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麦卡锡论文范文资料 与左翼政治和经典构件视阈中玛丽·麦卡锡创作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麦卡锡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3-22

《左翼政治和经典构件视阈中玛丽·麦卡锡创作》:这篇麦卡锡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左翼政治催生了一大批文学经典作品和作家.玛丽·麦卡锡及其文学创作尤为引人瞩目.其作品能进入经典主要有四个原因:(1)美国特殊的历史造就了她传奇的人生和不同凡响的文学创作;(2)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挑战了左翼文化阵营的男权意识,也改写了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女性传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3)其小说从“实在本体”和“关系本体”两个方面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阅读空间,具有特别的艺术张力;(4)她的自传体小说坦诚直面人生,注重读者的“向心阅读”,从而蕴含了丰富的经典元素.

关键词:左翼政治; 经典性;双重本体;自传体小说

中图分类号:I71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3000106

20世纪30-60年代的美国左翼政治催生了一大批经典作品,使美国文坛上大师如云、群星璀璨——诗人有:兰斯·顿休斯、斯特林·布朗、艾伦·金斯堡;剧作家有:克利福德·奥德兹、约翰·劳森、丽莲·赫尔曼、阿瑟·密勒;小说家有:杰克·伦敦、德莱塞、帕索斯、厄·辛克莱、玛丽·麦卡锡、拉尔夫·艾里森、诺曼·梅勒等.笔者在左翼政治和文学经典的构建视阈中,探讨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1912-1989年)的文学创作,围绕着她和纽约文人和那个狂飙时代的联系展开研讨.笔者认为,麦卡锡的文学创作从个人经历和时代政治两个维度,艺术地概括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社会生活,挑战了左翼文化阵营的男权意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女性意识,藉此进入经典.

一、和时代相生相融的女性意识

文学经典在形成之初往往以通俗的形式出现,首先引起同时代人的关注,然后被不断阅读、阐发和评价,其经典性元素不断被确认,最终成为读者心目中的“经典”.麦卡锡自20世纪30年代登上文坛起,到作品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也经历了这一路径.

麦卡锡成长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时期,是当今美国文坛上颇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她特立独行,绯闻迭出,且诉讼缠身,成为文坛上的“热烈的闲话人物”.麦卡锡影响虽大,早就具备了“美国文学第一夫人”的实力,却由于我行我素的个性,被各种美国文学大奖拒之门外,直到晚年才获得爱德华·麦克道尔文学奖(1982年)、美国国家文学奖(1984年)以及罗切斯特文学奖(1985年),并入选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

俄国十月革命后,纽约逐渐发展为美国左翼文化的大本营,美国 总部就设在曼哈顿23街.这座城市地理上属于美国,但“苏联”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其影响广为弥散,无处不在.1933年,21岁的麦卡锡和左翼演员哈·约翰斯拉德结婚,定居纽约.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麦卡锡有机会广泛阅读左翼文学作品,参加左翼文学活动,并得到著名左翼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Malcolm Cowley)的赏识,开始在其主持的《新共和》杂志上发表作品.到1989年去世止,她先后出版近30部文学作品和多部文集、政论集,其中《女研究生群体》销量超过100万册,跃居排行榜首位,为她赢得了社会声誉;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一位天主教少女的回忆》、《我的成长》和《知识分子回忆录》又为她赢得了传记作家之美誉,并且这3部传记小说早已成为美国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作.

1937年,麦卡锡在和菲力浦·拉弗(Philip Rahv)的短暂同居之后,又结识了著名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翌年俩人正式结婚.这两个男人都是纽约左翼文化阵营的主将,尤其是后者在“纽约文人集群”(the New York Intellectuals)中的权威地位就如同艾略特在现代派中的地位一样,可谓一言九鼎式的人物.由此,麦卡锡切入到纽约文人的圈子当中,从思想到艺术都打上了那个时代所独有的左翼激进烙印.可以说,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特殊历史造就了麦卡锡的传奇人生,使其文学创作的起点非同一般,研究者必先窥其周围的“纽约文人集群”——威尔逊、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拉弗、德怀特·麦克唐纳(Dwight Macdonald)、尼库拉·恰洛蒙特(Nicola Chiaromonte),才能了解麦卡锡的文学创作.我们必须看到,作家的创作和特定的时代密切相系,时代为她提供了契机和创作的源泉,其创作的内在精神源泉正是对时代的吸纳和扩张,作品不过是进入时代意识和想象的象征性方案.因此,在麦卡锡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中,那个已经远离我们的狂飙时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2年,麦卡锡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她的交际圈》,收入《残酷和野蛮的待遇》、《穿布鲁克斯兄弟衬衫的男人》、《无赖画廊》、《一位耶鲁知识分子的画像》、《神父,我忏悔》6个短篇.在短集中,麦卡锡以大量性暴露的描写,向社会发起女权主义挑战.短集出版后,立刻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考利非常赞赏《穿布鲁克斯兄弟衬衫的男人》,认为这是短集中最精彩的一篇.小说描写一位具有波希米亚性格的姑娘,在火车上邂逅一位中产阶级男士——布林,他喜欢穿布鲁克斯兄弟牌衬衫.在 过后,当姑娘发现自己睡在布林的卧铺上,她选择离去,因为 “我是我自己的轻松愉快的女人”.麦卡锡以反讽的方式运用了乔叟的箴言,折射出作家本人的波希米亚情结[1]206.阿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也认为麦卡锡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运用反讽手法,揭示出人性的冷酷、幽暗、疑惑[2]156.威尔逊认为,柔韧似钢的行文用来评价这部短篇小说集最为恰当.更重要的是,《她的交际圈》是作家艺术风格形成过程中的作品,她大胆的性描写和以女性所独有的视角抒写的新政时期的社会生活,被后来的存在主义作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称赞为“引领之光”[2]283.如此一来,麦卡锡的文学创作在挑战了无产阶级文学中的男性霸权的同时,也刷新了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女性传统,成为凸显新政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创新之作.

麦卡锡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左翼政治和经典构件视阈中玛丽·麦卡锡创作为关于麦卡锡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麦卡锡最后下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