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功夫论文范文资料 与下得死功夫,学到活本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功夫范文 科目:文献综述 2024-04-08

《下得死功夫,学到活本领》:本论文为您写功夫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赞化杯“我的老师”全球华文散文大赛颁奖后,主办方组织评委、获奖作者和几家散文刊物的总编同游扬州.烟花三月,古城春寒料峭.我裹着外套,哆哆嗦嗦跟着身裹羽绒服的导游出入瘦西湖和个园等心里惦记着长乐客栈的空调暖气,回味着张守仁老先生的温情故事.

八十岁的张守仁先生是这次大赛年龄最大的获奖作者.他长期担任《十月》杂志副主编,上世纪八十年代,汪曾祺、李存葆、铁凝、莫言等人的一些作品,都是经过他的手与读者见面.不用说,这些作者都成了他的朋友.老先生宽厚达观、善言健谈,几天相处使我长了不少见识.比如,他说大师好像大树,大树上有点枯枝败叶不奇怪呀,总不能因此不承认大树的存在吧.

张守仁先生是上海人,和余秋雨很熟悉.他说余秋雨十七岁已将楚辞背得瓜滚烂熟,有这种刻苦,才有后来的成就.他说汪曾祺读书、背书功夫了得,十三岁时学写了一篇文言文,令祖父大吃一惊,说这孩子错生了时代,如果在科举时代那还得了!汪老先生特意把自己最喜爱的一方砚台送给孙子.

听张先生说余秋雨、汪增祺,我想起曾听人说过贾平凹能背得下红楼梦.一直想当面问问贾先生,几次见面都没想起这事.

这些故事很有意思,告诉我们怎么学习语文,怎么进行写作基本功训练.由此,我想起我父亲常说一句话:“下得死功夫,学到活本领.”父亲在天水、兰州、酒泉多所学校供职三十余年,算得上省内名校长.他认为天才总是极少数,禀赋寻常的大多数人,不下苦功断难治学有成.他坚定地要求自己治下学校的师生,把学习语文的功夫下在抄书背书上,为此曾长时期遭到教育行政部门干涉和一些同行非议.但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效果,已被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成就证明.相信在酒泉有不少成功人士还记得父亲那句话.

最后两年,我在酒泉地区金塔县中东公社中学教高中语文.那时每学期的课本只有十四五篇课文,除了、鲁迅的诗文,再就是“两报一刊”社论什么的.为了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我想方设法“加塞”,找课外读物让他们抄背.合适的课外读物非常难找,既要有知识性文学性,又不能被“上纲上线”,说你毒害青少年(我也刚过二十岁).打倒“”以后情况好些了,一有好作品被“解放”,我赶紧找来让学生抄背.

恢复高考头两年,我带的那班学生先后(有的补习了一年)有三十余人考上了大中专.说起来,那拨学生真奠定了些写作基础.多年后他们中有的成了学者、有的成作家,陆续被选进机关写公文的大多成了官员.前些日子,曾长期担任组织人事部门领导的酒泉市政协王见余副主席,和我在电话里说起这档事,他称之为“中东中学现象”.

现在,同学们每逢聚会,会从五千里外打电话过来:“陈老师,你听我背啦: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等”(郭小川诗作团泊洼的秋天)

我在定西行署分管教育时,发现岷县西江小学王校长组织学生背诵古典诗词有声有色,于是就带着行署教育处、岷县县政府一干人去学校观摩.后来,我在农村学校建设会议上向各县教育局推荐了西江小学的做法.我还搜集了青岛嘉峪关路小学等处组织学生背诵唐诗宋词的经验材料寄给王校长,鼓励他坚持下去.这所学校,因特色和成效,现在已成陇中名校.

这次大赛主办方之一赞化学校,是汪曾祺的母校.学校的优越是全面的,语文教学尤其有良好传统.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他们给学生订了一千七百多份美文杂志少年版.学校办的刊物《晚饭花》上,一些初中学生的习作,看起来已经很有层次了.我给这所学校张育芳校长说,《晚饭花》小作者里很可能再走出个汪曾祺呢.

这次学生组的六位获奖小作者,言谈中引述什么一点也不打啃.可见他们要么是天生记忆力好,要么就是背诵功夫深.而这两点,对于学习语文,对于成为作家都至关重要.

