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学教育论文范文资料 与文学教育对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学教育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4-22

《文学教育对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这篇文学教育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文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文学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提升综合素养.文学教育、思政教育和“第二课堂”等,成为积极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文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精神层面的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当代中国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高校学生作为最有活力和希望的群体,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之无愧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取向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在定型之前容易发生偏移,所以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文学教育作为思想政治、道德教化的有力武器,成为高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 文学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必要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学教育密不可分. 总书记在主持 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他又说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虽然文化的范畴比较广泛,但是文学是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之一,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学教育,所以说文学教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学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文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化作用一直就十分被重视,《论语》一书中就提到诗歌的教化作用,到了汉代更是把文学的作用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高度,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家韩愈等又提出了“文以贯道”的说法,宋 学大家周敦颐更是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念,可见历朝历代对文学教育的社会功用都非常重视.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高校学生而言,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也是帮助他们确立理想信念的要求,更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全面提升素质的必然选择.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要创新,渠道要广泛,这样才能适应当今大学生的特点.而文学教育可以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那么,文学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文学的思想性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它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反映出客观现实,它用艺术性的话语展示出作家的心灵世界.文学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具有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的功用.然而文学的价值不止于此,而在于它的思想性,也就是作家塑造艺术形象和反映社会生活时,投入了强烈的情感,凸显了对人的关怀,蕴含了对生命的感悟.当人们在阅读有思想性的作品时,便会从内心产生强烈的爱憎之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便会在不经意间受到影响.

文学是生活里重要的一部分,智慧性的语言和思想性的作品,给人思考的空间和品位的余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句出自曹操的《龟虽寿》一诗,表达了诗人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这首诗传达的情感,会激发读者的进取精神和爱国热情.滥竽充数的故事则告诉人们应该要有真才实学,切不可弄虚作假,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自欺欺人,否则会自食其果.可见,文学教会了人们许多人生的道理,让大家收获了知识,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文学教育可以说是一种饱含情感的教育,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学内容都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那些能够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优秀作品,才能有助于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运用文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须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引学生广泛阅读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思考力和判断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文学的审美性有助于培养高尚的情操

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和人类的审美活动密切相关.很多文学作品描绘的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通过语言形象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的传达中获得审美愉悦,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就是文学的审美性.这种审美体验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鼓舞人积极地面对生活,传递正能量.目前高校学生多数都生活在家长宠爱的环境中,成为家中重点保护对象,这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不懂得分享、过分索取、无法认清自身价值、缺乏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须要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文学可以提供一些范例,以引起普遍的思考.

鲁迅先生的杂文揭示了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困境,充分体现了他“立人”理想和彼岸关怀,他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对于身残志坚的作者来说,生活是充满阳光和色彩的,她用动人坚毅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这些作品无论从作品内容本身还是作家的人格魅力,无不给读者巨大的感染作用.人们会从这些文本和事迹中汲取力量,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情操,完善自身的人格.

(三)文学的想象性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

文学的想象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作家的想象,二是文学作品的鉴赏需要读者的想象.作家的创作为读者留下了许多意义空白,使得读者的想象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对作品主旨的理解也会呈现多元化的状态,这就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会调动丰富的个人经验、人生理想和美学标准,运用现有的价值观去解读作品.《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之死写得甚是隐晦,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于是对秦可卿的死因存在多种猜测.有说是被毒杀,有说是政治斗争的结果.这些猜测都是读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的认识进行的猜测.可见,对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可以锻炼读者的审美能力,逐渐形成个人的审美标准和体验,并在接下来的阅读活动中,将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投入到对作品的解读中去.文学的想象性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时候,通过文学作品可以锻炼思维、陶冶情操,从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文学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途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和方法多样化,文学教育可以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利用文学课堂这个主阵地来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学作品的品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素养.其次,加强文学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融合,借鉴各自的优势,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从而提升育人水平.思政类的课程可以借鉴文学寓教于乐的方法,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文学类的课程也可以借鉴思政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增强文学类课程的思想性和实践性.最后,抓好“第二课堂”,发挥文学的政治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举办征文比赛、辩论赛、文学沙龙、名人讲座等,开展各类文学活动,搭建文学教育的舞台,提供展示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树立高校学生的自信心.从教师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文学教育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从学生层面上,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文化活动,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觉,高校学生积极肩负起社会责任,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 2014:163-164.

[2]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文学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教育期刊

文学教育杂志社

廉洁教育论文

国家级教育类期刊

关于文学的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文学教育对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为关于文学教育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学教育期刊不被认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