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西医结合范文 科目:发表论文 2024-03-2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此文是一篇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62例不同时期入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16年2月—2017年6月)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用药的情况,将采用甲钴胺(弥可保)口服治疗的患者设为普通组(81例),在此基础上对气虚血於型加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81例),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TCSS(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情况. 结果 经过对该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29%(78/8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1.48%(66/81),组间计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经过对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情况(6.02±1.8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8.64±1.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治,既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用药后的安全性,又能使两种药物充分发挥药效,治愈疾病,因此,该治疗方案更适合在临床上进行积极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a)-0185-02

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此病在起病时具有非常强的隐匿性,而且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其在实际临床上较多表现诸如肢端感觉产生异常以及对称性损坏等,同时患者还经常会伴随一些无力、发凉、以及疼痛等等,对患者四肢感觉以及运动正常的功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该病会随着患者患病的病程越长而加重[1].该文主要针对所选取的162例不同时期入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16年2月—2017年6月)为研究对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 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对象经病理和实验室检查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无恶性的器质性病变,且都符合相关的医学*要求标准.排除患有精神功能障碍疾病及存在药物禁忌症的患者.将1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等于81),研究组中男45例,女36例,患者年龄37~69岁,平均(53.8±6.2)岁,糖尿病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5.0±1.5)年,辩证均符合气虚血於型;普通组中男37例,女41例,患者年龄39~71岁,平均(54.5±5.6)岁,糖尿病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为(5.6±1.7)年.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病程对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该次所研究的患者,均采取口服降糖药物的方法,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在确定实施治疗之前,确保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的范围之内,且用餐2 h后,确保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10 mmoL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对于存在诸如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等其它合并疾病的患者,要采取对症实施治疗的方式.给予该次研究的对照组患者中,采用甲钴胺(弥可保)口服的方式实施治疗,500 μg/次,tid,po.则给予该次研究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式实施治疗,具体处方:黄芪30~50 g,桂枝10~20 g,赤芍10~20 g,鸡血藤20~30 g,金银花藤30 g,丹参15 g,桑葚15 g,川芎15 g,生姜3片,大枣5枚,炙甘草6~10 g.针对以上配方给予患者采用水煎服的方式,1 剂/d早上和晚上各1次温服,400 mL/次.

1.3 观察指标

对该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显效:患者在实际临床上的疼痛感以及麻木等症状均得到了显著的减轻,相对比实施治疗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快情况显著>5 m/s;有效:患者在实际临床上的疼痛感以及麻木等症状均得到了轻微的改善,相对比实施治疗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快情况显著<5 m/s;无效:患者在实际临床上的疼痛感以及麻木等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恶化的情况发生,且神经传导速度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2].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评价标准

对实施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患者在实际临床上存在诸如乏力以及走路不平衡等,给予每种症状分数记为1分,分数一共为6分;针对脚趾感觉诸如关节位置觉以及温度感消失等,针对存在的情况记为0分,分数一共为5分;对于踝反射消失以及双侧膝反射消失.针对减弱的情况记为1分,存在的情况记为0分,分数一共为8分[3].

1.5 统计方法

研究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29%)显著高于普通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1.48%),组间计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情况对比

实施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经过对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造成此病发生的因素主要和代谢障碍以及血管受到损伤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4].现阶段对其治疗的方式在西医上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是用甲钴胺实施治疗,其对周围的神经具有显著的修复作用,对于核酸和神经髓鞘之间的合成以及神经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5].但是在实际临床中只选择单一 的西医治疗效果并不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再加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灶,在中医学上属于痛证以及痹证的范围之内,由于糖尿病有着较为长时间的患病病程,对气阴造成损耗和伤害,阴阳气血两虚,气血运动不通畅,造成血液瘀滞.该文研究主要治疗措施是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实施治疗,其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效果,桂枝起到通阳行痹的明显效果.将丹参和川芎这两种药物联合进行使用,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的作用,桑葚则可以起到养阴生津的显著作用,于此同时配伍鸡血藤和金银花腾,具有行气通痹的显著功效[6].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和普通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29%(78/81)、81.48%(66/81),组间计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经过对比研究组患者的降低情况显著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中西结合治疗能够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且TCSS评分情况在经过治疗后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TCSS评分主要3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神经反射、感觉功能以及神经症状,于此同时这也是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该研究结论和王茜[7]、岳宗相[8]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医治,既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用药后的安全性,又能使两种药物充分发挥药效,治愈疾病,因此,该治疗方案更適合在临床上进行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宏颖, 苏海玉, 王永锟,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 2016, 44(3):102-104.

[2] 乐玲君, 陆灏, 袁培琼,等. 中医溻渍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药导报, 2016(13):33-35.

[3] 王艳红, 岳宗相, 黄荣利,等. 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和临床, 2016, 13(15):2097-2099.

[4] 刘爱林, 袁志军, 赵涛,等. 红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 2016, 37(10):1375-1376.

[5] 张洁, 仇盛蕾, 梁雅慧,等. 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J].北京中医药, 2016(12):1166-1168.

[6] 李亚美, 丁春晖, 周云. 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7, 32(4):547-549.

[7] 王茜, 吴嘉瑞, 张丹,等. 基于Meta分析的血栓通注射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评价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6(9):549-554.

[8] 岳宗相, 黄荣利, 王艳红,等. 中西药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西部中医药, 2016(11):93-96.

中西医结合论文参考资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西医结合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为关于中西医结合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西医临床真的没出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