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演变论文范文资料 与城市社会空间历时态演变动力机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演变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2-22

《城市社会空间历时态演变动力机制》:这篇演变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导 读:城市社会空间具有较强的继承性,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结果,一个时间断面的社会空间是由之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空间层”叠加而成.采取历时态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1949~1998年间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特征,有助于揭示其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探讨1998年形成的城市社会空间格局对之后的影响和其社会空间效应.由此还可以得出结论,即在新的时期进行空间决策时不仅需要考虑到空间建设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更需要关注其带来的历史影响,只有如此才是谨慎的、对后代负责的空间决策.

关键词:城市社会;演变特征;住房体制;空间决策

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时期的结果,城市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发展脉络会对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城市社会空间具有较强的继承性,因此一个时间断面的社会空间是由之前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社会空间层”叠加而成.从历时态的角度,南京城市社会空间演变经历皇权都城、民国首都、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等多个阶段,不同时期多种动力在南京相继呈现,并集中反映在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上.本文将重点聚焦于1949~1998年这一时间段南京内城区的社会空间变迁,并探讨其空间变迁的动力机制.

一、“十朝都城”的荣光和社会空间变迁(1949年前)

公元229年孙权将国都从武昌(今鄂城)迁至建邺(今南京),此后,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这六朝均选择在北极阁以南建立宫城和都城,体现了较强的历史继承性.隋灭陈后,六朝都城毁于一旦.而后,南唐偏安江南,建都金陵府,南唐沿六朝都城中心轴线将宫城位置南移,并以秦淮河为界建立都城.而真正对南京城市空间产生持续影响的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明代在南京建都不仅让南京的城市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重要的是明代所建的应天府奠定了南京内城区基本空间脉络.尤其是1368年朱元璋历时21年修建的长达34.3公里的明城墙,修葺后的明城墙一直保留至今,并且成为区分南京内城和外城的界线.明城墙将古代历代宫城和都城都包括在内. 战争以及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也对南京的城市社会空间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开辟南京下关为通商口岸,津浦和沪宁两条铁路交汇于下关,强化了下关作为陆运和水运交汇点的重要作用,由此在下关沿江地区就形成了各种洋行、货运、船运公司等集聚的新市区.同时,在这些机构周边,集聚了大量以出卖苦力为生的外来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大多聚居在各项设施都较为缺乏的棚户区.这种以流动人口聚居为主要特征的社区一直延续到近代,使得以下关码头和火车站为中心的这块区域成为脱离南京中心的一块重要“飞地”.

国民政府1927年定都南京,民国时期的南京城市建设无疑是南京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迎接其灵榇以及举行奉安大典的需要,修建了北起下关江边,东到中山陵的“中山大道”,由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共同构成,是中国城建史上第一条三块板的道路.中山大道贯穿整个南京城,成为东西向最重要的发展轴线,这条轴线的建设强化了下关滨江区域和城市建成区之间的联系,国民党政机构纷纷在中山北路两侧建设办公机关,在中山陵、灵谷寺一带建设纪念性建筑、运动场等设施.更重要的是中山大道形成了中山北路和中心东路两条城市增长轴线,改变了城市固有的格局,实现了南京城市社会经济中心由秦淮河夫子庙一带向新街口和鼓楼地区的北移.这一时期城市物质空间的建设和人口的集聚也加快了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首都计划》和住宅区的分级制度成为影响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根据首都计划,南京被规划成六个区:在中山门外的紫金山南麓规划建设 政治区,集聚各大行政机构;在鼓楼以北付厚岗区域设市行政区;在明故宫一带及城市主干道两侧规划商业区,引导城市向东发展;工业区则依托下关的码头和火车站建设;文教区则分布在鼓楼五台山一带;同时还规划有四个等级的住宅区,第一等级高级住宅区主要分布在山西路、颐和路一带,第二等级是一般公务员住宅区,第三等级为一般市民区,第四等级为贫民区.这个时期的社会区还继承了传统的社会空间格局,如下关滨江地区的棚户区就是自下关开埠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社会空间类型.虽然南京在国民政府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长年战乱,城市建设和空间拓展速度缓慢,一直到1947年南京城市的发展也未能突破明城墙的范围,在城墙以内的北部和东部仍然还有大面积的空地,城内及下关滨江区域的各项用地仅48.5平方公里,而其中空地就占到了1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生产——生活统一体”(1949-1978年)

建国后,和其他城市一样,南京也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恢复时期.“一五计划”里,南京是全国32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这一时期南京的城市空间建设以工业拓展、大专院校和省市机关建设为主要内容.工业发展一方面是利用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工厂进行改造扩建,另一方面也新建了雷达、通信、造船等产业的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的建设也是该时期的重点,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相继建设.另外,中山东路的城东发展轴和中山北路的北部发展轴也在这一时期得以进一步扩充,在中山东路两侧集中建设了南京航空学院、海军学院、后宰门生活区和瑞金北村生活区等,而城市的北部轴线,在沿中山北路两侧也新建了较大规模居住区.总体而言,在1949年到1957年间,南京的城市建设在空间上注重了内城的填充和空地的利用,城市扩展也大多在城墙内进行.

三年大跃进运动时期城市的人口和空间都急剧扩张,由于工业用地比例快速上升,导致了用地结构严重失调,城市建设也开始跳出城墙范围开始向 蔓延.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让南京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更为明显.众多大型企业的集中建设,使南京也由此成为重要的石化、石油和汽车制造基地, 门外的南京汽车制造厂、尧化门一带的烷基苯厂、炼油厂等相继建设.但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城市建设基本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尤其是在沿江区域分散跳跃式地建设了多家大型工厂企业.由于长时期实行的“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市发展方针,导致工业用地大幅度增加,居住用地增长缓慢.住宅建设表现为和单位紧密结合的单位制居住区,这使得单位不仅是组织生产活动的载体,同时也将居民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组织在一起.城市社会空间呈现出众多高度同质、连带性极强的由“单位制生产一生活统一体”拼贴而成的社会地理空间结构.这种单位制统一体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的社会空间,其生产空间、居住空间、生活空间高度重叠在一起,社会空间的分异体现在单位问的分异.在1949~1978年近30年问,南京市总共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仅3.5亿元,平均每年仅1200万元,生活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到1979年,人均住房面积仅5.03平方米/人,和建国初期相比,也就增加了0.2平方米/人,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亟待改善.

演变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城市社会空间历时态演变动力机制为大学硕士与本科演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演变和演化的区别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