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意识形态论文范文资料 与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因素、心理机制作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意识形态范文 科目:文献综述 2024-04-03

《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因素、心理机制作用》: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意识形态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 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y)本质上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是关于社会的合理秩序及其达成方式的态度和信念系统.在有关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结构、个体政治意识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政治行为、心理健康的影响.未来应拓展东方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环境下的研究,探索教育、价值观、媒体接触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意识形态动机的调节因素及认知机制: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参和、政治管理等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 政治意识形态;心理健康;政治行为

分类号 B849:C91

1 引言

西方关于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y)的心理学研究始于19世纪50年代,但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终结的论断,有关政治意识形态的研究沉寂了将近20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有关当代政治现象如美国大选的研究,以及一些心理学家关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动机、结构的研究使得政治意识形态心理学研究开始复苏.

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角度,西方心理学界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末为第一阶段.Adorno,Frenkel-Brunswik,Levinson和Sanford(1950)对极权主义人格的研究影响了此后数十年意识形态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和方法,成为意识形态心理学研究的起源和经典.受Adorno等经典研究的影响,这一阶段心理学家主要关注人格特征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以Jost等提出动机性社会认知理论为标志,将政治意识形态研究推向更深的领域,以政治意识形态的心理机制为研究重点.2008年左右至今可以归为第三阶段,其特点是研究设计更加科学和深入.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认知过程、心理机制及神经生理机制开展大量的实证研究.特别是2009~2012年间,西方心理学界以政治意识形态的动机机制、认知神经机制及政治意识形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领域为重点,推进了政治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拟在有关研究成果梳理总结及评价的基础上,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2 心理学视域下的政治意识形态:概念及结构

2.1 心理学视域下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

英文ideology一词产生于18世纪末,最初是指有关于思想的科学(seience of ideas).1846年,这一概念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The German Ideology)中使用.在这里,意识形态具有两重不同意义(Jost,2006):一是相对中立的意义,指用来解释或判断社会、经济和政治现实的抽象的、象征性的意义系统;另一方面则是贬义的意义,指歪曲或违反现实的思想网络体系的表征,是“虚假的观念体系”.

1950年代起西方政治心理学家和政治学家逐渐摒弃了否定性的概念而从中立的意义上研究意识形态,即将意识形态作为个体精神世界中相对稳定的、前后连贯的信念系统加以研究.如Adorno等(1950)将意识形态定义为:意识形态是组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是一种思考人和社会的方式.Rokeach(1968)认为,意识形态是来源于外部权威的宗教、政治或哲学信念和态度体系,这种信念和态度体系或多或少具有制度化特点并且为一定的群体所共有.Jost(2006)进行有关文献梳理后发现,不管是心理学家还是非心理学家,其对意识形态定义本质上都是心理的,即意识形态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综合来说,心理学视域下的意识形态至少包含以下含义:(1)意识形态是个体和其所认同的群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2)意识形态包含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3)意识形态具有组织个体的价值观和信念、驱动行为并且赋予行为以意义的作用;(4)从内容上说,意识形态包含宗教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人生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等.

政治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许多有关意识形态研究的文献特指政治意识形态.Tedin(1987)将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y)定义为一套相互关联的、有关于社会的合理秩序及其达成方式的态度和价值观系统.这一定义因其简单、概括、中立而得到西方政治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遍认同.由此可以得出,政治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哲学信念,即社会和政治的本质以及秩序是什么;第二个层次是工具信念,即如何实现和达到这样的社会和政治.

需要说明的是,政治意识形态概念因其主体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层次.首先从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体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或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两个层次.从已有文献来看,心理学界关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层面,即研究和探索特定个体政治意识形态差异性的原因及机制.虽然有个别心理学家从精神分析和人格角度对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等进行了解释,但不是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和主流.其次,从个体层面出发,可以分为普通个体和领导人或政治精英两个层次.根据Jost等(2009)的理论,政治精英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政治精英尤其是作为政治意识形态建构者的政治精英的心理机制鲜有实证研究,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1950年代以来,关于政治精英特别是领导人的信念系统、操作码(Operational Codes)的研究一直是政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但信念系统、操作码等和意识形态虽然同属观念层次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有重叠和不一致之处:且在具体研究中,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因此,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普通个体层面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梳理和展望.

2.2 政治意识形态的结构

政治意识形态的结构是政治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分歧的焦点是政治意识形态是单维结构还是多维结构.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单维的左倾,右倾结构,即认为政治意识形态结构具有两极性,左倾和右倾(美国等国家普遍使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代替“左倾”、“右倾”)分别位于单一维度的正反两极.个体的政治意识形态是“左倾”还是“右倾”主要取决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1)倡导还是抵制社会变革;(2)拒绝还是接受不平等.

意识形态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因素、心理机制作用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意识形态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