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胡传吉论文范文资料 与胡传吉思想和文字兼美批评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胡传吉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4-07

《胡传吉思想和文字兼美批评家》:该文是关于胡传吉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十多年前,初读胡传吉的文字,那种和众不同的从容大气,很快就让我产生了信任感.她总在那个性化的文字里亮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管是长篇论文,还是短篇书评,甚至是十余年来每月为《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所写的“期刊观察”,我读之极少失望.胡传吉一直坚守于当代文学的批评现场,但她更多时候是在阅读古代典籍和现代经典,专注学问.就凭她这些年持续不断地向内转向后转,那种稳健和隐隐的发力,就足以让她在批评实践中激活自己的潜力,并保持批评的尊严和品格.

胡传吉本科所学并非文学,而是历史学,这大概能解释她何以如此理性.历史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我不知道胡传吉在大学四年从历史学中获得了什么,对此,我也没有向她求解.然而,从其转向文学研究之后所写的文章里,或多或少能看出她历史学的功底,层次清晰,论证严谨.或许当年所学都早已内化成了她的思维方式,内敛、节制,却又不乏锐利的锋芒.这锋芒并非她刻意所为,而是从常识出发的求真意志,让她只能顺着寻找真理的大道去判断价值,去穿透文学最隐秘部分.由历史到文学,对胡传吉来说是否是一种必然?历史想象力和文学想象力,它们如何能统一到一个人身上?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而它们之间的冲突和悖论,又有多少人领悟了其中奥秘?

胡传吉由历史学到文学,不是跨入了一个陷阱,而是变得更开阔了,这在于她看得淡定.“从一种表达系统,跳至另一种表达系统,笔涉批评,纯属误打误撞之举,或者说,它更像是谋生及求学之余的意外之获.”这种转换,在她看来是很现实的,且不用为其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更无须遮遮掩掩,我们需要的只是认清自己.“到了现代,文史哲分离,各自的叙事及修辞手法变得大不一样,但如果能放下门户之见,大致可发现,游学于不同学问,即使学才浅陋,知识难通,但亦能略晓个中趣味.”至此,我们似可理解胡传吉的文学转向了,她未谈打通之境界,只是在悠游于文史哲之间,也能获得不同的乐趣.从个人角度观之,胡传吉是将文史哲的森严壁垒打破了,然后自由翱翔于那片广阔的天空,到了这一层次,甚至思维的转换都不再是被动之举,而是一种自然的人生分享.她似看透了什么,越发放松了,这是一种大视野的流露.“文学的魅力,归根到底,要回到文字的魅力这里来.文字的本质功能,离不开描述和表达,从这个层面看,论说和创作,不存在谁依附谁的问题,只不过,两者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有别.文艺创作的迷人之处,可能一目了然,合大众趣味,但批评及论说的迷人之处,可能劳心耗神些,读写者要越过许多枯燥严肃之辞,得拐弯抹角甚至是大费周章,方有可能来个恍然大悟.论说和创作之间,不必分高下.述和作之间,无须决胜负.”①胡传吉将过去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打破了,这样她就自然地找到了写作的通道,最终回归到文字的魅力上.凝练干净的文字,几乎承载了文学的全部意义、美感和价值,我们的创作和批评,在能指上始于文字,在所指上同样也终于文字,这些由此能体现一个多彩的文学世界.

明晓了胡传吉为文的这些想法,才可理解她从事批评和研究的视角、方向和趣味.在她的批评词典里,下结论并不重要,她的很多文章,都是“志不在结论,而在思考”.②文学的诸多问题恰如我们的人生,有时是无法在世俗层面上解决的,而不少人生留给我们的,只有困惑和疑难.如其所言:“有些问题,只适合设问,不适合回答.”③唯此觉悟,我们才可明白文学世界里的多少大喜大悲是没有答案的,这又何尝不是批评的魅力所在呢?批评是自由的,而胡传吉秉持的正是自由主义精神,这是她的立场,也是其出发点.清楚了批评的目的,她才不会拘囿于创作和批评“谁依附谁”之问,文学批评同样也是一种创造,且是一种人性的文学创造.“一个批评家,第一先得承认一切人性的存在,接受一切灵性活动的可能,所有人类最可贵的自由,然后才有完成一个批评家的使命的机会.”④胡传吉正是在追求人性和自由的途中,真正将批评置于富有想象力的空间,所以,其文章才会在那些千篇一律的文字里显得独树一帜.她在《小说评论》杂志开的“精神生活”专栏,就是融合文史哲作精神思考的结晶,十二篇文章,每一篇都可谓匠心独运,提出了很多非常重要但又被我们长久忽视的问题,它们不仅是文学的,更是人生的,她由批评的形式将其引出来,以启发更多的人思考.

胡传吉不是像我们惯常所言打通了文史哲的界限,而是以她自己的方式,打破了其壁垒森严的格局,这样,她才放得下那些不必要的顾虑和束缚,去更深入和宽广地理解文学.但这并不代表胡传吉越过了学术规范,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看,只要对其稍作了解,都会发现,她是非常讲求规范的,这甚至成为了她做批评和研究的一种*.这可能得归功于当年历史专业的学习,但在这规范的背后,一种文学上的理想主义精神还是促使她解放自己的思维,放飞自己的想象,在文字世界里打开内心的窗口,赋予批评一种情怀,给予文字一种创造之美.

正是有了这样的自我要求,胡传吉几乎不写那种四平八稳的批评文字.她的出其不意总能给人惊喜:原来可以将传统和现代糅合得如此生动,又那样不落俗套.但凡读过胡传吉批评文章的人,可能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她文字里无处不在的古意.的确,除了当年的沪上才子胡河清,现在少有人那么写批评文章了.当我们觉得那种古意的方式在当代青年批评家身上快要失传时,胡传吉却用她的文字为批评的古典传承挽回了一份尊严.她这种古意的批评,并非是要走复古之路,而是要回到一种批评的雅致上来.传统的价值被太多的搞怪之论消解掉了,我们浸淫在一种伪现代里不可自拔,既丧失了优雅的风度,又缺少了简洁的质地,这也是我们从那些批评文章里感受不到情怀和美感的原因.

有了通透的古典情怀,胡传吉在批评中才不作偏激之论,这是需要胸襟的,又要有独立立场,唯此方可获得大视野.“读她的文章,有一种语言气势,那是从一个义理的高度发出的声音,所以,她很容易看出一个作家的长处和局限.对于他们的长处,她不作俗论,而是尽可能用新的审视角度,看明其中的微妙和曲折;对于他们的局限,她也不发恶声,而是以宽谅之心体会作家的难处,并发出自己善意的提醒.”⑤在《中国小说的情和罪》这部评论集里,我发现了很多从古典角度提出的人文命题,这在现当代文学批评中确不多见.这些主题在更宽泛的文学架构里有着相当的精神体量,她如何去把握?直面是最好的方式.也就是说,她并不回避那些待解的难题,因为既然是针对文学的阐释,问题意识当是题中应有之义,它是批评家切入作家及其文本内部的利刃,怎样有效地对接修辞,当变得更为迫切.

胡传吉论文参考资料:

堂吉诃德论文

结论:胡传吉思想和文字兼美批评家为大学硕士与本科胡传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胡传吉 中山大学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