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抗震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足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抗震范文 科目:学位论文 2024-02-17

《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足和》:本论文可用于抗震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抗震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频发,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这些重大损失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不足所致.以此为基础,文章将分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诸多不足,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如何加强设计作讨论,最终提出对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足;发展

中图分类号:T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158-02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个系统且事无巨细的工作任务.当前背景下,新历史时期的建筑结构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进行仔细分析,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不足

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作为设计工作者,必须加强设计技术和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缺陷和不足,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工作实践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筑场地选用.部分建筑工程在开工之前没有对地形进行详细地勘察,在地质地形不明的情况下进行修建(或改扩建),导致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佳.

②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不达标.例如建筑结构重心往往头重脚轻,导致结构的连接处薄弱,这样一旦发生地震,就会由于鞭梢效应的影响导致建筑倾覆.

③建筑原材料质量不达标.这也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足的一种表现,难以为施工方提供科学的决策和依据,从而造成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不高,无法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和国外标准相比,我国抗震结构设计规范对于系数认识的不足十分明显.欧洲和新西兰根据代码减震系数(“中震”和“小震”二者的地面运动加速度之比)划分延性等级.美国UBC规范由相同的原则划分延性水平,但在高烈度区使用时建议采取高延性等级,反之亦然.目前,中国将采取降震统一的2.81的折减系数,而目前我国将地震作用降低系数统一取为2.81,对延性要求是按抗震等级来划分,抗震等级实质又主要是由烈度分区来决定的,这就导致同一个R对应了不同的μ,从而制定了不同的抗震措施,这和R-μ关系是不一致的.这种思路造成低烈度区的结构延性要求可能偏低的结果.

2 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足的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来看,设计工作者往往缺乏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不足的深刻认识.因此,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作为设计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

2.1 定位问题

作为一个设计工作者,地质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要进行详细的调查、选择,建筑必须满足抗震要求,地质和地形须保证和设计一致,为提高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2.2 结构选型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主体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始终坚持对称和简单的规则,尤其是结构的竖向设计应具有一致性,并降低结构形状的重心,有效地防止头晕和连接材料强度不足的问题.

2.3 建筑用材料的问题

材料选用设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建设项目中,新型建筑材料选用时应尽可能地减轻结构自重和建设成本,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并且降低成本.

2.4 做好基础工作的策略

①在建筑结构域抗震设计的前期阶段,作为设计人员,应学会以概念设计角度,科学合理的色剂建筑物,以更好地确定建筑体系和结构布置,在此基础上,应严格按照三水准设防和两阶段设计达标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标准,且建筑结构的设计至少应从刚性、柔性、延性以及结构控制四个阶段进行设计,但地震具有较强的随机性、间接性、复杂性和偶然性,因而建筑结构往往由于结构的自振周期、阻尼的变化、材料性能的高低以及基础沉降的差异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的设计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正是基于此,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人员,也应进行概念设计,同时确保设计的可靠性,方能进一步夯实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为确保所设计的建筑构件之间相互协同的工作,需要建筑结构构件在承载力最大时也能协同工作,且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因而在建筑结构中,作为设计人员应利用建筑的结构体系具有协同工作的特点进行设计,同时不得一味地借助建筑结构的自身刚度进行荷载的承受.

③材料利用率的高低和结构之间工作协同能力的高低有直接的关联,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应致力于建筑材料的利用率的提高,同时结合工程实际,采取就性的设计,以最大化地确保设计的可靠性.比如在设计梁截面应变梯度时,由于梁的长度一旦发生变化,那么梁弯矩就会出现变化,进而降低梁的中和轴周围材料的利用率,最后导致矩形截面的受压构架的利用率相对低下,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利用建筑概念设计理念分析结构,从而更好地将梁截面应变的梯度进行调整,确保构件的轴心持续地受力,进而促进材料利用效率的提升,最后促进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提升.

3 常见的结构抗震设计技术简述

上文提到,设计工作者往往缺乏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不足的深刻认识.因此,作为设计工作者,我们必须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在此基础上,同时采取相应建筑结构类型的抗震技术,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一般为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笔者将主要简述两种结构的抗震设计:

①多层砌体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技术.砌体结构是最常见的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吸引项目,该结构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程,它具有成本低的特点.作为结构设计师,我们必须加强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特别是应按相应的国家规范和地方规范,对砌体结构房屋的建筑高度和层数提出限制要求;其次,对砌体结构的纵横墙体的数量和墙体之间的最大间距提出限制要求,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的地震参数对当地住宅规模加以控制;最后,墙体砌筑中构造柱和圈梁的合理的平面布置和配筋可以加强约束墙体,以确保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②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另一种常见的结构,框架结构主要由梁构件和柱构件通过刚接和铰接方式相连从而构成承重体系结构.这在地震中主要表现的危害现象是:柱端出铰、柱端剪切破坏和节点破坏等.而框架柱构件的破坏则是导致建筑物结构局部或整体塌陷的重要原因.从钢筋混凝土柱构件的破坏位置来看,典型破坏位置有:柱顶破坏、柱中部破坏、柱底破坏、短柱破坏、梁柱节点处破坏.为此对于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应严格按照设计理念: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方能最大化地确保建筑抗震设计的可靠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复杂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人员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缺陷,认真分析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真区别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类型,特别是抗震设计的组合应根据技术来决定,以更好地促进设计水平,以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有效地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方小丹,魏琏.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J].建筑结构学报,2011,(12).

[2] 李昊,张园.以 地震解读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新要点[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3] 郭霞飞.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和工程实例分析[J].四川建材,2011,(3).

抗震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足和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抗震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抗震支吊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