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盐井论文范文资料 与盐井千年古盐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盐井范文 科目:毕业论文 2024-02-11

《盐井千年古盐田》:本文是一篇关于盐井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过去,在藏区喝起香喷喷的酥油茶,就会想起盐井的故事.就我而言,幼时记事的时候,就听说过盐井这个地名,顾名思义,这里因盛产盐巴而做到名.盐井是从藏语里翻译过来的汉语地名,藏语叫“刺卡隆”,千年的盐田,名不虚传.

四次与盐井结缘

盐井是我从小就想要去看看的地方,参加工作后,才有了去盐井的机会.前三次因为时间和工作的原因,都未能仔细地参观,留下了遗憾.最近的一次是在2014年6月,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驱车专门去采访盐井的手工制盐生产.经过四次周折,小时候听说的盐井故事变成了眼前的现实,亲临实地体验,感受了古老的盐文化,也算是接受了一次盐文化的洗礼.

“先长犄角还是先长耳朵,先吃酥油还是先吃盐巴.”这是藏族人常说的一句谚语,其第一层意思是比年龄大小,表明自己比别人大;另一层意思是论酥油和盐巴的重要性.藏族人每天都做到喝酥油茶,有茶必做到配着盐,在藏族日常生活中盐巴的重要性仅次于酥油.距今约1300多年前,居住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盐井人就与盐巴结下了割不断的关系,使用手工制盐技术生产藏盐,留下了千年传颂的藏盐故事.

特殊的地理位置

盐井是西藏自治区境内唯一的纳西民族乡,地处西藏东南端,横断山脉、宁静山脉南北贯通,东有金沙江,西有澜沧江,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相连.历史上,盐井是吐蕃通往南诏的重要通道,也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如今,盐井是滇藏公路入藏后的第一镇,滇藏公路纵贯境内,北接川藏公路.近几年来,随着西藏旅游热日益增温,盐井变成了陆路进藏的必经之地,络绎不绝的游客南来北往,观赏千年的古老盐文化.

日夜奔腾咆哮的澜沧江从北向南贯穿盐井全境.澜沧江全长2153公里,除西藏盐井仅有1.5公里范围有盐泉从地下涌出以外,流域其它地区都没有发现类似的产盐地,这是一个活化石般流淌千年的自然奇观,造福着盐井人民.

据有关资料记载,由于欧亚板块被印度板块强烈挤压,青藏高原不断隆起,气候也越来越干旱.高原上的湖泊在强烈的日照下不断蒸发,盐分越积越多,直到完全变成一片盐壳.后来又经地质变化,岩层扭曲,盐壳被深埋在地下.当岩层断裂,地下温泉溶解了地层中的盐,在澜沧江两岸卤水自然泉涌形成盐井,江两岸井内的卤水丰富,居住在澜沧江两岸勤劳智慧的藏族、纳西族利用大自然恩赐的卤水制盐,远近闻名的藏盐就在盐井诞生了.

盐井位于澜沧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带,大部分时间阳光灿烂,水汽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尤其在河谷底部气温很高,再加上由澜沧江通道南来的强劲大风,在这里便形成了做到天独厚的天然晾晒场.每年的5、6、9月是最好的晒盐、产盐季节.

盐茶故事与抢盐史诗

在藏族文学作品中,茶和盐是民间故事的重要题材.在藏族的爱情故事《茶和盐的故事》里记述,世代结为冤家的两位土司,分别住在大河的东西两岸.东家土司有一个英俊的儿子,西家土司有一个美丽的姑娘,他俩长期在雪山草地上放牧生活,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心狠手辣的西土司派人用毒箭射死了东土司的儿子,西土司的女儿愤怒地跳进焚烧情人的烈火中,以身殉情.当两人的骨灰合在一起团聚时,无情的西土司又强行分开骨灰埋葬在两地;当他俩变成两支花朵一起开放时,西土司把花朵活活地折断;当他俩变成两只小鸟一起啼鸣时,西土司又把小鸟活活地打死.在这样顽固凶残的蹂躏面前,这对情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故土,东土司的儿子逃到了藏北草原的湖成盐,西土司的女儿逃到中原内地的山上变成茶树.这样,当藏人们喝起香飘飘的酥油茶时,这对情人就能悄悄地相会了.

历史上,盐属于紧俏物资,受到政府严密控制,为了争夺产盐地,常常会引发地方战争.在明朝时期,格萨尔王与纳西族民众为争夺盐井盐田发生过一场战争.现在藏区流传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羌岭之战》,就是以此次藏族与纳西族争盐之战为创作的原型.羌岭争盐之战最后以格萨尔王战胜纳西族率部告终,格萨尔王占领了盐井,活捉了纳西族率部长官的儿子玉拉.玉拉后来成为了格萨尔王的骨干大臣,格萨尔王把盐田奖赏给了玉拉.坚守盐田的士兵们世代沿袭变成了今天在盐井制盐的纳西族盐民,盐民们为了不让祖先的手艺失传,一直到现在还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制盐方式.

盐井有红盐田和白盐田.相传很久以前,生活在盐井的人们很累很苦,观世音菩萨看到这样凄惨的人间生活,化作两只凤凰飞到澜沧江岸,分别在东西两岸化为盐田,金凤凰落地的地方产红盐,银凤凰落地的地方就产白盐.

原始的制盐生产

在盐井,生产藏盐的有加达、上盐井和下盐井3个行政村,其中加达村在澜沧江西岸,是藏族村庄;上盐井和下盐井在澜沧江东岸,是纳西族村寨.这里的盐田依山搭建,高低错落,仰望仿佛空中楼阁,俯视犹如层层梯田.据当地的村民介绍,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沙滩和悬崖陡坡上层层搭建有3200多块盐田,年产盐达数百万斤,销往外地.

盐田是用木架搭建起来的像一层层小梯田的平台,平台上用紫红色粘土或白色粘土在木架上抹平压实做成围堰,一个个平整如镜的晒盐池就建成了,大的不过十平方米,小的仅有两平方米左右.在盐池下,日积月累的卤水渗透到架子下面结成了长长的钟乳状的盐挂,从远处望去,犹如寒冬结成的冰凌.当地盐民介绍说,盐挂是最优质的食盐,目前没有上市销售,主要是拿来自家食用.

在澜沧江两边有83口泉眼,泉眼里从地下冒出来的清澈透明的卤水,是制盐的主要原料.在泉眼处垒石造井蓄卤水,井有深有浅,浅的站在井边就能舀卤水,深的有5、6米,还要架木梯爬下去才成.在过去,晒盐人每天必须先将近百桶卤水一桶桶地从泉眼中取出,然后用人力背到木架上的盐田边,把卤水倒入自家的盐池中晒两三天,待水分风干后将盐粒扫拢成盐.现在,盐民用抽水机抽卤水晒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盐井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盐井千年古盐田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盐井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盐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