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救助论文范文资料 与微博救助实现机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救助范文 科目:本科论文 2024-01-26

《微博救助实现机制》:该文是关于救助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和发展趋势,其社会效应日益显著,并在公众寻求救助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在碎片化、虚假信息等痼疾不断影响微博救助的公信力、持续性和合法性的情况下,促进微博救助实现.重点是通过制度和政策设计,促进资源、信息及技术等资本在多元救助主体间共享和自由流动,完善救助平台的法律规范支持,培育诚信监督机制,多方位推动我国社会救助事业走向繁荣.

关键词:微博救助;实现机制;网络募捐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等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也处于公众的“信任低潮期”.一方面,一系列公益失信事件使做到诸多慈善组织声誉受损,公众开始质疑慈善组织承担社会救助事业的动机和能力,社会整体捐赠意愿不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和个人开始自发借助微博等网络工具开展社会救助活动,一系列的微博救助行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作用,微博救助的大规模出现正在或即将改变我国公益救助的格局.分析微博救助网络的运行和实现机制,有利于建立微博救助信息监督体系,对塑造微博救助的公信力、持续性和合法性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也为政府部门制定规范微博救助活动的政策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救助实现的制度保障与政策设计,对于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微博救助模式,弥补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不足,以推动政府部门、企业、公益组织、公众等主体更好地借助微博开展社会救助,丰富和拓展社会救助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微博提供了个体向无限广泛的社会群体进行“喊话”和广播的手段[1].借助微博这一传播优势,微博救助日渐兴起并迅猛发展.微博救助,亦称微博救援,是指在微博场域内,博主通过发帖等形式,呼吁广大公众参与针对某特定群体的社会救助活动,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动员行动[2].微博救助日益成为公众改善自身困境的突破口和民间慈善组织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工具.

微博救助属于网络社会行动.基于互联网的社会行动或运动在西方国家发展较早,相关研究成果蔚为大观.21世纪以来,基于互联网的社会行动研究位列美国社会科学七大热门研究领域前三,是一个增长速度相当惊人的研究热点.网络动员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网络的研究[3].作为新型的社會动员资源,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对社会运动的动员结构、政治机会、理念传播等方面有积极作用[4];有学者研究社会组织如各类人权组织、环保组织、反全球化组织如何利用网络进行社会动员[5]及关注互联网情境中的互动传播机制和社会动员效果[6].不少学者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对新媒体现象进行阐释,亦聚焦网络技术对社会救助事业的工具效应研究[7].慈善组织适度运用网络技术可以提升其社会公信力,网络技术延伸至社会救助领域,其衍生出的网络慈善(E-Philanthropy)提供可信便捷的募捐系统可以振兴慈善事业,并淡化对救助行为背后动机的争议,网络公益的政府规制研究也是热点.网络信息的海量化会造成公众获取信息的窄化,各族群更易于互通互联,网络事件的蝴蝶效应频发,在此情况下,政府适度监管网络有其合法性和必要性[8].互联网兴起以后,针对网络公益慈善活动确立强制性网络信息披露制度以依法监管已成国外各国政府的常态做法,或由政府直接构建并管理网络慈善信息平台;或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间接管理;或政府资助第三部门建立相对独立的网络慈善信息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国内学者们开始紧跟业界的动态和步伐,对微博等新技术应用和移动媒体普及所引发的新兴传播现象和社会行动展开持续的研究,对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进行评估[9]、研究如何发挥新媒体的社会控制功能[10]及新媒体的慈善监管功能[11].具体到微博救助的相关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1)微博救助的案例研究.主要涉及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和面具男孩等,以呈现微博救助的演进过程为主.(2)微博救助的描述性研究.主要介绍微博救助活动的类型、特点、社会效益等;剖析微博救助的传播模式及利弊;(3)微博救助的传播和动员机制研究.偏重微博救助传播效果的取做到及其改进的实证研究;运用框架的内在结构理论探讨微博救助的舆论动员结构.

就国内外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多集中在个案研究或偏向实务的对策研究,微博救助的实现机制研究不足.本文从技术应用、社会支持、制度支撑及募捐监管层面探讨微博救助的实现机制.

一、移动捐赠:微博救助的资金之源

社会救助离不开捐赠.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日益成为公众常用的支付工具,亦成为慈善筹资的新方式.筹集微博救助所需的善款更为便捷,“一元微公益”的标准使做到捐款“门槛”平民化,微博救助“微公益”特性做到以实现.

移动支付为微博救助构建了新型筹款平台,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开始备受政府关注.民政部在2016年组织专家遴选出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平台运行的第一年成绩斐然,据《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的数据显示:腾讯公益、蚂蚁金服公益、淘宝公益三大平台共筹款12.89亿元,同比增长37.79%,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捐赠是最主要的捐赠方式.由此可见,“指尖公益”已成为主流,移动支付的普及极大推动了微博救助的发展,为其实现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LBS(本地化)和O2O(线上线下):微博救助的技术支撑

移动互联网和LBS定位技术的广泛运用,触发了微博救助实现“互联网+打拐”行动.2016年联合阿里巴巴开展政企合作,“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各类微博APP迅速对接该平台.

该平台的信息发布和维护由及下设机构六千余民警负责,依托LBS技术支持,各类微博APP能在儿童失踪的第一小时内,将信息发布至半径100公里内的用户,并以每小时100公里半径的增幅扩散.微博使用者一旦收到相关信息,可迅速通过微博、朋友圈等方式转发,发现相关踪迹可立刻报警.以新浪微博为例,其LSB地域情景化网格系统与儿童失踪信息发布平台对接,提供精准的推送服务,在12小时黄金解救期内提供技术支持,以本地化扩散到社会化,实现区域救助到社会救助.

救助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微博救助实现机制为关于救助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救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