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债务重组论文范文资料 与债务重组准则变化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债务重组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30

《债务重组准则变化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这篇债务重组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本文利用2006年、2007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数据来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利用2006年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及其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的确利用债务重组进行了盈余管理,但根本原因并不是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而是避免亏损和退市,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因此,本文认为要想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该从资本市场监管规则方面入手.

关键词:债务重组准则;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监管规则

一、引言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自1998年初次制定至2006年经过两次变迁,其主要内容的变迁如下:

1998 年财政部初次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重组时的非货币性资产和债务转化为股本时的股本价值,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2001年财政部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准则规定禁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

2006 年财政部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再次修订后的准则主要内容恢复至1998年准则的相关规定,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财政部给出的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原因是1998年的准则规定债务豁免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方便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这说明在会计准则制定者和资本市场监管机构看来,经过2006年重组准则的再次修订,2007年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就不可避免的烙下了盈余管理的嫌疑.

然而,谢海洋(2013)认为,美国的债务重组准则一直都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却没有发生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说明在美国债务重组和盈余管理是没有关系的.进一步说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变化很可能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无关.

那么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后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利用了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呢?其根本动机又是什么呢?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修订前后两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及其根本动机.

二、文献综述

谢海洋(2013)研究了2006年和2007年发生债务重组收益的全部上市公司,使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是规避证券市场的监管.

樊懿芳,纪岩(2009)利用200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调整的Jones模型衡量公司债务重组的程度,发现发生债务重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没有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亏损的结论.

谢德仁(2011)以1999年、2001-2007年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回归模型,发现影响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因素并不是会计准则而是资本市场的监管规则.

高雷,宋顺林(2008)研究了我国2002-2004年进行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分析盈余管理和线下项目、关联交易之间的联系,发现利用计入线下项目的关联交易是其避免亏损的主要途径.

杨红娟(2005)研究了2001年实施债务重组的165家上市公司,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发现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进行盈余管理,但一些隐性的盈余管理却更加频繁.

闫露(2009)研究了2007年发生债务重组的沪深两市全部的上市公司,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发现上市公司确实存在利用2006年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且总体上可能性较大的是为了满足证券监管而进行盈余管理.

谷长辉(2010)利用2007-2009年沪深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运用特征变量配对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债务重组和盈余管理,发现重组公司大多数都是被ST公司为了扭亏为盈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陆建桥(1999)以截至1999年沪市亏损的2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发现配股、扭亏等证券监管因素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三、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经过修订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收益从计入资本公积改为计入当期损益,由于会计盈余的增加能够帮助上市公司粉饰其财务报表,进而达到规避资本市场监管的目的,所以上市公司必然会抓住这一机会来进行盈余管理,特地将债务重组收益延迟到新准则实施之后确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 2007年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收益大于2006年的债务重组收益

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指标体系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比如有关上市公司股票的戴帽制度,上市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对公司股票进行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对公司股票发出退市预警.这时的利润指标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这就说明,只要上市公司能够避免亏损,不管其利润来源是否是主营业务,都能够避免被戴上ST的帽子和避免被退市.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 2007年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避免亏损的可能性要大于2006年

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有关ST公司脱帽制度规定,ST或者*ST的上市公司要想摘掉ST的帽子,净利润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必须为正.这就说明,被ST的上市公司是无法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摘掉ST帽子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

H3 2007年被ST的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来摘帽的可能性和2006年的ST公司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有关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利润指标要求和ST摘帽的利润指标要求相一致,即净利润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这也就说明,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没有帮助.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4:

债务重组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债务重组准则变化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债务重组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债务重组利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