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王阳明论文范文资料 与强拈采笔赋离情论王阳明弟子词之特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王阳明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6

《强拈采笔赋离情论王阳明弟子词之特质》:本论文为您写王阳明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王阳明及门弟子 有16人49首词传世,这些词极少男女怀思之情,主要以交际应酬为主,或友朋酬赠,或羁旅乡思,或论学述怀,皆“有为”而作,是典型的“诗人之词”.他们的词尽管在题材内容上没有突破,但在写法上,能够秉承王阳明为文“修辞立诚”之理念,直抒胸臆,不刻意雕饰,不作浮言虚誉,具有“真”和“诚”之特质,实开明中后期词主情、求真风气之先声.

关键词:明词;心学;阳明弟子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138-05

王阳明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不同于程朱理学“作文害道”之极端观念,不反对为文,但反对刻意为文.他强调:“凡作文,惟务道其心中之实,达意而止,不必过求雕刻,所谓修辞立诚者也.”这里王阳明强调“作文”的两个重要原则:一是“诚”,即“务道其心中之实”;二是“达”,即“达意而止,不必过求雕刻”.二者以“修辞立诚”统一起来.“修辞立诚”一语,源自《易·乾》:“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周易》中“修辞”之“辞”,主要指文教,并非文词.但在王阳明这里,显然主要指的是文学表达之文词.“修辞立诚”是王阳明对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观念,他对门下弟子的文词创作也以此为准则.其弟子记载一则小事,于此可见一斑:“门人作文送友行,问先生曰:‘作文字不免费思,作了后又一二日,常记在怀.’曰:‘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又作诗送人,先生看诗毕,谓曰:‘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王阳明之所以强调“修辞立诚”这一创作原则,是因为在阳明心学这里,文学创作也是“致良知”的一种途径,是和内在修为密切相关的,二者并不冲突,不会因作文而害道.他指出:“使在我果无功利之心,虽钱谷兵甲,搬柴运水,何往而非实学?何事而非天理?况子、史、诗、文之类乎?使在我尚存功利之心,则虽日谈道德仁义,亦只是功利之事,况子、史、诗、文之类乎?”“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为只是一事.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指出只要能消融功利之心,则一切都是“实学”,自然也不会有“作文害道”之担忧.这就把为文和为学统一起来,使“文”成为“道”的一部分,使“为文”带上“体道”之色彩.换句话说,“文”虽然不是阳明心学诸人的终极追求,却是他们道德修为的一种自然显现.因此,对于心学人士而言,文学创作是和其学术造诣互相关联的.正如吴梦旸评价焦兹文学成就时所说:“其文未尝凿凿求合乎道,而出之皆道也.等则《诗》所谓唯其有之,是以似之.非求似于似而似,其质之所自有者而已.”不仅诗文如此,小词亦然.从这种精神共同性上来说,把阳明弟子作为一个特殊的词学群体进行分析,对于探讨阳明心学对明中后期词的影响,是有典型意义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阳明弟子,主要指王阳明门下“及门委贽”的弟子,即授业弟子.因为王阳明一生致力于讲学传道,随处开讲,称其弟子者,达千人之多.在这上千人之中,各人的心学造诣也千差万别,不可一概而论.惟其授业弟子,长期受王阳明点拨教诲,对心学精神领会较深,具备较明显的群体共性.其授业弟子名录,向来没有确切的记载,俞樟华《王学编年》据相关考证成果统计,共得阳明及门弟子462人.其中方献夫和方献科实为一人,“北方王门”的王道后来趋向迥异,黄宗羲《明儒学案》已将其排除在外,不能算王门弟子,故实为460人.笔者据《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所收词人统计,这460人之中,有词流传的有陈鼎、方献夫、顾应祥、胡松、季本、毛宪、穆孔晖、聂豹、钱应扬、乔宇、沈炼、舒芬、孙升、孙应奎、王激、徐祯卿等16人,诸人词作多寡不等,共计49首.

通观这些词作,我们会发现,这些人并非专业的词人,对词也谈不上有多深的造诣,但各随其机缘,随意挥洒,自由书写个人性灵,表现出一些群体共性.首先,在题材上几乎没有男思女怨之类的儿女情长,主要以士大夫之词为主,或友朋酬赠,或羁旅乡思,或以道自勉,或交游论学,皆“有为”而作;其次,在写法上极少因袭前人,很少追和宋词名家名作,直抒胸臆,自由书写个人情性;第三,在审美追求上,不作浮言虚饰,以真为美.下面,我们按其主要题材类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交游酬赠类

明人喜以词来交际应酬,前期大多数词作往往缺乏真情实意,流于形式.但阳明心学对于世人热衷或厌烦的应酬有着不同常人的认识.如有弟子认为日常应酬妨碍修行,王阳明指出:“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这就要求把致知之功,落实到具体的见闻酬酢中.因此,心学诸人大都能够以致良知为本,将为学、为人和为文很好的统一起来,在较大程度上做到人和文合一.故而交际应酬词也大多秉着“修辞立诚”原则,表现友朋、同志之间的真情实意.如陈鼎《满庭芳》(赠徐太守养斋行):

才播江南,名高北斗,况当海国流芳.穷檐春雨,处处乐平康.经济未忘平日,比坡翁、先后翱翔.感明时,忧勤百集,鬓发欲为苍.喜闻重视篆,片帆秋水,直下淮扬.离愁禁不得,三叠霞觞.何日重联蕃榻,剪疏灯、笑语情长.愿我公、益隆旧德,勋业照无疆.

陈鼎,字大器,号大竹,登州卫人.此词初看上去,似乎也无甚特出之处.但结合相关资料,则知此词并非泛泛而写,句句都可落到实处.养斋乃徐问之号.徐问,字用中,江苏武进人.《明史》本传称其:“清节自励.居官四十年,敝庐萧然,田不满百亩.好学不倦,粹然深造,为士类所宗.”后“(从兵部)出为登州知府.地滨海多盗,问尽捕之.调临江.”据词中“喜闻重视篆,片帆秋水,直下淮扬”之句,可知此词作于徐问离开登州,赴任临江之时.由《明史》本传观之,其在登州任上,捕盗安民,确实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百姓.陈鼎即登州人,对其举措定然知之甚悉,称为“海国流芳”,也不算虚誉.“经济未忘平日”,写其心怀抱负;“忧勤百集”写其为政之勤勉.毛宪《徐养斋之广西方伯序》言其:“(为政)咸以正学从事,其操心之敬,应物之公,安土牧民之仁,信于上下”,可见也符合实情.过片切合词题,转到送行上来,书写离别之感,最后以劝勉作结.《明史》陈鼎本传载其“廉介正直,不通私谒”,而且不畏权贵,敢于弹劾人人畏惧的大宦官.联系其立身行事,可见此词正符合其个性,正是文如其人.如果说陈鼎此词以情真意实取胜,那么胡松《满江红》(送胡雪滩)一词,则以个性精神见长:

王阳明论文参考资料:

俄狄浦斯王论文

读书杂志王念孙

结论:强拈采笔赋离情论王阳明弟子词之特质为关于王阳明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王阳明100句心学语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