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城市化水平论文范文资料 与我国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科学性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城市化水平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07

《我国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科学性》: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城市化水平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方法众多,每一种方法都具有自身的侧重点.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可看出城镇人口指标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而非农业人口指标法和土地利用指标法的测算结果较差,复合指标法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测算;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65-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高速增长,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 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临界点,也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未来该如何发展?本文采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算,并将几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期能为合理评价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供借鉴.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由于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演变过程,不同的学科领域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各学科从自身研究领域出发,对城市化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经济学对城市化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等方面进行的,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过程;社会学以社群网(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网)的密度、深度和广度作为研究城市化的对象,强调农村社会生活方式向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地理学强调城市化对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人文等关系变化的影响,认为城市是人类各种活动的中枢,城市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村居民点结构向城镇居民点结构转化的过程,特别强调从地域空间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城市化,一方面强调城市数量的扩张,另一方面强调已有城市地域的扩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演变过程,它涉及人口、经济、社会、城域空间、居住环境等众多要素的变化.城市化既是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扩散的过程,是规模和质量上的集聚和扩散,使社会经济结构、城乡空间布局、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城市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第二、三产业向城市集聚,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城市文明和城市意识向农村扩散,生产结构、就业结构等实现城乡空间结构转化的过程.

二、城市化水平的测算方法

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是对城市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中的主导作用程度的一个测算.近年来,不同学者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提出了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方法.这些方法可分为单因素指标法(包括人口指标法、土地指标法等)和复合指标法.本文采用这几种方法对全国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

(一)人口指标法

人口指标法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数据容易获得,因而被政府部门和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人口指标法所得出的城市化水平实际是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指标法中常用的有城镇人口指标法和非农业人口指标法两种.

1.城镇人口指标法.城镇人口指标法指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其用公式可以表示为:c等于Pc/(Pc+Pa)等于Pc/P.其中,c表示城市化水平;Pc表示城镇人口数量;Pa表示农村人口数量;P表示总人口.由此可看出:一是城镇人口指标法所表示的城市化水平是以人口的居住地为标准的,那么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对城市化水平评价的影响就至关重要,这取决于对城镇人口的统计是否和实际城镇化的人口相符合.二是对城镇人口的界定.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虽然强调了居住地类型,但把市辖区的人口全部作为城市人口,统计口径明显偏大.我国的城市都有郊区,郊区人口的数量在整个城市中占很大比例;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对城镇人口的界定指标中增加了“人口密度”指标,这次普查时没有将市辖区的所有人口都作为城市人口,而是将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市辖区的人口全部统计为城镇人口,但这样的统计口径仍偏大;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进行了撤乡、并镇、合村等行政机构改革后的第一次大型普查,机构调整后重新界定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特别是并镇后可能使统计口径扩大.由此可见,采用城镇人口指标法评价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不同的界定方式得出的结论会存在差异,有时可能会截然不同.因此,对城镇人口的合理界定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

2.非农业人口指标法.非农业人口指标法指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该国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一种评价方法.用公式表示为:c等于Pb/(Pb+Pd)等于Pb/P.其中,c表示城市化水平;Pb表示非农业人口;Pd表示农业人口;P表示总人口.由该公式可看出,采用非农业人口指标法评价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在于对非农业人口的界定.过去认为农业人口指从事农业生产及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业人口是以非农业生产以及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但当前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较大,特别是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的人口较多,其中有些虽然是农业人口但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较长,甚至已经在城市购房,这样导致分析结果和实际的城市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二)土地利用指标法

土地利用指标法指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面积和区域总面积之比来表示的城市化水平.用公式表示为:c等于Sc/(Sc+Sz)等于Sc/S.其中,C表示城市化水平;Sc表示建成区土地利用面积;Sz表示建成区以外的土地面积;s表示区域总面积.土地利用指标法是从城市建设面积比例来测算城市化水平,这种方法强调城市建设面积和城市化水平的关系,但对人口密度不同的城市所反映的结果可能有差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地扩张城市占地,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城市化水平论文参考资料:

如何写出高水平的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水平

结论:我国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科学性为关于对写作城市化水平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各国城市化水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