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北京话老规矩论文范文资料 与北京话老规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北京话老规矩范文 科目:学术论文 2024-04-16

《北京话老规矩》: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北京话老规矩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敬称您和你

敬称有很多,但在老北京人的生活中,最常用的是第二人

称:您.

老北京人“您”字不离口,过去挂嘴边儿上的一个词儿就是“您呐”.平时见了面:“来了您呐!”告别:“慢走您呐!”请人让道:“劳您驾了您,边儿上走,蹭油了您呐!”

跟老北京人聊天儿,听去吧,三句话不离“您呐”.可见“您”字,在北京人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其实,“您”字在古代并不是第二人称的敬辞,它最早是“你们”的意思.据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的考证,“您”字作为第二人称的敬语,最初是在元杂剧里出现的.他认为作为敬语的“您”,是从“你老”这个词变音而成.元代的北京是元大都,是元杂剧的发祥地.照这么说,“您”作为第二人称,还是北京人发明的呢.

“您”字在北京话里,已经不只是第二人称了.“您”,是一句客气话,是一句敬语.这句敬语,好像是专门给长辈和外人预备的.对知己,对最亲密的人,绝对不用“您”,而要用“你”.

在老北京,平辈人之间说话,一般不用“您”字.平辈人说话用“您”,就带有调侃和讥讽的意

味了.

过去,北京的年轻人写情书,当第二人称用到“你”的时候,就说明两个人的恋爱关系有了突破,开始进入谈婚论嫁的实质性阶段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彼此距离越近,“您”字离得

越远.

但是对长辈、师长、您尊敬的人、单位领导的第二人称,永远是“您”,这不只是北京人的说话习惯,也是北京的老规矩.

为什么对长辈、师长、您尊敬的人要用“您”字?因为“您”字,是心上有你.您在我心里的位置不一般.所以这个字,不只带有礼貌、客气、尊敬的意思,还含有几分崇拜和敬畏.

说话要对脸儿

所谓说话对脸儿,就是别人跟你说话或你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相互看着对方,不能说话时神不守舍,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别的地方.北京人管这叫“思想开小差儿”.

按北京的老规矩,跟人说话,要“视不移”.什么叫“视不移”?就是说话的时候,别转移视线.不转移视线,并不是目不转睛,而是眼睛别乱看.

一个人要做到目不转睛,必须得全神贯注,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功夫.不信,您可以试试,让您盯着一个东西,目不转睛,甭多了,您能做到五分钟,那就算有定力的高人了.所以北京人不会有这种让人摸不着高的

要求.

在脸对脸跟人说话的时候,谁也不会目不转睛地看人,除非有毛病.但如果眼睛不看对方,又是对人家的不尊重.

听起来好像是两难的事儿,其实,只要您尊重对方,认真听人家说话,自然就会跟人家对上脸儿.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儿,用不着刻意去跟人家对脸儿.

北京的老规矩强调的是,当别人跟您说话的时候,您一定要拿眼看着人家,而不要嘴上哼着哈着,眼睛却瞄着别的地方,那就是对人的大不敬了.

不传闲话

闲话,就是闲着没事说的话.也就是无聊的话.

在北京土话里,闲话是个贬义词.因为闲话里有真有假,有实有虚,是非难辨.甭管什么人,一旦归到闲话里,名声自然扫地.

所以,老北京人在规劝人时,常说:“做人做事一定要本分,千万别有贪心,做出点儿框外的事儿,招惹是非,回头让人传闲话.”由此看来,让人传了闲话,是一件丢人现眼的事儿.

为什么老北京人这么惧怕闲话呢?因为闲言碎语,非常容易飞短流长,在传的过程中,难免掺杂个人感情,添枝加叶,无中生有,以讹传讹.传着传着,好人也变成了坏人.

正因为如此,老北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不传闲话,并且把它作为做人做事的规矩,一直相伴终身.毫无疑问,不传闲话,是一个人的好品德.

说起来,不传闲话这个老规矩,并不是老北京人立的.《弟子规》里,就有“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的规矩.没见到的事,不要轻易跟人说;不知道的事儿,不要轻易往外传.笔者认为,这个老规矩,现在还有意义.不传闲话,到什么时候,都应该是一种美德.

