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意识形态论文范文资料 与意识形态教育中师生的主体间性论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意识形态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4-01

《意识形态教育中师生的主体间性论析》:这是一篇与意识形态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摘 要: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与自身角色的支撑下,思政课教师具有足够的主体资源,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应有重视,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遮掩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功能,掣肘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因而需要在反思和超越中追求师生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要求意识形态教育努力建构师生相向而行的主体结构,调动双方共同努力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追求渐趋平衡和良性的师生关系.为此,意识形态教育应积极借鉴生态学智慧,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教育生态入手,落实师生的主体间性,发掘其主体潜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师生关系;主体性;主体间性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当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因此,思政课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同样乃至更多重视信仰教育,以体现其意识形态属性,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进而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了更多期待.在此背景下,确有必要在实践理念的演变中分析教师主体性的现实局限,探讨主体间性的结构、动力和状态,并借鉴生态学智慧创新其实践路径,以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进而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思想保证.

一、主体间性:对教师主体性的反思和超越

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推动下,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兴盛,人类逐步走出畏惧自然、执迷宗教的阴霾,主体意识逐渐萌生和明晰,进而在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和费希特等人的哲学提升下形成了主体性哲学.人类的主体性理念不仅表现为日益丰富的实践成就,而且彰显了自身作为主体的力量和信心,进而溢出哲学领域,影响到包括教育在内的诸多领域.在传统的教育实践中,政治系统的封闭性、教育资源的垄断性和教育途徑的单一性使得教师在知识的生产、获取和传播中具有稳固的优先性和优越感,其主体优势在制度、舆论和心理上也得到持续强化,进而使主体性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教育常识和主导理念.相对于其它课程,更加注重信仰教育、更具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政课不仅同样接受了主体性理念的规定,而且因为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和教师的价值偏好强化了这一理念.一方面,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赋予教师相应的主体地位.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的意识形态既要求教师在宣传国家意志的过程中,巧妙借用社会规范的悠久传统和民意基础,以消弭学生的抵触情绪,规范其言行,又要求教师灵活借助国家意志的政治资源和强力保障,持续完善和普及社会规范,进而实现时代精粹和优秀传统的动态平衡和有机统一.这样,在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的共同作用下,教师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体性也就具有政治保障和社会基础,乃至天然的道义力量.①另一方面,教师的综合资源极易强化其主体性思维.上述因素赋予教师的综合资源必然催生和强化教师的心理优势和“自恋”情结,即自认其不仅在世界观、价值观、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显著优于学生,而且具有学生无法企及的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和道义力量,因而有足够资格和理由教育学生,甚至能够为其设定人生目标和发展路径.在此心理支配下,教师通常很少主动反思其主体性思维,完善其主体地位,反而会利用意识形态教育的灌输机制,在价值俘获中设定或修正学生的价值取向,以拓展和深化自身的价值传承.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尽管对主体性理念的反思日渐普遍,但意识形态教育的传统惯性依然故我,事实上的主体性仍大行其道,灌输模式已成为主流乃至主导的教育手段,主客体的师生关系也因此长期存在,学生更是缺少应有的自我意识和鲜明个性.

对主体性的确认和固守具有凸显自我、改造客体的积极影响,但也明显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式微乃至缺失.尤其在工业文明“物化本性”的驱使下,曾经颇具进步性和合理性的主体性理念日渐膨胀为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明显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恶化了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进而引发了哲学反思和实践转向.同样,在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教育中秉持主体性思维,虽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资源和能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学生的政治素质,但在当下信息多元丰富的高校,成人化的学生显然更具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主宰自身命运的能动意识以及由此形成的辨识能力,以至于教师的主体性优势在时过境迁中渐趋消失,曾经的理由也因此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一方面,教师的单一主体已难以有效普及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仍需要国家化解国内矛盾,应对国外压力,国家仍是人们认同和依赖的政治共同体,更是提升公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历史传承融汇中不断发展的社会规范既不能简单地移植西方的价值观,也不会对历史墨守成规,进而要求在承认和尊重个性的基础上,以有机整合的方式,优化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提升其社会化质量和生命境界.这样,无论是国家意志,还是社会规范,自然不会允许意识形态教育仅满足于“臣民”教育,更要防止学生成为“盲目服从、循规蹈矩、以统治者和前人意志为自己思考依据的精神奴隶”[2],进而需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唤醒其公民意识,提升其公民素质,以凸显现代社会的进步意义.因此,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进行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如果思政课教师仍然简单延续主体性思维,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必然窒息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公民意识,抑制其主体潜能和公民能力,更遑论认同和践行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另一方面,教师的价值偏好会因时过境迁而无法在学生身上重现.和其他群体一样,教师的价值偏好也是社会环境和成长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相对于同龄人,也仅有借鉴价值而无普遍意义,更何况他们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同的环境和经历,更不能全时空地生成学生的价值观,自然不应自恃为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在“自恋”情结中美化其价值取向,更不应以自身的主体优势推行其价值观.否则,教师的主体意识必然放大为个人中心主义,甚至夹杂着压迫和控制的因素,进而造成对学生个性的泯灭和对其发展空间的剥夺,更是对尊重、欣赏、差异化、个性化等教育理念的背离,学生也因此“注定要接受我的种种‘自我偏见’的碾压,其结果是使我们知觉恰恰漏掉了属于别人的最本质的东西——看问题的视点以及整个视野”[3].

意识形态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意识形态教育中师生的主体间性论析为适合意识形态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意识形态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