张守仁先生还说了件趣事,他陪王蒙看过画展,在各展室走了一圈回到接待室坐定,王蒙竟然把每幅画的解说词都完整复述,其记忆力绝非常人能及等

如果没有如此这般记忆力,要想学有所成,只有走“下得死功夫,学到活本领”路子了.

最好的文学语言是讲故事.那么,其他形式的人际交流,比如讲演呢?这次颁奖典礼上,特别奖获得者陈佐洱简短讲演很吸引人.这位曾任香港回归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无数次和彭定康唇舌战的大外交家,面对读者没有一句外交辞令,也没有一点官腔(他是正部级官员).他连讲两个历史故事,从容平和娓娓道来,弘扬尊师之道至情至理,使人难以忘怀.

陈佐洱先生答应回到北京后送一本他的书.听了他的讲演,读过他获得特别奖的作品《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我对他的书很是期待.

我见识过的一些官人讲演.有的气势磅礴、有的音调铿锵、有的引经据典,有的咬文嚼字等我过耳即忘.为什么?不是大言炎炎,就是套话连连,或者是说了和没说一样的废话,或者是翻来覆去只管重复的“车轱辘”话.身在官场忍受这种折磨,是必须付出的代价.问题是,不少讲演者后来还把这类讲稿编辑成书签名发送.我的学生、著名军旅作家马德祖接到过多本这类著作.他说:“陈老师,这些个稿子,在台上念的时候我都不听,现在又编成书,你说我会读吗?”

作家穆涛对我说,中国古代经科举考录的官员文化素质文学修养大都不错,因此官家公文里,有些好散文.他想在当代公文里搜索,希望也能找到符合《美文》提倡的“大散文”概念的文本.我对此不很乐观.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就是制作这类文字的匠人,知道些个中情形.

这次征文及大赛的组织者,很有历史眼光时代精神.面对“我的老师”这一不朽命题,真正的读书人都会心动.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人写过自己老师,必将有更多的人把这个文章作下去.相信这一脉文化传承中,能留下本次大赛的印记.

这次成人获奖作品(包括特别奖)大多是名家写名师,香港作联(即作协)主席潘耀明写金庸,“鲁学”大家张梦阳写韩少华,斯坦福大学教授朱琦写陈贻,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写苏天赐,美籍作家李榕写樊平等

在扬州,有人问我:“比较其它作品,你的《封口》显得另类,你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矛盾现象,一些高调倡导的东西,往往实践中并不畅行.比如,一直大声疾呼“师道尊严”,恰恰反映了尊严长期“缺位”,反映了对尊严的“饥渴”.

都知道状元是秀才教出来的,金榜题名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又有谁知道春风得意这身后的老师是哪个?中国科举制度成就了十万进士,十万进士的启蒙老师有几个能把姓名留了下来?

由来已久的“九儒十丐”之说,代表着一条暗流,顽固地冲击着尊师重教传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暗流横空出世,泛成砸向知识分子的骇浪.“臭老九”蔑称,扫尽了为师者最后一点尊严.大多数地方都从学校“引爆”,继而对教育事业实施毁灭性打击.彼时,教师的地位可想而知.

我从小生活在校园里,看多了教师的喜怒哀乐;了解从“反右”至,二十多年间中国教师的艰难生存和深度创痛.我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复苏的艰辛,教师尊严回归的坎坷.

写老师,我自信能写好敬仰、感念和温馨.但是我选择回顾寒夜往事.为写师者遭到的践踏、写人们为维护尊严做出的抗争,我回放了黑幕下知识分子被封口的悲剧等

我说过,暗夜里闪烁的人性光辉,使真的更真、善的更善、美的更美,这是不能复制的.

人内心对真善美的渴求,对尊严的守望,任何暴力不能剥夺.

我还说过,高压下对人性扭曲,使假的更假、恶的更恶、丑的更丑,这些完全有可能重演.

看到“类”现象,前些年屡有显现.我就想把当年酒泉中学李春章、周谦仁等的遭遇说给更多的人.

没想到《封口》能从海内外两万多篇作品中胜出获奖.颁奖典礼之后,有记者问我怎么看待作家的基本功训练,我想到了父亲的那句名言,并用它来作为本篇的题目.

功夫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下得死功夫,学到活本领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功夫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功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