别当着人“咬耳朵”

北京土话把耳语,也就是交头接耳,叫“咬耳朵”,或者说是“小嘀咕”.

耳语,就是怕别人听见,对着对方的耳朵小声说话,有时怕声儿传出去,还要用手挡着嘴.

如果就是两个人,怕别人听见,或者怕碍眼,影响别人,说话用耳语,倒也没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文雅之举.但如果是两个以上的人在场,您说话时用耳语,那就犯忌了.

按北京的老规矩,在长辈面前,或者在外人面前,绝对不许“咬耳朵”,犯“小嘀咕”.所谓“外人面前”,一般是指在客人面前,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换句话说,就是在众人面前,不能

“耳语”.

北京人为什么要立这规

矩呢?

一是在大庭广众面前“咬耳朵”,窃窃私语,形象不雅.北京人比较直爽、率真,说话办事儿,讲究落落大方,坦坦荡荡,开诚布公.当着众人的面儿,您“咬耳朵”,显得行为猥琐.在北京人看来,只有见不得人的事儿,才怕别人听见,所以,当众“咬耳朵”,被视为“小人”之举.

二是容易让人起疑,产生误会.在公众场合,尤其是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您“咬耳朵”,犯“小嘀咕”,会让人心里猜疑: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想法?我哪句话说错了?我怎么得罪他了?他是不是在说我的坏话?假如您跟别人咬耳朵的时候,眼睛再看着其他人,那就更容 这种疑心了.

三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跟人“咬耳朵”,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在公众场合,要举止大方,规规矩矩,注意力要集中在活动的主题上,如果别人都在围绕活动的主题谈话,您却私下犯“小嘀咕”,是不是对其他人的不礼貌?

正因为如此,北京人比较腻歪在公众场合“咬耳朵”.所以对咬耳朵的举止,亮了“红牌”,立下这规矩.

当然,北京人有这老规矩,跟北京是皇城有很大关系.朝廷上下是绝对禁止“咬耳朵”的动作的.您想文武官员在上朝的时候,当着皇上的面儿“咬耳朵”,等于是犯欺君之罪,那不?等着脑袋搬家吗?不光是在皇上面前,在官面儿上,都不能“咬耳朵”窃窃私语.这个规矩自然要影响到

民间.

说话不能打岔

打岔,就是两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旁边有人插话,把人家的话给打断了.这在老北京是

大忌.

打岔,分为三类:一类是插话,不管人家说什么事儿,愣头愣脑地瞎打岔.两个人正说着话,旁边站着一个“冒失鬼”,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哎,你们猜怎么着?我昨儿碰见那谁了嗨!”接着没没完没了地说起见到的那个人的事儿.他这一打岔,把人家那两个人的思路完全给打断了.

另一类是接下茬儿.两个人在说一档子正经事儿,旁边站着一位,其实他是局外人,并不知道内情,听到人家说了一句什么,他把话接了过去,好像他全明白似的.其实他说的跟人家谈的是猴儿吃麻花—— 满拧.问题是他这一打岔,把人家要说的正事儿给搅和了.

还有一类是搭话,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敲边鼓”,北京话“敲锣边儿”.这种打岔,往往在别人说话时不露声色,但在裉节儿上,他打断别人的话,偏向于某一方,替他搭腔儿.这种打岔最可气,替对方说了话,又让另一方急不得恼不得.

不管是哪种类型,只要是说话打岔,都会让人生烦,也非常让人恼火,但您又不能对打岔的人说什么,顶多在心里呵斥他一句:怎这么不懂得事儿呀?!

其实,老北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插话,也不能搭话,更不能抢话.有话要说,也要等人家把话说完.这种人家说话你打岔,是对人的不尊重,不礼貌,也显得自身没有教养.当然,说话不打岔,也是北京人的老规矩.

(选自《北京老规矩》,中华书局)

北京话老规矩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北京话老规矩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北京话老规矩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照北京的老规矩的规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