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经济基础论文范文资料 与南海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政策空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经济基础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12

《南海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政策空间》:本文是一篇关于经济基础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提 要〕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是中国在南海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基础.美国和日本以南海问题为抓手与中国展开区域战略竞争的政策为“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实践附加了政治与安全因素.当前,中国与包括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在内的东盟国家商品贸易及投资关系的稳定发展为“一带一路”推进提供了战略可能性.然而,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单向顺差和直接投资不足等问题也限制了其经济政策转化为良性社会政治效应的拓展空间.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中国国内产业升级与中国—东盟商品贸易结构的平衡将使中国得以拓展南海地区经济政策的社会政治效应,并使该地区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多边合作机制愈加完善.

〔关 键 词〕南海地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作者简介〕鞠海龙,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 副院长

林恺铖,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博士生

〔中图分类号〕D822.31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17)6期0070-13

南海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海上地理起始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海争端、中美日地区战略竞争关系是相关政策实践的主要战略参照系.其中,发展经贸关系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最有基础的政策抓手.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宏观态势、稳定度及相对于美日两国的比较优势或劣势,不仅决定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基础,而且决定着相关经济关系转化为社会政治效益的政策空间.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态势与制度基础

贸易与投资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南海地区有效推进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及相关制度建设发展是否平稳,是否具有显著的抗干扰能力,是检验“一带一路”倡议能否在南海地区有效推进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总量,以及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投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在商品贸易方面,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在2002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除2009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略微下滑之外,总体上升趋势明显.此外,从1993年开始,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量占东盟对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均处于上升的状态.2007年之后,该比重首度超过10%,并且增长动力强劲,于2016年达到峰值16.46%.(详见图1)

世界商品贸易总额比重的变化

与商品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相同,中国—东盟投资关系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平稳发展之后,在21世纪也实现了稳步快速增长.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额自1995年的1.52亿美元激增至2012年的81.68亿美元,此为中国对东盟投资的首个峰值.2016年中国对东盟投资超越了2012年,达到92.10亿美元,其占东盟接受全部投资比重从2012年的6.95%增至9.52%.(详见图2)

东盟接受外资总额比重的变化

在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与投资关系整体的良好发展态势稳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制度化发展也有了相应的进步.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制度化建设经历了双边经贸到区域合作两个阶段.1993年,东盟秘书长辛格(Tan Sri Dato’ Ajit Singh)对中国的访问以及建立经贸和科技两个合作委员会的举措开启了双方区域经贸合作的进程.其后,《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与实施,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及与东盟签订《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最终成就了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如何将“一带一路”建设纳入已有的制度框架,成为中国和东盟深化经济合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2014年8月,中国和东盟开启了自贸区升级谈判.中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升双方贸易投资便利水平”、“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成为共同努力”等四点建议成为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其后,贸易投资便利水平的提升在2015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东盟各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國—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得到了初步彰显.

从过去20余年经贸数据和制度化进程角度考察,中国与南海地区国家的宏观经贸关系一直处于稳定的上升状态.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风暴都没有改变其发展性状.不仅如此,2012—2016年南海争端成为国际热点问题后,中国与南海周边某些国家关系紧张,以及美国强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都没有实质性地干扰到“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及相关合作制度的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南海地区的战略推进提供了扎实的现实基础.

二、中国与南海声索国经贸关系的良性状态

“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政策实践需要经由双边关系落地.在发展双边经贸关系过程中,中国与越南、菲律宾这两个因南海争端而在地区政治安全领域存在阶段性对立关系的国家的经贸关系稳定度,成为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在南海地区经济基础是否稳定的显性指标.

2012年以来,南海争端一度成为中国与南海地区国家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越、中菲政治与安全关系一度下降到谷底.中越、中菲不仅发生过海上对峙事件,菲律宾还一度扬言对华采取经贸报复政策,而越南甚至出现了针对中国企业的打砸暴力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越、中菲经贸关系出现明显的波动,那么中国在南海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基础便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反之则体现明显的稳定性状.

2004—2016年,中越商品贸易总量一直处于直线上升过程.2004年中国对越商品贸易总量为71.27亿美元,2016年增至718.94亿美元,13年间中国对越商品贸易总量增长了10倍多.投资方面,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总量虽有波动,但整体仍呈增长态势.其中,2013年和2016年,中国对越南直接投资占越南吸收外资的比重一度达到10.65%和7.69%.需要说明的是,直接投资从筹备和最后落实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而直接投资的阶段性也是其波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几年来,中越两国关系虽因南海问题未有明显改善,但双方在投资方面迅速反弹的事实说明,中国对越直接投资与中越政治安全关系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明显.(详见图3)

经济基础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南海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政策空间为适合不知如何写经济基础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经济基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