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集群犯罪心理论文范文资料 与集群犯罪心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集群犯罪心理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4-02

《集群犯罪心理》: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集群犯罪心理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 集群犯罪作为群体犯罪的一种类型,有其独特的犯罪心理特点.近年来,我国集群犯罪不断增多,而征地拆迁中的件作为集群犯罪的典型代表,更加凸显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本文对集群犯罪的犯罪心理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防控策略,可以为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冲突提供一些解决途径.

关键词 集群犯罪 心理 征地拆迁

基金项目:2016年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经济转型时期征地拆迁中农村居民的心理及其分析——以武汉洪山区为例(2016 SX08).

作者简介:刘赛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15級硕士研究生;付斯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421

司法实践中,通常将群体犯罪分为四类:一般共同犯罪;有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组织犯罪;团伙犯罪;集群犯罪.其中,集群犯罪是事先并无紧密联系的人群由于特定原因在短时间内聚集成众,并实施了参与者基于其个人意志与情绪无可能实施的行为导致的犯罪. 征地拆迁中的件即集群犯罪.各类群体犯罪的心理机制都存在差异,有其独自的脉络,我们在群体犯罪的共性背景下,应当对各类群体犯罪独有的犯罪心理进行研究.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且复杂多样,我国每年发生的件中,因征地拆迁引发的占50%左右,且社会影响较大,如云南绥江件,江苏通安件等,笔者在以武汉市洪山区为范围的征地拆迁社会实践调查中,也了解到因强拆引起的件,因此对集群犯罪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其理论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都有其现实意义.

一、 集群犯罪的特征

集群犯罪多为社会原因引起的突发性的件,不同于有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犯罪等群体犯罪,集群犯罪有以下典型特点:

(一)自发性

集群犯罪中,成员之间事先并无联系,往往因为社会矛盾爆发,自愿加入群体之中.在征地拆迁中,表现为人们面对暴力强拆时,自发的本能的群众性反抗行为,如江苏通安的件中,通安镇村民聚集在国道附近,试图阻断车辆正常通行.武汉市洪山区板桥村在遭遇暴力强拆时,被强拆校园的学生自发进行大规模的游行.此类件的爆发,皆非受到唆使形成,而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自发的站在同一战线上,以群体性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短暂性

集群犯罪不同于黑社会性质的群体犯罪,有稳定的组织.如果将集群看作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体,那么这个生物体的内心则由于充斥着浓烈的情绪性,它的“所作所为”必然体现为一种不稳定性. 从集群犯罪的临时自发性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群体性犯罪行为,是带有情绪性的冲动行为,并无组织预谋,而这种情绪性的行为缺乏稳定性.群体因社会矛盾自发聚集而成,在特定的情境消失后,群体的目的迅速解散,难以再凝聚成群体.

(三)松散性

集群犯罪的自发性,决定了其无组织状态,相对于团伙犯罪的持续性及重复性,有组织犯罪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明确分工和严密组织,集群犯罪呈现出的是松散无组织状态,集群犯罪的内部关系是在矛盾爆发的过程中形成的临时的内部协调关系,事先并没有经过安排与准备,成员之间更没有明确的分工,以及有效的成员行为控制机制,因此,集群犯罪往往是在一个笼统的集体犯罪意图之下的群体成员的自行其是,过程与结果均呈现不可控的状态.

二、集群犯罪的社会心理原因

(一)集群犯罪的社会原因

1.社会矛盾的积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化进程中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台湾地区学者蔡墩铭认为,引发集群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群众的心理原因,即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的普遍之不平、普遍之失望、普遍之憎恶、普遍之恐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分配不均,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这都容易使人们产生消极的心理,这些心理往往具有犯因性作用.在各种社会矛盾爆发时,群众便会加入集群之中,来表达不满,维护权益.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即是社会转型时期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在具体的拆迁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冲突,便成为集群犯罪的导火索.

2.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

信息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以影响公众心理态度,引导公众行为取向为职能,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与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信息爆炸的时代,民众极易受到各种电视网络信息的影响,对媒体信息的接受不加选择,甚至对暴力性事件进行模仿,或想要通过媒体的方式来营造社会舆论,为自己谋取利益.

3.法制意识的淡薄

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民众的法制意识还亟待提高.笔者在洪山区的征地拆迁社会实践调查数据显示,在拆迁中认为自己权益受到侵犯时,仅有40%的人会采取诉诸法律的救济方式,28%的人选择了,还有29%的人愿意选择通过新闻媒体披露和暴力阻挠.法制观念的缺失,致使民众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根本没有诉诸法律的意识,或者对法律没有足够的信任,认为,暴力阻挠,寻求媒体的帮助等途径可以更快捷高效的解决问题.

(二)集群犯罪的心理效应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具体表现为,个人在群体环境下丧失个人通常具备的理性与责任能力,陷入一种对群体共同意志与行为的“无意识”跟从状态. “阿希实验”即从众心理的典型例证,阿希在每组实验中安排五名假的被测试者,一名真的被测试者,被测试者被要求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五名假的被测试者故意给出相同的错误答案,这时真正的被测试者们,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有一次跟随了别人的判断,只有24%的人一直坚持自己.

集群犯罪心理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生心理论文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心理杂志

大学心理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

结论:集群犯罪心理为适合集群犯罪心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集群犯罪心理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