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数字悟性讨论论文范文资料 与数字悟性讨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数字悟性讨论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27

《数字悟性讨论》: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数字悟性讨论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文章针对赵宇翔的《数字悟性:基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初探》(《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年第6期)一文展开讨论.从数字悟性的概念及术语表达,数字悟性和信息素养的概念及研究内容比较,多学科视角下“数字悟性”研究等角度,指出了《初探》一文存在的不足.提出应从术语学角度规范数字悟性概念,在信息素养框架下研究数字悟性内容,运用图书情报学科理论和相关成果研究数字悟性目的效用等问题.

关键词:概念和术语;数字悟性;信息素养;用户信息行为;图书情报学

中图分类号: G254.97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1968/tsyqb.1003-6938.2015117

Discussion on "Digital Savvy"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Digital Savvy" with concern to Zhao Yuxiang"s paper of "Digital Savvy: Conceptualization on the Divide of Digital Native and Digital Immigrant"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4, 6). The definition of "Digital Savv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gital Savvy"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research of "Digital Savv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disciplines was discussed to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ies in Zhao"s paper.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concept of "Digital Savvy" should be normalized and stud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theorie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uld b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Digital Savvy".

Key words concepts and terms; digital savvy; information literacy; user information behavi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disciplines

1 引言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年第6期刊发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赵宇翔先生的《数字悟性:基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文章从目前学界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在概念界定上尚未达成共识入手,提出了数字悟性(digital savvy) 的概念,试图“从整合的研究视角出发跨越两者间单纯的二元对立,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构念和研究方向[1].”

《初探》一文前半部分构思行文脉络清晰,内容叙述详尽饱满,问题引入有理有据,相关研究回顾综述全面,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界定旁征博引,概念划分归纳得当.后半部分具有较强的理念创新意识,数字悟性概念初探的内涵界定、研究视角、未来研究,论述新词叠现(如:构念、接入体、级联效应、鲁棒性),新兴交叉学科理念层出(认知科学、行为科学、设计学),令人耳目一新.但笔者认真研读,用心品味,也发现了《初探》一文的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故撰文讨论.

2 “数字悟性”概念术语学视角讨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2].术语是专业领域中概念的语言指称[3].诚如《初探》作者意识到的,我们在使用一些词搜索同类主题(或相似主题)文献时,需要遵循术语学要求.同样,我们在创建一个新概念时,更需要满足术语学要求.术语学中对术语有句法(术语的构造、形式)、语义(术语的内容、意义)和语用方面(术语的使用、运用特点)三个方面的要求[4]32 .

2.1 “数字悟性”术语构造和形式

《初探》受启发于“technology-savvy”和“consumer savvy”两个外来词,组合“digital savvy”一词,并译作“数字悟性”.

“数字悟性”是“数字+悟性”的偏正组合结构,“悟性”是中心词,“数字”是限定修饰词.“悟性”是物指名词,而“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是人称代词,数字悟性是“从整合的角度将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置于一个共同的研究框架中进行分析”的产物,其术语的词性已经发生了构造上的迁移,已经“从理论上将现象剥离”了,对数字悟性的这种界定,为作者试图以数字悟性后续实证研究用户信息行为埋下了自相矛盾的伏笔.

学术研究中,构造一个新词通常要对该词的结构作解析,对构成这个新词的组合分词进行原定义介绍,以便人们从构词和词意上更好地理解组合新词的概念.在“数字悟性”这一构念中,“数字”一词为大家熟悉的概念,不再赘述,“悟性”一词,《初探》根据savvy意译,但没有解释其定义.在权威工具书中,对“悟性”一词主要从语文和哲学两个角度解释.在语文中,悟性的解释是“对事物理解和分析的能力”[5]、“人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6]、“人对事物或道理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7].古代诗词中:宋·赵师秀《送汤干》诗:“能文兼悟性,前是惠休身”,明·谢榛《四溟诗话》“诗固有定体,人各有悟性”的“悟性”就是这个意思.《辞海》是从哲学角度对悟性解释的,来自德国古典哲学术语verstand的意译,现在一般译作知性.《辞海》进一步解释“知性和理性”,来自德文verstand和vernunft的意译,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知性和理性3个环节,知性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理的知识,但它所认识到的只是现象,理性则要求对“本体”有所认识[8].刘正埮等编纂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也作此解:悟性,即知性,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识能力或阶段[9].《初探》在新构词概念上不解“本”释“末”,对“悟性”不溯“源”述“流”,在术语构造的“形式”上放弃了“理据性”[4]40,不仅可能给词义理解带来分歧,也是理论和实证“后续开发”绕不过的一道槛.

数字悟性讨论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作者右上角数字

论文数字序号格式

数字通信世界杂志

论文数字

数字通信杂志

数字媒体论文

结论:数字悟性讨论为关于对写作数字悟性讨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数字货币讨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