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自然生态论文范文资料 与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耦合关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自然生态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7

《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耦合关系》:关于免费自然生态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自然生态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覆被和土地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找出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对国土资源的影响.以耦合关系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定量化评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国土资源生态基础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以期促进中国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建立起中国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相互作用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耦合关系大致可分三个阶段:2002-2006年、2006-2008年和2008-2011年,呈现三个“U”型曲线,耦合强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城镇化;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耦合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3-0104-07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覆被和土地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刻不容缓.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协调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矛盾的方法和途径方面.国外方面,Pearce等指出,随着城市的膨胀,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策略[1];Karen EhrhardtMartinez等把跨国数据作为样本,检测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等对森林砍伐率的影响,最后得出城市化水平比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毁林率的影响更显著[2];Reinhard madlener等为了估算出城市化对城市资源的影响,从和城市密切相关的城市生产、交通、运输和城市基础设施入手,发现各部门机制不同,城市对资源的需求不同[3];Wlter提出要实现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关键要合理使用自身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国内方面,李佐军、盛三化认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在在于努力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优化城镇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5];张荣天、焦华富构建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未来东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发展环境,而西部地区等需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区域发展优势[6];侯培、杨庆媛采用实证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对重庆市38个区县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程度进行理论分析[7];周忠学对西安市南郊地区城市化和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8]等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灰色关联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之间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促进中国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良性互动发展,从而建立起中国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相互作用的协调发展机制.

一、 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耦合指标

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人口、经济、空间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随着城镇空间格局不断扩大,对国土自然生态基础的需求和依赖逐渐加大,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9].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制约着城镇的发展进程,而城镇的扩张和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中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废水等都会对国土自然生态基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通过构建城镇化发展指标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指标,分析并判定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之间的耦合程度对国土结构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一) 城镇化水平指标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持续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移,非农产业在城镇不断集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持续增加,城镇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向农村普及,城镇所包含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向广大农村扩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由于不同学科研究角度不同,对城镇化的关注点也就不同.人口学讲的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地理学上的城镇化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观的过程;社会学上的城镇化主要是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城镇化则是由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可见,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所以城镇化水平的测度集中在对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探讨[1012].

人口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13,14].在这个过程中,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素质也相应提高,所以可以从人口结构、数量和素质来衡量人口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程度采用城镇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比例 (%)等指标表示.

空间城镇化是城镇在地域空间范围内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可以是城镇数量的增加、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密度增大等[15,16].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土地利用的不断扩张,必然产生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其发展程度采用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 (平方米)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等指标表示.

经济城镇化主要是农业生产向非农业化社会大生产转移,以改善和提升产业结构的过程[17,18].主要用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等衡量经济城镇化水平.其发展程度采用第三产业比重 (%)、人均GDP (元)和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比 (%)指标等表示.

社会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镇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城市文明的发展变化以及向周边农村地区的渗透和传播的过程[19,20].这是一个高层次的城镇化进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以及思想观念.城镇生活的现代化、服务便利化、更好的物质保障等可以表征城镇化水平.其发展程度采用在校大学生人数 (万人)、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 (张)和每万人拥有的公交车数目 (标台)等指标来表示.

自然生态论文参考资料: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自然指数期刊

自然杂志

生态经济论文

人和自然杂志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结论:城镇化和国土自然生态基础耦合关系为关于自然生态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自然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