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开漳圣王论文范文资料 与开漳圣王遗兵寨牧马山前是故乡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开漳圣王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1-26

《开漳圣王遗兵寨牧马山前是故乡》:本论文可用于开漳圣王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开漳圣王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九龙江北溪名士陈天定,明天启四年(1624)举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同年因不愿附和宦官权贵回乡隐居.

明崇祯元年(1627),陈天定被朝廷召回,授官行人,历迁吏部主事.明崇祯九年(1635),株连黄道周案入狱.明崇祯十四年(1640)得释复职,后升至太常寺少卿.明崇祯十六年(1642)辞官回乡,曾寓居华安县良村乡南山宫,后在华安县新圩镇花山授徒讲学,誉满北溪,有十八考生十九个中举的传说(连跟随的书童也中举).

这么详细介绍这位明代名宦兼学者陈天定,是因为他留下的一篇极有考古参考价值的文章《北溪纪胜》和本文有关.篇中“玉钤将入龙潭,以山高涧窄,兵法所谓死地,先扎营于此,取道大山之巅以瞰汰内.”开漳圣王陈元光曾被封玉钤卫中郎将,于此简称“玉钤将”.稍后他又描述:“入自龙潭,岩冈壁峙,人遵鸟道以趋”“每军兴,多由龙潭掠舟以发”“初入小滩为马岐,唐将军牧马故处也.稍上为汰口滩,汰水西汇大江,以小舟入,古称桃源洞,蓝雷所居,今号汰内.”以上描述的地理位置即是唐总章年间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随父征战闽南,平定“蛮獠啸乱”之一的桃源洞军事部署的环境.清康熙年间编写的《龙溪县志》、清光绪年间的《漳州府志》、民国年间福建省民政厅《各县名胜古迹调查报告》等史料文献记载都有同一指向.桃源洞即今华安县沙建镇汰内、日新、官古等几个行政村,汰口即今建美村汰口寨.“蛮獠啸乱”是指当时闽南周边的地方政府因和当地少数民族争夺山林、土地矛盾加剧,奏请朝廷派兵前来平定“啸乱”.

笔者出生地在马岐山背面的朝营村民小组,二十岁前一直在这一带活动,对这一带十分熟悉.

马岐山背靠面积约七、八平方公里的朝营村民小组,面向西南,九龙江流经山脚注入龙潭(古称漫潭),在山上可瞭望到龙潭五分之四的面积.马岐山海拔仅275米,左有万世清涧水潺潺,右有朝营涧流湍急.从山脚到山上仅二里之遥,山上有一个纯由块石垒就的兵寨,2009年县文物普查队将这个山寨称“乌石山寨遗址”,笔者觉得应该尊重古称,叫“马岐山兵寨”.因为站在寨子中心,西南方向的龙潭历历在目,东北向即朝营村落,面向龙潭的山脚原来有一个小村落就叫马岐,这山分明就是马岐山啊.

马岐山兵寨的寨墙如巨蟒将山顶三千多平方米的开阔地包围起来,墙宽1.2米,两面石砌,中为土夯,墙的高度四米三米不等,随地势起伏而变化,寨墙石缝里长出的小樹虽稀疏,但大者已有两手合握之粗,可见年代久远.

朝营东南向有一座海拔642米大尖山,山上也有一个兵寨,寨为圆形,环峰砌石,面积约七百平方米,县文物普查队称为赤鬼寨,曾在这里发掘出一些唐朝风格的砖瓦残片.这个兵寨比马岐山兵寨海拔高度多了四百米,在寨中肉眼即可瞭望到桃源洞(即今汰内)较大规模的人群活动,桃源洞一有异动,哨兵马上就会发觉,这可能就是这个兵寨的特殊作用.

距马岐山兵寨约三里地的万世清涧水边一座圆形小山上还建有一个香炉寨兵寨,县文物普查队称为烘炉寨,该寨现仅残存石砌的西面和南面墙基,面积约五百平方米.从寨里到龙潭岸边仅一里距离,可能为截击水路来敌所建.

沙建村龙格坂自然村后一片大山上有三个寨子,风柜尖寨遗址海拔223米,寨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250平方米,西北方向有沙建苦林寨,海拔152米,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此外尚有一个寨子,仅存寨墙基.这三个寨子正面都正对着“汰水西汇大江”的汰溪出口,对桃源洞的唯一出口形成包围之势.

综上所叙,以上六个兵寨均处于九龙江东岸,呈弯弓形排列.九龙江西岸,距“汰水西汇大江”溪口一公里处,两山相夹,汰水从峡中流出,北面大山下钻出一只巨龟,这龟形山使汰水向南改道,弯了一弯.建在龟背上的汰口寨像一只装满东西的口袋塞在汰水出山的咽喉.据寨里旅游景点介绍:“汰口寨古称‘桃源口古寨’又称‘全保楼’.古寨的神奇魅力首先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寨子的建筑风格”.如果说九龙江东岸那些兵寨排列如弓,那么这个桃源口古寨就是那支箭的箭鏃.这对当时桃源洞蓝、雷是一支要命的箭鏃啊.据居住这个寨子的庄姓族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元朝时从永安迁移开基于此.对于更早的历史他们就不知道了.

寨门口卵石铺就的古道延伸到河边,这是不是当时兵勇的出击道路呢?两旁古木参天,它们指向蓝天,默默无言.寨呈长方形,坐西北面向东南,正门进去便是卵石铺就的通廊式庭院,内侧两排各二十间平房,外侧是两排各二十二间两层楼房,寨子“四排房子三条巷道”,行动自如,前后呼应,畅通无阻.寨门建有两层楼,楼门顶上还有防敌火攻的泄水装置.旅游景点介绍称“汰口古兵寨”,而据县文物部门意见,开漳圣王也许在这里建有兵寨,但是后来庄氏先祖元朝开基于此,在兵寨基础上改建成现在这个元明建筑风格的“全保楼”.也是可能的.

两种意见姑且并存,有待于以后更深入的考证再定论.

这个兵寨是桃源洞军事行动前的屯兵之处呢,还是剿灭桃源洞蓝、雷“啸乱”后的留守兵寨呢?不管怎样,这个寨子是历史留在此地的箭鏃.它往往引发旅游者的无限遐思.

遥忆古寨想当年,开漳圣王平定“蛮獠啸乱”的军事行动如在眼前.然而,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陈将军父子带领八十七姓河南信阳固始弟子,开拓闽漳,开漳圣王提倡随军将士和当地人通婚结亲,传授中原地区先进农业技术,形成了中原文化和闽南土著文化的大融合.据丰山杨氏族谱记载,杨氏在丰山第一*基祖先杨景玉,祖籍河南固始县.应该就是当年随陈元光将军征战将士的后代.其中有些八十七姓后代的子弟东渡台湾,中原文化又和台湾土著文化融合,台湾同胞有的认祖认到了河南固始县.所以说,牧马山前不但是笔者的故乡,也是广大闽台同胞的故乡啊.

开漳圣王论文参考资料:

俄狄浦斯王论文

读书杂志王念孙

结论:开漳圣王遗兵寨牧马山前是故乡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开漳圣王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云霄开漳圣王巡安视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