江产品的定位和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层次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近些年,市场需求倒逼下的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始终是浙江产业经济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意蕴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工匠精神内涵意蕴和体系构建为关于对写作意蕴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思想意蕴 情感意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