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苏州古典园林论文范文资料 与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特征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苏州古典园林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24

《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特征分析》:这篇苏州古典园林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案例,基于意象地图调查,探讨旅游者空间意象的基本要素构成、意象要素感知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五要素在总体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基本均衡,在不同园林的样本之间有一定差异;(2)五要素均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其中节点与边界要素的可识别性及可意象性最高,是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3)五要素的感知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景区核心向周边逐渐衰减的规律性特征,即“核心-边缘”空间模式,该模式的形成是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园林空间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空间意象;旅游者;意象地图

1引言

空间意象理论是行为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1948年心理学家托尔曼(Tolman EC)提出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对于环境的学习过程类似于在脑海中形成一张田野地图,即意象地图(Cognitive Map).行为地理学家沃姆利斯(Walmsley DJ)进一步明确了空间意象的概念,认为空间意象(space perception)是指人们通过对客观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认识,在头脑中产生对客观物体的映像(perceptions)和图式(schemata)的过程.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凯文·林奇(K.Lynch)通过对波斯顿、新泽西市和洛杉矶的受调查居民所勾画的各自城市的略图(即居民构想图)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居民空间意象中的五项基本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开创了空间意象的实证研究先例.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地理学界开始重视从空间意象的视角研究城市中人的行为空间和行为过程,突破了传统的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社会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的物质性研究方法,而更加关注个人和集体的行为研究,出现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意象与行为地理学.

空间意象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都市旅游的兴起,城市主客交往日益频繁,研究者开始感兴趣于将城市意象地图方法引用到旅游研究领域,剖析各类旅游地(城市、景区)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与客体(当地居民)的空间意象特征与规律,尝试提出空间意象理论在旅游领域的概念体系,初步探索了旅游者空间意象特征、景观感知评估及旅游地意象空间模式等主题内容.但已有研究缺乏对历史城市中文化遗产型旅游景区的关注.

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信息,其中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和狮子林等9座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者视角中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我国文化遗产地的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探寻新的思路.

2数据来源

2009年10月16日~21日,调研组在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和留园进行了为期6天的实地调研,采用偶遇抽样(accidental sampling)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并回收问卷.在调研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个别难以理解的题项,调研人员进行现场解说;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游客,调研人员给予逐项解说;对于本人不能填写问卷的游客,调研人员则对其逐项询问并据其回答代填相应选项.同时,调研人员严格把握对样本的“异质性”要求有选择地向散客逐一发放问卷,在团体游客中选取的男女样本比例相当.我们要求受访者依据自己的旅游印象和回忆绘制意象地图,尽最大努力确保回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较高的调研质量.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1份,共做到到意象草图233幅.

3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意象地图的类型与特征

3.1旅游者意象地图的类型

通过对旅游者所绘制草图的表达方式、草图绘制范围及基本构成要素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发现:233幅意象地图中除包含以往研究中归纳出的单体型、序列性和空间型3大类型外,还出现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个人旅游印象予以阐释的景观意境型意象地图;同时还发现了新的亚型意象地图,包括串珠型、实景型和虚构型,我们将其分别归入序列型和意境型;因此本研究将所获得的意象地图分为4个大类、15个亚类(见表1).

表1表明,4大类意象地图中,意境型意象地图数量最少、所占比例仅为9.01%,单体型、序列型和空间型3类意象地图所占比例较为均衡,其中又以单体型所占比例最大(33.48%),空间型所占比例相对较低(26.18%).

3.2旅游者意象地图的特征

通过对所获草图样本的考察,可以发现旅游者意象地图至少存在如下3个方面的特征.

(1)多样性.不同旅游者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印象中的园林格局及空间要素,具体表达方式包括文字、线条、方框、圆圈、箭头等,多数旅游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作图;限于作图水平的差异,有的旅游者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另附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总体上,形成了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样本草图,显示出多样性特征.

(2)局部性.分析发现,旅游者绘制出的各类草图都为各园林实际地域空间范围的一部分,同时各类意象地图包含的空间信息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空间型意象地图作图范围最广,图形构造最为复杂,包含的空间信息最多,包括园林内部的线路走向、景点位置、构成要素等,甚至标注出了景点的具体名称(图4),是涵盖园林空间特征最全的地图类型.单体型意象地图作图范围最小,包含的空间信息最少,所绘制地图仅为园林内部某一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图2).序列型意象地图仅为实际地图的局部,包含的空间信息少于空间型,但高于单体型,这类意象地图反映出旅游者不完整的空间记忆(图1).

(3)抽象性.这类意象地图主要体现在意境型意象地图中(图3),往往是旅游者依据自身的经历、感受或经历古典园林旅游活动后有感而发所抽象绘制出的一类意象地图,这类意象地图在现实中往往找不到原型,但确是旅游者基于现实原型的艺术再现式思维的表露.

3.3旅游者空间意象的要素及其感知频率分布特征

依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基于意象地图的调查分析,可以提取出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的5个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标志、节点、区域、路径及边界.通过对样本草图中各类要素的辨识和统计,表2给出了旅游者对这5个基本要素的感知频率分布.某一要素出现的频数和频率可以反映出旅游者对区域旅游环境中该要素的知觉程度和记忆深刻程度;旅游者对某一要素的印象深刻,还说明该要素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及可意象性.表2显示,总体上,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对空间意象5个基本要素的感知频率在16.1%~24.1%之间,基本均衡,表明5个基本要素均具有较高的可意象胜与可识别性.同时,通过对4座古典园林的样本草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旅游者空间意象各要素的感知频率在不同园林的样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苏州古典园林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园林杂志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

关于园林的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结论: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特征分析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苏州古典园林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苏州古典园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