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刘士聪论文范文资料 与从斯坦纳翻译观看刘士聪译鲁迅先生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刘士聪范文 科目:学年论文 2024-01-16

《从斯坦纳翻译观看刘士聪译鲁迅先生记》:此文是一篇刘士聪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散文又叫“美文”,“美”体现在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等方面,因此與散文有关的翻译与散文翻译批评,多从美学视角着手.本文以斯坦纳阐释学视域下的翻译理论为基础,按照信任,攻占,吸纳,补偿的步骤来分析刘士聪《鲁迅先生记》译本,从阐释学的角度看散文翻译.

关键词:散文翻译;信任;攻占;吸纳;补偿

散文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可如诗歌一般充满音韵美,亦如小说一般可叙事可抒情,可与戏剧一般有起有伏、迸发出强烈的情感.除此之外,散文自身还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散文翻译时,若要想与原作一般直抒胸臆,充满真情实感,且不失原作的美感,是很困难的.就如《鲁迅先生记》,是著名作家萧红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一篇散文.全文“花瓶”为线索,“行文娓娓道来,无急促呼号之辞,却具有很强的动心力”[1].刘士聪在翻译时完美地保留并再现了原文的意境和情感,做到了传情达意.本文试用斯坦纳的阐释步骤去分析译文,探寻其中的美.

一、浅谈散文与散文翻译

散文,通常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多以叙事或抒情为主,具有“真”“情”“美”的特点.散文的“真”体现在文字表达上“全凭本色的真实和直接”,体现在作家说真话、抒真情,流露自然情感与性情,写实景,以景语传达情语.“情”即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美”主要是指语言的美,文辞的美.散文之美,体现在“情味”“韵致”“意境之美”,体现在叙述语言的朴素、自然、流畅、平实之美.

因此在翻译散文时,也应注重将原文中的“真”“情”“美”尽可能地传达出来.“真”就是要求译文在意义、形式、趣味、格调等方面力求与原文等质等量.译者要了解原文形式、理解原文意译,尽可能传达原文句子结构及修辞手法.散文的“情”体现在对原文的字、词、句、以及修辞、逻辑等的传达,从微观层面的各种选择入手,最终将散文的整体效果传达出来.散文的“美”不仅体现在其意境和情趣的审美效果,更体现其形式所蕴含和体现的美,包括音韵、节奏、遣词造句、修辞手法、说理方式、语言的凝练等.

刘士聪教授长期从事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工作,提出了散文翻译应当具有“韵味”.在翻译时,应“将译文作为一个独立文本加以审视,审视其整体效果——看其内容是否与原文相符,看其叙事语气与行文风格是否与原文一致.当词字效果与整体效果发生矛盾时,要对前者进行相应的变通”.[2]以达到保持和再现原作品 语言、情感、意境等各方面的效果.关于对译文是否成功的评价,刘士聪认为“汉语作品的英译文有一个起码的标准,那就是,符合英译规范,使英美读者认可、接受.”[2]而汉语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思想感情在翻译时可以通过斯坦纳信赖、攻占、吸纳、补偿的步骤,得到译语读者的接受.

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而“阐释学派”却是源于德国,从属哲学研究的分支.从十八世纪开始,德国学者便运用阐释学的概念来分析翻译的过程.其中,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翻译理论,明显地体现了阐释学派一个基本的理念,即“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3]他认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译者很难去充分传达原文的思想与神韵.一个译者的任务,就是去缩短原文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距离.而译者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他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而将读者移近作者,二是尽量不打扰读者而将作者移近读者.”[3]具体来讲,前者是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旨在将原文给予原文读者的感受传递给译文读者.后者是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译法,译者假设原作者可以用其谙熟的译语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把译者视作一个主动、灵活的个体,能将作者发出的讯息投射于读者能理解的范围内.

斯坦纳的翻译思想与施莱尔马赫一脉相承,他的巨著《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G..Steiner,1975)对翻译翻译的阐释学发展作出了尤为重要的贡献,被视为“自十八世纪以来首部系统地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过程的著作”.在该书中斯坦纳将阐释学方法界定如下:“考察如何‘理解’一篇口头或书面言语,并试图以一种普遍的意义模式来审视这一过程.”[4]从阐释学的角度看,翻译并非一门科学,而是“一门严谨的艺术”,它“及其精确但缺乏系统”.换句话说,翻译是“就意义的探究和对意义的挪用性转换”.这种“转换”共分四个部分:起始阶段的信任,攻占,吸纳或具体化,补偿或复原.“起始阶段的信任”是要译者确信语篇有其实意.译者的首项行动便是“一项信念的投入”,斯坦纳将此视作人类以象征的方式去认识世界的集中体现.“攻占”是一项兼具“进攻性、强索性与侵略性”的行径.斯坦纳将译者征服原文和提取意义比作一个露天矿区——“译者侵入、提取,然后满载而归;其相似点就在于将露天矿区比作给地表留下一个大伤疤.”[4]“吸纳”指的是原文意译,经译者在第二步提取后,随即被带入目的语,这种语言早已充满他自己的语汇和意义,接着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同化.“补偿”是阐释步骤的最后一步,以补偿来恢复平衡,是翻译工作和翻译道德的关键.正如一种文化在输入某些翻译文本后会失却平衡,译者创作作品时所需要的创造力也会给翻译耗尽,只有通过补偿,才能恢复这种平衡.

本文以《鲁迅先生记》原文与译本为例,具体探索刘士聪教授在翻译散文时,对于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特别是斯坦纳翻译步骤的呈现.

三、译本分析

(一)信任

译者要确信语篇有实意,即译者要对原作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充分了解后,认为原作是值得翻译的.《鲁迅先生记》是一篇追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叙事以抒情,表达对鲁迅先生的离开而悲痛和怀念,对他形象的赞美和歌颂.作者用“万年青”来比照,象征着鲁迅先生如万年青一般的形象和个性风采,有着坚贞不屈、永不休战、浩气长存的崇高形象.文字朴实且细腻,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篇幅短小优美,值得细细品读.

(二)攻占

译者入侵原作内部,将核心的思想抽取出来.作者萧红通过记述自己拜访鲁迅先生时发生的点滴小事,来抒发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怀念.作者第一次去鲁迅先生家,充满了兴奋与好奇,因此当她看到花瓶中的万年青时,才会一直关心万年青耐不耐冻.而当作者再次拜访时,鲁迅先生已经去世,花瓶也随他离开,家中万年青换成了玻璃瓶.前后鲜明的对比,体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借此来表达作者因鲁迅先生离开的悲痛的心情.作者以“花瓶”为线索,用“万年青”代指鲁迅先生,以物显人.全文用朴实而细腻的语言,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细节的刻画和描绘,使其形象跃然纸上,越发勾起读者对鲁迅先生深深地怀念.阅读完刘士聪教授的译本后,也能体会到同原作一般的沉沉的伤怀之情与悠悠的思念之意.

刘士聪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从斯坦纳翻译观看刘士聪译鲁迅先生记为关于刘士聪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刘士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