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成年读书报告论文范文资料 与文化到教育萨摩亚人成年读书报告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成年读书报告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16

《文化到教育萨摩亚人成年读书报告》:本论文可用于成年读书报告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成年读书报告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对《萨摩亚人的成年》的两种结论及创作原由做以阐述,梳理了文章主要内容和社会背景.在第二部分中,通过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反思:从文化到教育,其中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自由选择的重要性等问题.

关键词:萨摩亚人的成年;文化;教育

一、《萨摩亚人的成年》及其背景

(一)《萨摩亚人的成年》的两种结论

20世纪30年代,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在各国畅销,成为了人类学的经典读本.

玛格丽特·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中无可置疑地表明,“萨摩亚的青少年不存在任何心理危机或压抑现象.相反,青春期对他们来说,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大好时光”.此外,“萨摩亚人的日常生活以‘户’为单位,户由若干个互有关系的家庭所组成.因此一个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受到多人照料,他对生身母亲就不会形成格外强烈的依恋关系,这就形成了萨摩亚人性格中淡泊随和的一面,对感情问题往往是听之任之,从不执著追求.孩子若是和家长不合,很容易就能离家出走,到另外一户愿意收留他的家里就行.正是得益于这样一种无拘无束的环境,萨摩亚人的生活中少有冲突、少有竞争,父母对孩子也少有强制性的管教”.“在萨摩亚这块土地上,没有人孤注一掷,没有人愿作大牺牲,没有人蒙受信仰的磨难,也没有人为了某种特别目的而殊死拼搏.”“除了死亡以外,最为催人泪下的悲戚莫过于一位亲戚远足于他岛”,因此,萨摩亚人中没有精神病.

但在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出版的《玛格丽特·米德和萨摩亚》一书,说米德从未和萨摩亚人同吃同住过,调查时间也只有5个多月而不是9个多月,米德只是采用访谈的方法来搜集资料而没有切身体会过他们的生活,很多资料都是道听途说的.在《玛格丽特·米德和萨摩亚》一书中,针对米德的结论,弗里曼逐条进行反驳.首先,“在萨摩亚人中,决不存在婚前乱交现象.和所有其他文明一样,萨摩亚人同样推崇处女童贞现象,不仅被选为‘陶泊’的女孩如此,其他女孩同样牢牢守护自己的处女童贞,婚前失贞会遭来耻笑”.其次,“萨摩亚人同样存在强烈丰富的感情,小孩通常由自己的母亲一手带大,他们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和其他文明的表现并无二致.和此同时,父母对于小孩的管教也是格外严厉,决不存在可以随意离家出去的现象.萨摩亚的青年人同样面临大大小小的青春期问题,正因如此,孩子和父母的冲突比比皆是,心理危机和压抑现象决不少见,甚至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决不低于文明社会”.最后,“萨摩亚人的社会中同样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现象,人们为此而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还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当然,弗里曼只是针对书里内容进行了批驳,却没有分析米德创作《萨摩亚人的成年》的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

(二)《萨摩亚人的成年》的创作原由

在当时的西方社会,优生学观点大行其道,认为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性格是个体生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经阶段.但米德的导师博厄斯认为“青春期的叛逆性格应该归于文化,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内在动力和形成特征,文化没有高级低级之分”.博厄斯试图把当时西方社会的思想从优生学转向人类学,从而阐释“人性的可塑性”,进而阐述人性的表达更多在于后天文化环境的塑造而不仅仅归于先天遗传因素的规定.于是,如何推广生育的措施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为不同等级的素质人群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以保证通过后天的教育来提升人群素质.针对当时的社会语境来看,博厄斯的主张相对盛行其道的优生学观点反而更具可行性,也更具人文关怀.为了论证文化和后天教育重要性的观点,博厄斯交给其学生米德的研究任务就是:“调查在原始文明中是否存在青少年心理危机现象”,若调查结论是否定的,就可证实青春期孩子们的心理危机现象和后天的文化传统有关,那么在文化和后天教育影响下,人性具有可塑性的这一观点,也便可以得出结论.带着导师博厄斯指导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向,米德假设:“如果青春期的叛逆性格是自然形成的话,那么它必定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社会;倘若它不存在于所有社会,那么则是文化的产物”.米德要探究“未经教化的原始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是如何塑造人格的”.简言之,米德试图找出塑造人格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因素.根据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可发现,米德给出了自己和导师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从文化到教育

人的存在方式之一便是文化,文化体现着人的社会性.文化的烙印植根于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每一层社会结构中.从这种意义来看,文化在塑造人格方面具有无可厚非的作用.正如米德在《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中认为的“文化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因素”,这种文化决定人格论的根本是认为,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养育子女的规律和习俗,而产生这种不同规律和习俗的文化环境将会影响出不同的人格特质.“萨摩亚的整个社会都具有一种随和性.萨摩亚青年人可以在一种相对平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成人,他们不会因社会结构中利益压力的驱使而思绪混乱、情绪冲动,也不会不时地表现出蔑视传统和表现自我的强烈需诉求”.对比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社会因素和多媒体信息的影响,可发现,当今社会的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受着多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容易导致其内心的焦躁不安.

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让人们认识到了文化因素在塑造人格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米德却忽略了人格的能动性,即人不是仅仅遵循文化的规律,而是对文化具有自我选择权.人类创造了色彩各异的文化奇观,人具有主观能动的选择权利.

当前社会可以说是个充满压力的社会, 无论是成人或孩子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调查, 我国独生子女每日可以支配的时间只有可怜的68分钟.目前许多青年,甚至儿童的生活已经学习化、应试化, 他们失去了自我选择兴趣爱好的权利,完全只是为了学习,为应试而生活!生活在他们的眼中已经失去了丰富性和生动性.因此,当儿童的时间被剥夺时, 代表着他们的生活已经远离了本真的状态.在中国,无论是孩子选择学校和专业更或是选择以后从事的工作,家长们都会凭借自己的经验逻辑形成一套范式.而大多数父母往往对子女寄托太高的期望,为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或按照家长们设计的人生轨迹行进而加压,使得许多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投入到紧张的应试学习中.父母和社会的期望一定是孩子们所希望的吗?在今天中国社会这个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小家庭里,也许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在平等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方面的培养,并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和外界交往、交流、合作的机会.

于是,选择的自由意味着成人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不给予更多选择的机会, 那么在孩子们成人之后也许就会丧失选择的能力.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 “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那么家长对孩子选择权的剥夺,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学习在承担责任方面能力的机会, 还剥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同时家长也要对孩子丧失能力的后果负责.当这些孩子长大后面对大量选择时,就会不知所措,最终难免随波逐流、消极堕落,甚至出现“啃老族”、“坑爹族”等.

“选择的自由”关键在“自由”,而“自由”是个“解放”的问题.最后,借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个解放”给出“选择的自由”一个方向,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和社会里去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和老师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他,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 贺新宇《心理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郭艳君. 文化进化论和文化相对论:批判和反思[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5).

[4] 张建国. “童年危机及其应对”.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成年读书报告论文参考资料:

应收账款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读书的论文

论文开题报告ppt

医学开题报告范文

硕士开题报告

课题开题报告

结论:文化到教育萨摩亚人成年读书报告为适合成年读书报告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读书报告格式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