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两个世界论文范文资料 与跨国的文学:林英敏的两个世界之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两个世界范文 科目:学位论文 2024-03-25

《跨国的文学:林英敏的两个世界之间》:这是一篇与两个世界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了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家林英敏的学术专著《两个世界之间》.通过对其学术观点和研究意义的清理与挖掘,本文试图更感性地去思考和理解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学科意义.

关键词:林英敏;《两个世界之间》;跨国;谱系;传统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3)5-0053-08

在诸多的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文本里,美国华裔学者林英敏(1939—1999)的《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研究》(Amy Ling,Between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1990)是一部重要的作品.林英敏是最早以华裔文学命题,并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虽然英年早逝,她却为华裔文学批评留下了珍贵的学术遗产和不同寻常的学术锋芒.她的《两个世界间》循着时间的序列,分析了伊顿姐妹(the Eaton sisters)、韩素音、林太乙、汤亭亭、谭恩美等华裔女作家,从她们的写作内容到文体特色,从文本内的虚构到文本外的政治.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入林英敏的批评话语空间,以她的研究做案例分析,去具体而感性地体验并思考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学科意义.

一、边缘化了的学科

在解读林英敏的《两个世界之间》之前,我们不妨先试图追寻一下,林英敏是在什么样的语境里选择成为最早进行华裔文学研究的学者.林英敏曾发表过一篇笔调动人、鞭辟入里的学术杂文《这是谁的美国?》(1995),在文中她回忆了自己从求学到出书立言的成长历程.林英敏作为第一代移民家庭里的孩子,二战刚结束时进入了象征着自由、平等、进步与美丽的“美”国,但是,她在美国的梦想实践之路绝非坦途.尽管1980到1990年代,美国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多元文化运动,可横亘在亚裔学者和国家的文化上层建筑之间的障碍并没有历史性地清除.林英敏的亚裔研究一度四处碰壁,因此她在文章中叩问学术界:

为什么我,一个华裔美国女性学者,研究乔叟、莎士比亚和弥尔顿是“正常的”,而如果我说阅读汤亭亭会令我们获益匪浅,那就是一种颠覆性的、“政治的”行为?如果我们整个国家奉行的是,为什么有些声音比较主流,而有些声音就该被忽视?难道不是所有人的故事都同样可能令人激动、给人启迪、感人肺腑吗?民权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留给我们的遗产很简单,就是要承认没有哪个单一的视角可以完全表达“人类的境遇”,或代表“普世”的立场;我们每一部分人都有我们每一部分人的独特历史,都有我们具有个性的视角,而所有这些视角,以它们千差万别的复杂性共同表达着“人类的境遇”.

林英敏在这篇杂文的最后坚信,只有不同类别下的人群彼此尊重的视角,并真正认识到“我”脚下的大地既属于“我”,也属于别人,这个被称作“地球村”的星球才可能安然太平.

从治学姿态上说,林英敏与《东方主义》的作者赛义德相似,也是从自身成长历程中的感性认识出发,将自身的体验与政治批判和学术理想结合起来.同样在《这是谁的美国?》里,林英敏回忆起在1980年代选择自己的学术道路时的挑战.当时她受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决定致力于华裔英语文学研究.但她的导师与同事向她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在华裔,乃至整个有色人种的英语文学积淀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成果?因为,假如有成果,那它岂不应该像奶油一样浮在牛奶的表面,世人理应已经看到了?对于这个问题,林英敏没有在文章中陈述她当时的回答,但是在她走过这段人生历程后,她的体悟是这样的:

今天,我已经渐渐懂得,价值能否在当世浮现出来取决于谁在端动文学.书不像奶油一样会自动上浮,有些书被摊放在众人面前,有些书从一开始就被冷待.

问题不是某一少数族群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写出任何好的作品,而是没有学者关注过“那些”族群写过什么,因为学者几乎全部是白人男性;又或许是,既然这些作品被看作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本,它们被自然地归类为“民族志”或“人类学”,而未被视作“文学”.

林英敏1939年出生于北京,6岁随父母入美,获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美国亚裔研究中心主任(Director of the Asian American Studies Program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1999年因病离世.早在1990年,她发表了具有学科开拓意义的研究专著《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研究》,此后主持或参与了6本文学选集的编辑,包括《想象美国:来自上帝期许之地的故事》(Imagining America:Stories from the PromisedLand,NY:Persea,1991),《美国亚裔文学阅读》(Reading the Literatures of Asian America,Philadelphia:Temple UP,1993)和《希斯美国文学史》(Heath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Lexington Massachusetts:Heath,1990).

林英敏的博士论文与亚裔或华裔文学并不相干,相反,它研究的是西方正典里的作家——威廉姆·萨克雷、埃米勒·左拉和亨利·詹姆斯,以及他们的作品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进入大学教学后,在1980年代,林英敏带着“寻找母亲的花园”的浪漫理想,和捕捉并铭刻前人的声音的学术使命感,开始她多少有些孤军奋战色彩的华裔女作家研究之旅.1990年,《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研究》一书出版,这本书的意义,也许并不在于它的研究深度,而在于它的学术突破性和文化传承性.它突破了当时还是非常顽固的西方学术的分层机制,那种机制长期以客观的学术面目对某些人文领域进行无意识的边缘化;同时,它还钩沉并重组了某些即将逝去的文学记录,那些文学记录在弱者史料匮乏的情况下无疑可补历史之不足.正如英籍华裔作家韩素音为该书撰写的前言(fore-word)里所言:“我预见,在未来,这本书会成为漫漫征途上的第一座里程碑,指引着人们去理解我们——欧亚人或欧非人等——的世界等在这个世界里,文化不再是恃强凌弱者的武器.”

两个世界论文参考资料:

海洋世界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社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体育世界期刊

世界哲学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结论:跨国的文学:林英敏的两个世界之间为关于两个世界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两个世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